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及子宫颈上粉剂药巧用一次性注射器

王宝琴

关键词:阴道残端, 子宫颈炎, 粉剂, 一次性注射器, 止血效果, 止血时间, 药粉, 缩短病程, 术后止血, 伤口愈合, 棉球, 临床实践, 方法, 阴道炎, 撕裂伤, 牵引线, 给药量, 敷料镊, 分泌物, 有线
摘要:阴道及宫颈上粉剂药常用于阴道炎、子宫颈炎、宫颈撕裂伤或手术后止血及术后阴道残端炎.传统方法:窥视器暴露宫颈后,拭净分泌物,用妇科敷料镊将有线棉球蘸药粉后轻轻塞于宫颈部;阴道外留1 cm~2 cm线头,嘱病人在12 h~24 h解小便时牵引线头取出棉球[1].这种方法在临床上虽为广泛应用,但在运送药物过程中,药粉容易撒落、给药量不易掌握,往往影响伤口愈合、延长止血时间.我科根据临床实践巧用一次性注射器,有效缩短病程,达到良好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的人文修养

    针对目前我国护理人员存在人文素养不足的情况,从护士的素质、语言、慎独方面分析护士的人文修养,认为加强护士的人文修养是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

    作者:刘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强迫障碍病人的认知行为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强迫障碍病人的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强迫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8周后,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CL-90、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强迫障碍病人强迫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许瑞芹;李旭;胡庆秀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同时加强术后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康复训练等.[结果]46例病人切口均获一期愈合,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至术后2周拆线时膝关节活动度达到70°~100°,平均80°;随访8周至6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定膝关节功能,优26例,良14例,中6例;均能弃拐自行行走,能满足基本日常生活需要.[结论]加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向阳;王磊;陈亚婷;崔少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1例宫颈癌病人综合治疗后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宫颈癌常见并发症之一.有资料表明,宫颈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1],严重者可因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而死亡[2].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了生存期.我科收治1例宫颈癌病人综合治疗后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萍;欧利芳;李亚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一次性1mL注射器针头拆除显微缝线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一次性1 mL注射器针头拆除显微缝线的效果.[方法]将258例显微缝线需拆线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拆线,观察组采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针头拆除显微缝线.比较两组病人拆线时疼痛、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拆线时疼痛程度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针头拆除显微缝线,可减轻病人拆线时的疼痛感及减少出血,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礼云;刘海丘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晚期先兆流产病人间苯三酚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晚期先兆流产病人间苯三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采用间苯三酚治疗的晚期先兆流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评估两组病人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先兆流产病人间苯三酚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治愈率、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严燕萍;刘杏仙;朱丽辉;梁美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6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为证据,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护理.[结果]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萍娟;龚春柱;龚乐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阐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背景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介绍优质护理服务实践,通过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将时间还给护士、加强护士培训等措施,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服务,贴近病人,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智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高血压病病人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病人对自身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情况,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 对95例住院高血压病病人进行调查,评定病人对健康的看法和心理控制源倾向.[结果]不同性别、年龄(<60岁和≥60岁)、就诊情况(初诊和复诊)、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和中专、大学及以上)高血压病病人MHLC评分中内控性量表(IHLC)、有势力他人量表(PHLC)、机遇量表(CHLC) 3个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病人MHLC评分中IHLC因子评分低于常模(P<0.05),CHLC因子评分高于常模(P<0.05).[结论]护士应针对高血压病病人不同的健康心理控制源类型,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作者:申华平;刘学军;张淑芳;赵新娜;吕晓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呼吸科护士实施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现状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呼吸科护士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访谈太原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的13名护士,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护士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并能够积极、主动地为病人随时随地进行健康教育,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士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需要积极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制订激励制度、规范教育模式,促进健康教育的良性、健康、深入发展.

    作者:董丽敏;赵晓艳;姚雅红;刘晓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 对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积极治疗的同时,从心理、呼吸、病情观察、营养、出院指导方面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1例病人并发心力衰竭,其他病人无并发症出院.[结论] 加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护理与健康教育,有利于预后.

    作者:方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自制简易吸痰箱在临时紧急吸痰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中发现,遇到病人突发痰液堵塞时,对于临床经验不是很丰富的护士,往往会出现手忙脚乱现象,准备吸痰物品有时存在不能一次性到位,从而延误抢救时间.针对此现象,我们通过自制紧急吸痰箱,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章亚青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A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病人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PSQI评分、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时间.[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和总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增加(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AD病人的睡眠障碍.

    作者:张素平;李彩玲;吴建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一对一视频指导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院外维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对一视频指导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院外维护中的应用.[方法]将78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携带PICC出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一对一QQ视频指导方式进行PICC院外维护,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PICC院外维护.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和PICC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对一QQ视频指导方式进行PICC院外维护,可减少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刘友花;彭莉贞;曾嫔嫔;熊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现状分析及对策

    阐述护理专业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的重要性及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能力培养的对策,强调应加强科研领导、科研训练、鼓励科研项目的申报并加大选题范围、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与科研活动的关系等.

    作者:王琼;王晶晶;李欣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儿科大专护生临床带教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儿科大专护生临床带教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大专护生素质特点,采用责任护士角色扮演法、专科操作技能训练、专科护理录像教学、课堂病例讨论4种带教方法,并加强对护生情商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结果]护生的综合技能、理论知识水平、情商修养均高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结论]多形式临床带教方法可提高儿科大专护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柯爱红;毛新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护士定位分工在煤矿工伤抢救中的应用

    我院是1所煤矿基层医院,承担着井下一线煤矿工人工伤救护任务.在抢救工伤中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率是医院的工作重点.这不仅要求有规范的急救流程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还要有1个高效的救护团队.由于以往的抢救中护士不能合理分工,职责不够明确,出现操作相互影响而等待和发生冲撞现象,既增加了护士体力消耗,又不利于抢救措施的及时落实.我科在急救配合中采用护士定位分工,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小香;杨红霞;陈秀青;马芳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胃管巧固定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常见的操作,固定好胃管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曾多次出现胃管挪位或滑脱,影响胃肠减压效果.如需重新留置胃管,则增加病人的痛苦.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发现2种胃管固定方法比较妥当.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烃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舒适护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 、症状自评量表(SCL-9O)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心理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乳腺癌病人进行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

    作者:宋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压疮管理小组的建立与实践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也称压力性溃疡[1].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质量检查将压疮作为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并作为提供一个符合标准的护理行为依据.为了更有效地防治压疮,我院2010年成立了压疮管理小组,对住院病人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实施系统的跟踪、监管,效果满意.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卫旭青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