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慢性腹膜透析营养评估及健康教育

周清;田俊华;葛杰;张玉侠

关键词:儿童慢性腹膜透析, 营养评估,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腹膜透析营养评估及健康教育,以指导治疗.[方法]评价10例慢性腹膜透析患儿透析前后营养状态,同时讲解腹膜透析患儿的营养需求量,让患儿家属掌握食物成分的计算.与病人家属共同制定食谱.[结果]患儿腹膜透析时间4个月~36个月,血尿素氮、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压等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腹膜透析前.[结论]长期腹膜透析可以改善终末期肾衰竭患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其中饮食营养的指导和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水垫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妙用

    在早产儿护理中,左右侧卧位可使早产儿两侧肺能很好地扩张,但早产儿无力更换或维持某一体位.因此固定体位护理对早产儿显得重要.现将我科置暖箱早产儿利用橡胶手套自制水垫来固定体位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先天性肠闭锁的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是指出生体质量不足1 500 g的早产儿.因其发育不成熟,生活力低下,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1],加之其营养储存不足,若不及时供给合理而足够的营养,则存活率很低,如同时合并肠闭锁无法建立正常的胃肠营养,治疗难度很大,存活率更低.2010年我院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完全肠外营养,加手术治疗,成功救治了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珍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骨科恶性肿瘤手术病人术前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40例手术病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接受日常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日常的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干预后分别给予应激状态的评价.[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焦虑、抑郁、心率、血压的测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心理应激状态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测评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骨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前的心理应激状态.

    作者:蔡敬;邓斌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观察及护理3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具行微创穿刺术.[结果]病死率为14.3%,病后3个月随访,生存良好率为80%.[结论]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1例血友病病人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在凝血第一阶段凝血活酶的生成障碍,凝血时间长,终身具有自发性或轻微创伤后长时间出血不止的倾向[1].血友病病人如果没有做好出血的预防工作,在没有达到手术指证的情况下匆忙手术,会由于出血不止导致失血性休克,伤口经久不愈合、感染等严重后果.我科2010年11月对1例血友病A肺癌病人实施了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亚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啡利氏导尿管在上颌窦根治术中的应用

    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手术完毕,经鼻腔内通过下鼻道窗孔或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将凡士林纱条填入上颌窦窦腔、鼻腔,压迫止血.使用这种方法,病人术后面部肿胀、疼痛明显,重者可致下眼睑发生皮下淤血、肿胀、不能睁眼,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针对这一现象我科于2010年5月开始使用啡利氏导尿管替代凡士林纱条行上颌窦窦腔、鼻腔填塞,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燕;瞿燕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护理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 h~8 h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者[1],称为产后尿潴留.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产妇的痛苦,还影响子宫收缩,易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加,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2009年7月-2010年12月我科对19例产后尿潴留病人进行综合治疗、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产后尿潴留的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麻宗英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巧用一次性输液延长管固定胃管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经常执行的一种护理操作,如何妥善固定胃管使之即不易滑脱又使病人自我感觉较为舒适,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固定法.传统的方法是用胶布交叉固定在面颊两侧,但因洗漱及时间长胶布就会失去黏贴性,致使胃管脱出.而且胶布长时间刺激皮肤使有的病人局部皮肤瘙痒、疼痛.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一次性输液延长管固定胃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深受有插管经验的病人欢迎.

    作者:裴中英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消炎镇痛膏应用于减轻刺激性药物输液过程引发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消炎镇痛膏对静脉注射用阿奇霉素、氯化钾、β-七叶皂注射液等药物刺激造成的输液过程中药物引发刺激痛的作用,寻找减轻病人注射刺激性药物输液过程引发刺激疼痛的方法,以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将60例阿奇霉素输液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输液方法输液,观察组采用常规的输液方法加外贴消炎镇痛膏,比较两组输液病人疼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应用消炎镇痛膏对减轻刺激性药物输液过程引发疼痛的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减轻.[结论]在使用阿奇霉素、氯化钾、β-七叶皂注射液等药物输液过程中使用消炎镇痛膏止痛,能有效减轻阿奇霉素、氯化钾、β-七叶皂等药物的刺激痛,减少病人的痛苦.

    作者:黄剑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卒中后抑郁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卒中后抑郁病人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抑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两组病人分别于健康宣教后15 d及45 d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对比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在健康宣教后15 d及45 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下降明显,与对照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减轻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抑郁状况有明显效果.

    作者:覃佩红;卢叶玲;刘春梅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利用牙垫固定胃管为昏迷病人经口腔插胃管洗胃的护理

    洗胃是抢救毒物中毒病人重要的一项措施,因此能否在短时间内顺利插管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及时有效地清除体内毒物.胃管插管及固定都很重要,我院利用牙垫固定胃管为各种药物、毒物中毒的昏迷、烦躁病人经口腔插胃管洗胃,能及时有效清除体内的毒物、药物,提高抢救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小红;周根秀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人进行细心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人住院痊愈率约58.3%,好转率37.17%,总有效率95.4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精心的治疗,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安全核对制度在手术室的实施

    [目的]总结手术室安全核对制度,为今后工作总结经验.[方法]对手术室安全核对制度的实施进行总结.[结果]共完成手术23 000余例,未发生手术器械敷料、遗留;无接错手术病人、手术部位错误、术中用药、输血及病理标本出错.[结论]手术室安全核对制度实施,使工作人员有章可依、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有条不紊,避免了术中差错和恶性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树红;林静;谭淑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阶段测试成绩评价情景模拟双语教学的情况.[结果]情景模拟教学应用到双语教学课堂中能为大多数学生接受,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85.5%) 、学习主动性(89.9%) 、自学能力(84.1%)、交流沟通能力(89.9%)、团队合作精神(94.2%).[结论]情景模拟教学可运用于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作者:成静;赵建美;沈红五;茅志娟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爪形钢板肋骨内固定的术后护理

    外伤所致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严重的闭合性胸部创伤,多数病人伴有胸腹腔内脏器破裂、颅脑损伤等复合伤.如有浮动胸壁形成则直接影响呼吸循环,威胁病人生命[1].我科2008年1月-2010年2月收治胸部创伤68例,其中接受爪形钢板肋骨固定术治疗2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秀芝;周大勇;王发恒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总结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网络终端查询系统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0年5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并行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对策.[结果]病人行介入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溃疡愈合,踝肱指数明显升高,无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部分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结论]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的管理是介入手术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介入治疗术前后排便护理及术后病情观察、伤口护理、抗凝药物应用的护理和生活护理,对有效防止介入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

    作者:郭莉;成莲芳;包素婷;范章云;王富军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在门诊高血压病病人中的应用

    高血压病是人类常见和多发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0.2%、24.7%和6.1%,农村地区更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病人对高血压病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相关知识.有研究表明,病人不依从性治疗是当今医学面临严重的问题[1].我科从2008年4月开始,在心血管门诊由一位经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年资较高的心血管内科护士坐诊,对172例高血压病人采取全面的、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霞;王爱红;吕晓春;赵新娜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巧用术后宁代替传统纱布敷料在骨牵引针孔的新方法

    牵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作用,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以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骨牵引是应用力学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缓解软组织的紧张和挛缩,使骨折或脱位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多用于肢体或脊柱的损伤.传统纱布敷料这种方法应用于骨牵引针孔换药方式,牵引针眼感染处有分泌物未清除,或牵引针松动,左右滑动易导致感染.经临床研究表明,术后宁替代传统纱布敷料在骨牵引术后针孔护理的新方法及应用,减轻临床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痛苦,而且术后宁其有消炎的作用.经临床试用未发生过牵引针感染.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幼香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1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又称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病,1937 年Wiskott 首先报道此病,1954 年Aldrich 报道了第2 例.本病临床上罕见,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湿疹和免疫缺陷三联征[1].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倾向发生较早,表现为紫癜、淤斑及便血,可因脑出血及消化道出血而死亡.

    作者:艾丽丽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诺和灵N笔芯致变态反应1例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迅速增加趋势.为预防并发症,糖尿病病人需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多数病人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1],胰岛素是控制血糖达标的有效手段[2].诺和灵N笔芯主要的活性成分是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在用药过程中,极少病例可出现局部及全身性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笔者在给1例2型糖尿病病人用药过程中发生全身变态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柏岚 刊期: 2011年第30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