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霞
气囊导尿管为双腔导尿管,其中的1个腔直接连接气囊,用空气或生理盐水10 mL~15 mL注入充满后可固定于膀胱内,不易滑脱,无需胶布固定,简化了操作流程,方便了临床,目前已取代普通导尿管,被广泛应用于病人留置导尿.气囊导尿管在插管前必须检查气囊有无漏气破损,拔管时应先用注射器将气囊内的空气或生理盐水抽出后方可拔出.现将2例留置导尿病人自行将气囊导尿管拔出导致尿道损伤的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颜银斌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肾内科中专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120名中专实习护生分为两组,观察组60名采用目标教学法带教,对照组60名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时专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中专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内科中专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任爱花;任翠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血液透析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潜在很多职业风险因素,通过风险管理,增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使职业危害降到低.现将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风险管理与自我防护总结如下.
作者:曹俊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阐述了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优势,强调中医护理具有鲜明的中医理论依据、独特的中医护理操作、中医养生保健特色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者:胡燕;蒋运兰;王艳桥;周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急诊昏迷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给予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从鼻腔或口腔吸痰,观察组采用口咽通气管,从口咽通气管中给氧或面罩给氧,从口咽通气管中吸痰.比较两组病人通气改善有效情况.[结果]观察组通气改善有效率为87%,对照组通气改善有效率为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通气管能解除气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急诊昏迷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蒋芩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其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类皮疹[1].新生儿感染水痘者极少,一旦感染则非常危重,常并发肺炎、败血症、心肌炎及脑炎Reye综合征等.2011年6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水痘新生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姚荣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了解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为医院及相关部门制订结核病专题培训、进修等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肺结核防护知识问卷,对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7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75名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总分为18.71分±3.45分,答对率为74.84%,其中传染途径得分高,防护措施得分较低;职称、工龄、肺结核护理经验及专题培训影响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得分.[结论]目前综合医院护士对肺结核防护知识欠缺,应加强肺结核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作者:黄冬枚;席明霞;莫文娟;周慧梅;卿利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影响支气管哮喘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10例门诊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支气管哮喘病人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影响病人长期治疗依从性的原因.[结果]28例病人遵照医嘱正规治疗,仅占25.5%;医护方面和病人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结论]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较低,应积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提高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作者:姚光喜;陈小武;熊婷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新生儿病区是集中收治新生儿疾病和未成熟儿疾病的病区,患儿病情变化快,治疗、护理操作多,密切观察、及时记录是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护理记录也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法律文件[1].我科于2004年6月开始实施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登记工作,实施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及风险.为了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避免新生儿护理风险的发生,防范护患纠纷,2011年2月根据新生儿护理的特点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病历书写规定,经学习讨论,修改完善了以往的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经过5个月的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华;王雁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是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常发生早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目前舌癌治疗采用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并同期皮瓣修复术较为常见[1].口腔颌面外科游离皮瓣是将身体远处的轴形皮瓣应用显微血管外科技术移植到颌面或口腔缺损处,不仅能整复表浅创面或缺损,还可以应用于整复较深层、洞穿性的组织缺损.
作者:赵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能有效保持静脉通道,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自2001年我院引进了美国BD公司生产的Ins tyte-WTM型号静脉留置针,经临床应用后,受到了患儿家长的欢迎和护理工作者的认可.但是,也发现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较普通针低.现分析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武利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的改进.[方法]运用约束理论中的思维流程改进法,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进行改进.观察流程改进前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流程改进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结论]护士配置不足是系统的关键流程,医院临床护理配送组在临时静脉输液流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流程改进,可缩短病人输液等候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芸娥;何淑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实习初期护生进行静脉穿刺时的心理,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77名实习初期护生在静脉穿刺时的心理变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生在静脉穿刺时由于自身、病人及其家属、带教老师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种种不良心理状态,导致操作失败或使护生产生挫折感.[结论]实习初期护生进行静脉穿刺时存在多种不良心理,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者:徐伟娟;曾伟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的应用.[方法] 通过健康教育墙报、小册子、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座谈会及针对性特殊课程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孕产妇提高了健康意识,获得了自我保健和护理婴儿的技能,同时提高了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孕产期健康教育可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意识,普及优生、优育知识.
作者:黄雪凌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康复训练及护理.[方法]对3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结果]274例病人恢复良好,优良率为87.3%,病人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通过科学合理而且系统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荣元;甘凤莲;何海洪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总结乳腺癌手术病人的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对58例乳腺癌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指导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 58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随访58例病人,患侧上肢上举、外展、旋转功能评定优38例,良18例,差2例.[结论] 乳腺癌手术病人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大限度恢复患侧上肢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张俊;成文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静脉穿刺给药或采血是临床上重要的给药途径和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也是疾病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手段[1].常规表浅静脉穿刺致皮下血肿时有发生,多由于护士在操作时技术不熟练、不能一次成功、针管固定不牢、部位选择不当、病人凝血时间延长等原因,造成血液溢出血管,淤积于皮下而形成,在短时间内很难吸收,且易引起感染.皮下血肿一旦发生,医护人员应积极地给予治疗和护理,使血肿能及时消散或使损伤降低在小范围.近年来,我科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较好地预防了周围静脉穿刺和拔针时皮下血肿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总结120例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护理,强调应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美化环境、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对病人家属的安抚等,使晚期癌症病人安详、无憾地走向生命终点,使其尊严得到维护,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山惠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总结胃癌病人化疗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分析128例胃癌化疗病人化疗期间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化疗期间发生口腔溃疡22例,恶心、呕吐106例,食欲下降113例,腹泻52例,便秘19例;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口腔溃疡好转15例,恶心、呕吐好转89例,食欲下降好转105例,腹泻好转46例,便秘好转19例.[结论]加强胃癌病人化疗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可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佟银侠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癫痫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慢性病变,特征为神经元过度电位发放,导致临床上出现反复、短暂、形式固定的发作性症状[1].癫痫大发作是常见的类型之一,长期反复发作,不仅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长期服药,社会歧视也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可导致病人社会适应障碍、人格改变、精神异常,意外身亡等.
作者:刘梅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