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包装流程图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王旭;柴文琳

关键词:包装, 流程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包装流程图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包装流程图的应用,以流程为核心,以图片为导向,对包装的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进行有效控制.[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包装流程图的应用,使包装流程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包装流程图的应用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以及科室服务满意度,为消毒供应中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雷夫奴尔引流条制作方法的改进

    雷夫奴尔引流条是换药护理中常备的用物.以往引流条采用纱布制作而成,引流效果好,但是纱布纤维密度低,制作时如果没有把引流条须边剪断的纱布纤维剃除干净,在引流过程中容易将其遗留在创口内,给病人造成伤害.2009年1月开始,我们尝试应用一次性医用橡胶检查手套(上海科邦医用乳胶器材有限公司生产)制作雷夫奴尔引流条,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也日益广泛,将是21世纪临床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临床路径的概念以及我国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钟凤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病人流动性大,是护患矛盾和纠纷的多发区.本院输液室每天输液人数约为300人次.病人满意度经常全院低.笔者根据在输液室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出引起护患纠纷的一些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汝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1例老年病人PCI术后并发臀大肌肌间动脉出血的护理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普及和强化抗血栓药物的广泛应用,介入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随之增多,严重出血使介入手术的获益降低,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病人生命.我科自开展介入手术以来,1例老年病人在PCI术后出现臀大肌肌间动脉出血,经积极治疗和护理转危为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天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老年病人拒绝雾化吸入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超声雾化吸入是消除炎症、稀释痰液、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但对于老年病人来说,由于组织器官老化,细支气管功能减退,呼吸肌肌力减弱,肺泡内气体交换功能减弱,而且老年病人应急能力差,在使用时经常会因某些环节注意不够而出现不良反应,从而拒绝治疗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对于病人能顺利完成治疗至关重要,现通过对2008年3月-2010年12月5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拒绝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病人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使病人继续接受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蓝冬梅;黎秀芬;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对乙醇性肝损害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改善乙醇性肝损害病人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乙醇性肝损害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取一对一的乙醇性肝损害知识讲解、集体知识讲座、发放乙醇性肝损害健康教育小册等形式进行宣教;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宣教,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实验组对医嘱的遵从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对乙醇性肝损害治疗的依从性,还提高了对乙醇性肝损害的认知度.

    作者:张崇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诺氟沙星联合碘伏用于伤口换药

    我科于2010年1月-2010年12月将诺氟沙星(胶囊)联合5%碘伏应用于局部新鲜浅表及外伤后感染伤口病人80例,其中57例为外伤新鲜伤口,23例为外伤后感染伤口,均不需缝合.浅表伤口换药1次愈合,较大伤口换药2次~5次愈合,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小红;王翠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脑卒中偏瘫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脑卒中导致的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国外医院住院脑卒中病人中病死率亦上升到30%~40%[1],其致残率约占存活率的80%,给病人及家属在精神和经济方面带来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世界各国的健康教育发展已从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发展到以健康为中心的社会环境阶段,使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得到很大的改善,对疾病的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经临床实践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利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33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在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泼尼松片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合葛根黄芩黄连汤辨证加减保留灌肠及中医穴位埋线治疗.护理过程中注意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灌肠护理、穴位埋线治疗护理.[结果]治愈15例,显著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配合精心护理,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伍艳靖;李尔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腹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意外事故常导致伤者伤痕累累,并以复合伤、重伤多见,其中腹部外伤是常见的一种.而急诊腹部外伤的特点是发病率高、伤情重、变化大,且多合并休克及低氧血症,病死率高.对此类病人除做好对症处理外,护士能准确判断伤情,与医生密切配合,迅速纠正休克,作好术前准备,争取尽快进行手术救治,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1].我院自2005年3月-2011年1月共收治腹部外伤病人103例,通过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刘国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椎管内肿瘤住院病人护理安全管理

    椎管内肿瘤是指生长于脊柱和脊髓相邻组织如神经根、脊膜、血管、脂肪组织及胚胎组织等的原发或转移性肿瘤.住院病人的安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护士对影响椎管肿瘤病人安全的危险因素保持高度的警惕,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有效预控对策.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作业疗法在手烧伤整形术后病人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OT)对手烧伤整形病人术后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烧伤整形科收治的90例手整形术后的病人及时进行心理调节,侧重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时间30 d至1年.[结果]90例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以及各期的功能锻炼,效果良好.[结论]作业疗法对手烧伤病人整形术后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其走向社会前必不可少的锻炼阶段.

    作者:赵桂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一次性尿不湿在腹腔穿刺放液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上,大量腹腔积液病人为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般一次性放液量在2 000 mL以内,腹腔内仍存在大量液体,腹腔内压力大、张力高.传统方法是在放腹腔积液后采用砂袋压迫穿刺点24 h,外加腹带包扎,效果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腹腔积液易渗出流至砂袋及腹带,造成污染.我科采用一次性尿不湿应用于腹腔穿刺放腹腔积液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海英;邹喜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脑-颞肌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脑-颞肌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行脑-颞肌贴敷术治疗的12例烟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围术期护理过程及主要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2例病人中,7例痊愈出院,4例好转出院,仅1例脑梗死术后情况改善不明显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18个月,11例病人病情均较前缓解.[结论]做好术前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术后的康复.术后做好针对性护理,预防和及早发现并发症,可避免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严凌燕;蔡友锦;李向芝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包装流程图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包装流程图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包装流程图的应用,以流程为核心,以图片为导向,对包装的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进行有效控制.[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包装流程图的应用,使包装流程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包装流程图的应用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以及科室服务满意度,为消毒供应中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王旭;柴文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国内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自我形象紊乱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

    乳腺癌病人自我形象紊乱的发生率高,国内外都对其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因素,二是相关护理措施.现对这两方面的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罗彦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必然选择[1].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也是目前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科护理实验多年来都是由教师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学生只需按照步骤一步步模拟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验内容.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制约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如何加强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各高等院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2].因此,本课题对儿科护理开展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研究,构建护理综合性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现总结如下.

    作者:干丽君;叶永如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无菌纱布在留置导尿管中的应用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为了保持病人尿道口清洁干燥,导尿后女性病人用消毒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性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日1次或2次.但在两次擦拭尿道口间歇期,会阴部常因分泌物过多,使尿管上留有分泌物痕迹,不易擦拭.我科在临床工作中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义娟;张瑞芳;李晓静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群体性预防接种中的作用.[方法]对24 550名接种对象进行群体预防接种前、接种中及接种后的护理干预.[结果]群体接种共计16次,接种率90%,接种反应发生率0.01%,无一例群体性心因反应的发生.[结论]对群体性预防接种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接种安全,减少了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

    作者:曹红梅;黄新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136例痔疮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痔疮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6例痔疮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136例病人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成功136例,成功率为100%;8例病人术后出现伤口疼痛,给予热敷及止痛治疗后缓解;6例病人在术后12 h内发生尿潴留,给予新斯的明注射及腹部按摩后痊愈;5例病人在术后24 h内出现肛门下坠感,3例病人发生便秘,经通便治疗后痊愈.[结论]痔疮病人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黄纪媛;招敏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