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亚青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县级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医院临床护理中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护士素质培训、明确岗位职责目标、细化操作流程规范、量化考核监督体系.[结果]有效减少了护理差错、缺陷、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及病人满意度,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结论]在县级医院临床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医院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作者:王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P)在新护士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法]将新录用的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人,观察组61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采用SP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士培训后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P 模式有利于新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临床新护士培训中可以运用的方式.
作者:刘燕;董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阴道及宫颈上粉剂药常用于阴道炎、子宫颈炎、宫颈撕裂伤或手术后止血及术后阴道残端炎.传统方法:窥视器暴露宫颈后,拭净分泌物,用妇科敷料镊将有线棉球蘸药粉后轻轻塞于宫颈部;阴道外留1 cm~2 cm线头,嘱病人在12 h~24 h解小便时牵引线头取出棉球[1].这种方法在临床上虽为广泛应用,但在运送药物过程中,药粉容易撒落、给药量不易掌握,往往影响伤口愈合、延长止血时间.我科根据临床实践巧用一次性注射器,有效缩短病程,达到良好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宝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在临床护理中发现,遇到病人突发痰液堵塞时,对于临床经验不是很丰富的护士,往往会出现手忙脚乱现象,准备吸痰物品有时存在不能一次性到位,从而延误抢救时间.针对此现象,我们通过自制紧急吸痰箱,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章亚青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0 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8例,观察组病人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死率.
作者:高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病人对自身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情况,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 对95例住院高血压病病人进行调查,评定病人对健康的看法和心理控制源倾向.[结果]不同性别、年龄(<60岁和≥60岁)、就诊情况(初诊和复诊)、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和中专、大学及以上)高血压病病人MHLC评分中内控性量表(IHLC)、有势力他人量表(PHLC)、机遇量表(CHLC) 3个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病人MHLC评分中IHLC因子评分低于常模(P<0.05),CHLC因子评分高于常模(P<0.05).[结论]护士应针对高血压病病人不同的健康心理控制源类型,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作者:申华平;刘学军;张淑芳;赵新娜;吕晓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一次性1 mL注射器针头拆除显微缝线的效果.[方法]将258例显微缝线需拆线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拆线,观察组采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针头拆除显微缝线.比较两组病人拆线时疼痛、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拆线时疼痛程度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针头拆除显微缝线,可减轻病人拆线时的疼痛感及减少出血,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礼云;刘海丘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阐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背景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介绍优质护理服务实践,通过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将时间还给护士、加强护士培训等措施,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服务,贴近病人,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智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综述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状况、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相关的因素及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谭红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一对一视频指导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院外维护中的应用.[方法]将78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携带PICC出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一对一QQ视频指导方式进行PICC院外维护,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PICC院外维护.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和PICC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对一QQ视频指导方式进行PICC院外维护,可减少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刘友花;彭莉贞;曾嫔嫔;熊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A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病人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PSQI评分、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时间.[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和总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增加(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AD病人的睡眠障碍.
作者:张素平;李彩玲;吴建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我院是1所煤矿基层医院,承担着井下一线煤矿工人工伤救护任务.在抢救工伤中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率是医院的工作重点.这不仅要求有规范的急救流程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还要有1个高效的救护团队.由于以往的抢救中护士不能合理分工,职责不够明确,出现操作相互影响而等待和发生冲撞现象,既增加了护士体力消耗,又不利于抢救措施的及时落实.我科在急救配合中采用护士定位分工,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小香;杨红霞;陈秀青;马芳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士、病人与家属共同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病人出院4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JQOL-74)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J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采用护士、病人与家属共同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燕莉;罗美宜;沈曼璇;袁知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对影响眼科手术安全核查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优化手术病人安全核查流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保证了眼科手术病人安全,提高了服务满意率.
作者:秦洁;王开秀;文素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分析病人入院护理评估单存在的问题,如护理评估单内容设计存在缺陷、主要护理措施栏目书写不确切、医护人员填写的内容不相符、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等,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加强对护理人员书写护理文书的培训、护理评估单表格内容应统一规范、建议不归档保存.
作者:周荷英;龙福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洋地黄是强心苷类药物中的一种,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洋地黄对于心腔扩大、舒张期容积明显增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1].这类病人如同时伴有心房颤动则是应用洋地黄的好指证[2].由于洋地黄治疗安全范围小,一般治疗量已接近中毒剂量的60%,而且生物利用度及对其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故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因此,临床上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时,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很重要.
作者:吴香梅;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2例老年ICU综合征病人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强调建立ICU特色评估体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完善术前、术后关爱访视制度,加强护患沟通;创建温馨的监护环境,提供舒适护理;制订个性化运动处方;加强人文关怀;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塑造护士优良形象.[结果]19例病人精神状态恢复正常,1例因经济问题强烈要求出院,2例死亡,其ICU综合征病人易感因素评分均>18分.[结论]在老年ICU综合征病人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病人健康、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更好地夯实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胡慧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在危重病人痰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方法]将156例存在肺部感染需行痰细菌培养检查不能自行咳痰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观察组病人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比较两组病人标本合格情况、致病菌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标本合格率、致病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病人痰培养标本采集中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可提高痰标本合格率及致病菌检出率,效果优于一次性普通吸痰管.
作者:文春华;张美华;肖宏利;康桂军;李树青;胡良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 对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积极治疗的同时,从心理、呼吸、病情观察、营养、出院指导方面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1例病人并发心力衰竭,其他病人无并发症出院.[结论] 加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护理与健康教育,有利于预后.
作者:方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手术是治疗的根本方法[1].传统的手术方法破坏性大、手术所需时间长、术后切口瘢痕明显,影响美观[2].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治疗方法[3].2011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采用Trivex系统对50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微创旋切术,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元云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