学术投稿

阴道及子宫颈上粉剂药巧用一次性注射器

王宝琴

关键词:阴道残端, 子宫颈炎, 粉剂, 一次性注射器, 止血效果, 止血时间, 药粉, 缩短病程, 术后止血, 伤口愈合, 棉球, 临床实践, 方法, 阴道炎, 撕裂伤, 牵引线, 给药量, 敷料镊, 分泌物, 有线
摘要:阴道及宫颈上粉剂药常用于阴道炎、子宫颈炎、宫颈撕裂伤或手术后止血及术后阴道残端炎.传统方法:窥视器暴露宫颈后,拭净分泌物,用妇科敷料镊将有线棉球蘸药粉后轻轻塞于宫颈部;阴道外留1 cm~2 cm线头,嘱病人在12 h~24 h解小便时牵引线头取出棉球[1].这种方法在临床上虽为广泛应用,但在运送药物过程中,药粉容易撒落、给药量不易掌握,往往影响伤口愈合、延长止血时间.我科根据临床实践巧用一次性注射器,有效缩短病程,达到良好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大专护生临床带教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儿科大专护生临床带教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大专护生素质特点,采用责任护士角色扮演法、专科操作技能训练、专科护理录像教学、课堂病例讨论4种带教方法,并加强对护生情商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结果]护生的综合技能、理论知识水平、情商修养均高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结论]多形式临床带教方法可提高儿科大专护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柯爱红;毛新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48例开放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结石性胆囊炎等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病变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在多数大中型医疗机构内成熟开展并代替了传统的开放胆囊切除术.但在基层、小型医疗机构内还是以开放胆囊切除术为主.与腹腔镜手术比较,开放手术对病人创伤较大.病人术前要经历以焦虑为主的心理应激时期;术后更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体能、精神方面的恢复过程.因此,在围术期对病人实施精心、细致的护理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2008年6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48例胆囊良性病变行开放胆囊切除术病人,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钱世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我国儿童癫痫发作期安全防护研究现状

    阐述儿童癫痫发作期安全防护的重要性,综述我国儿童癫痫发作期安全防护研究现状.

    作者:王聪聪;王晶晶;刘金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精细化管理在县级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县级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医院临床护理中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护士素质培训、明确岗位职责目标、细化操作流程规范、量化考核监督体系.[结果]有效减少了护理差错、缺陷、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及病人满意度,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结论]在县级医院临床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医院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作者:王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胃管巧固定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常见的操作,固定好胃管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曾多次出现胃管挪位或滑脱,影响胃肠减压效果.如需重新留置胃管,则增加病人的痛苦.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发现2种胃管固定方法比较妥当.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烃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同时加强术后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康复训练等.[结果]46例病人切口均获一期愈合,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至术后2周拆线时膝关节活动度达到70°~100°,平均80°;随访8周至6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定膝关节功能,优26例,良14例,中6例;均能弃拐自行行走,能满足基本日常生活需要.[结论]加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向阳;王磊;陈亚婷;崔少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1例,发生率24.4%,死亡7例(15.6%);对照组肺部感染21例,发生率为46.7%,死亡16例(35.6%).[结论]对脑出血病人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几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培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洋地黄是强心苷类药物中的一种,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洋地黄对于心腔扩大、舒张期容积明显增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1].这类病人如同时伴有心房颤动则是应用洋地黄的好指证[2].由于洋地黄治疗安全范围小,一般治疗量已接近中毒剂量的60%,而且生物利用度及对其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故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因此,临床上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时,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很重要.

    作者:吴香梅;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一次性1mL注射器针头拆除显微缝线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一次性1 mL注射器针头拆除显微缝线的效果.[方法]将258例显微缝线需拆线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拆线,观察组采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针头拆除显微缝线.比较两组病人拆线时疼痛、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拆线时疼痛程度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针头拆除显微缝线,可减轻病人拆线时的疼痛感及减少出血,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礼云;刘海丘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50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微创旋切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手术是治疗的根本方法[1].传统的手术方法破坏性大、手术所需时间长、术后切口瘢痕明显,影响美观[2].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治疗方法[3].2011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采用Trivex系统对50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微创旋切术,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元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压疮管理小组的建立与实践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也称压力性溃疡[1].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质量检查将压疮作为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并作为提供一个符合标准的护理行为依据.为了更有效地防治压疮,我院2010年成立了压疮管理小组,对住院病人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实施系统的跟踪、监管,效果满意.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卫旭青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阴道及子宫颈上粉剂药巧用一次性注射器

    阴道及宫颈上粉剂药常用于阴道炎、子宫颈炎、宫颈撕裂伤或手术后止血及术后阴道残端炎.传统方法:窥视器暴露宫颈后,拭净分泌物,用妇科敷料镊将有线棉球蘸药粉后轻轻塞于宫颈部;阴道外留1 cm~2 cm线头,嘱病人在12 h~24 h解小便时牵引线头取出棉球[1].这种方法在临床上虽为广泛应用,但在运送药物过程中,药粉容易撒落、给药量不易掌握,往往影响伤口愈合、延长止血时间.我科根据临床实践巧用一次性注射器,有效缩短病程,达到良好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宝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193例大学生水痘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大学生水痘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大学生水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93例病人均康复出院,住院9 d~21 d.[结论]成人水痘前驱症状较重,类似上呼吸道感染,易误诊和漏诊,应加强大学生水痘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防止水痘在一定范围内流行.

    作者:付丽英;邢玉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1例炎琥宁导致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炎琥宁为穿心莲提取物,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能特异性地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释放,增加垂体前叶中ATCH的生物合成;体外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炎琥宁毒性小、无刺激性、价格低,是临床常见的抗病毒药.2010年3月我院使用炎琥宁治疗病人中有1例在静脉输注中发生过敏性休克,经医护人员奋力抢救转危为安.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淑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48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急救护理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急救护理.[方法]对48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积极抗休克治疗,同时及早处理合并伤,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急救护理.[结果]治愈43例,死亡5例.[结论]加强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急救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赵文雅;林爱仙;关小丽;谭彩凤;罗盛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日本山梨大学附属病院临终照护模式

    介绍日本山梨大学附属病院临终照护模式,包括临终照护目的、内容、特色等,以期对今后进一步探索我国临终病人照护模式提供借鉴.

    作者:杨淑艳;杨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士定位分工在煤矿工伤抢救中的应用

    我院是1所煤矿基层医院,承担着井下一线煤矿工人工伤救护任务.在抢救工伤中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率是医院的工作重点.这不仅要求有规范的急救流程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还要有1个高效的救护团队.由于以往的抢救中护士不能合理分工,职责不够明确,出现操作相互影响而等待和发生冲撞现象,既增加了护士体力消耗,又不利于抢救措施的及时落实.我科在急救配合中采用护士定位分工,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小香;杨红霞;陈秀青;马芳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在50例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应用PICC,同时加强护理.[结果]本组病人PICC置管成功率100%;出现穿刺部位渗血3例,自动脱管1例,静脉炎4例;均顺利完成化疗任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应用PICC,具有方便、安全有效、创伤小、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点,而高质量的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包永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阐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背景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介绍优质护理服务实践,通过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将时间还给护士、加强护士培训等措施,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服务,贴近病人,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智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181例食管癌病人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食管癌病人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81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人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181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计划疗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24个月,经复查CT、核磁共振成像(MRI)、食管造影或随访共176例,癌肿完全消失45例,明显缩小或部分缩小111例,无变化9例,复发11例,吞咽困难、疼痛、咳嗽等症状改善率为94.5%.[结论]加强食管癌病人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岑俏丹;林惠;梁喜芳;许惠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