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床边护理工作制在优质服务病区的应用

陈冬梅;黄云宴

关键词:床边护理工作制, 优质服务,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床边护理工作制在优质服务病区的应用.[方法] 在护士长指导下,设立护理组长职务及辅助护士,配置流动的护士站的工作车,护理组长认真落实人车合一工作制,辅助护士落实后勤输送工作.[结果]改善了优质服务病区的环境,提高了专科护理内涵,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了护士长管理效能,减少了家属陪护人数.[结论] 床边护理工作制有利于提高优质服务病区的护理质量.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医学科病人静脉输注多巴胺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症医学科病人静脉输注多巴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重症医学科病人静脉输注多巴胺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病人出现皮肤苍白现象,均为外周静脉给药病人,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很快消失,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重症医学科病人静脉输注多巴胺时应选择合适的静脉并加强护理,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萍;庞培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烧伤重症病人的导管护理

    重度烧伤病人由于病情的严重及治疗的需要,常带有多种导管,在进行导管护理时常常需要反复牵拉以正确辨别各种导管,而导管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护理结果直接影响整体护理质量,也影响病人的康复,一旦操作错误,可能会给病人带来致命的损害.因此,做好导管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收治68例烧伤重症病人,现将导管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流程优化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阐述流程管理的意义,分析目前病区护理服务流程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护理服务流程优化的对策.

    作者:黄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胸腔微管置管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体会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直接感染及胸膜对结核杆菌感染产生高度变态反应而发生的炎症,为常见的一种胸膜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胸膜腔大量积液[1].

    作者:张计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4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对患儿家长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应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正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自制软担架在急诊病人搬运中的应用

    自2008年8月我院急诊科应用自制的软担架搬运急诊病人,经2年临床应用,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军绿色帆布、塑料软管、尼龙带.1.2 制作主体用帆布缝制,长170 cm,宽64 cm,主体两侧用尼龙带分别缝制提环3只,宽度20 cm,提环套上塑料软管,尼龙带横过主体,并加固.详见图1.

    作者:林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后期放射毒性对鼻咽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后期放射毒性对鼻咽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医学结局研究简明调查表(SF-36)对86例放射治疗后至少2个月回院复查的鼻咽癌病人进行生存质量测评.[结果] 86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病人生存质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SF-36评分8个维度中生理机能、精力、躯体疼痛评分较高,生理职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等评分较低.[结论]放射治疗的后期毒性对鼻咽癌病人的生存质量造成较严重影响,应及时、及早评估,制订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以预防或减轻鼻咽癌病人放射治疗后的毒性反应,提高康复期的生存质量.

    作者:岑俏丹;许春婵;关常青;黄蔚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肺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肺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01例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化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减轻病人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缪格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探讨降低病人外送检查风险的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降低病人外送检查风险的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 536例次住院病人外送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评估后正常外送检查4 241例次,不能正常外送和延后检查295例次,外送检查均未发生医疗纠纷.[结论]对住院病人在外送检查前进行预见性的评估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可提高病人外出检查时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红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少数民族地区护理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护理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实习带教质量低、实习带教方法局限、带教老师综合素质低、实习带教管理不统一、心尊重学生不够等,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张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8例社区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80例不实施社区护理干预.随访2年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病人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低于对照组,自服降压药物次数减少,住院治疗次数减少.[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社区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的复发率.

    作者:龚茵;李自会;沈西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等《护理心理学》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目前高等<护理心理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介绍深化考试改革、培养护理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实践.

    作者:陈超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元化教学法在《护理研究与统计》课程中的应用

    介绍多元化教学法在<护理研究与统计>课程中的应用,强调应以<护理研究与统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针对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采用案例分析、科研小组、导师制全程管理、课题作业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护生的科研意识.

    作者:贾云华;包家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病房护士应用计算机计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医院收费和减轻病人就医负担的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社会医疗保险体制的健全,社保局为了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给医院收费、护士计费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作者:舒红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助产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助产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修订的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在实习前后对28名助产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评定,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运用评判性思维的方法.[结果]实习后助产护生CTDI-CV评分优于实习前(P均<0.05).[结论]评判性思维的运用可有效促进助产护生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瞿伟莉;陈耀娟;刘忆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上腹部多脏器的联合切除,是腹部外科复杂的手术之一,手术切除范围大、吻合口多、引流管多、对病人造成的损伤大[1],极易出现并发症,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围术期的护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同时加强围术期整体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英;穆睿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不良情绪及疼痛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不良情绪及疼痛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干预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均<0.05);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乳腺癌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改善病人的疼痛程度,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作者:朱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我国老年人自我护理的现状

    阐述自我护理的概念,综述我国老年人自我护理的现状,包括老年人自我护理的必要性、影响老年人自我护理的因素以及提高老年人自我护理的优越性等.

    作者:陈蓉;郑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

    阐述护理风险及护理风险管理,分析急诊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探讨其对策.

    作者:张清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合并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

    总结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合并肺栓塞的护理及预防,护理重点包括病情观察及监测、早期正确给氧及呼吸支持、休息与活动、心理护理、溶栓治疗的护理、抗凝治疗的护理;预防包括药物预防、预防血液淤滞、降低血液黏稠度、做好健康教育等.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复发.

    作者:张元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