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的改进.[方法]运用约束理论中的思维流程改进法,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进行改进.观察流程改进前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流程改进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结论]护士配置不足是系统的关键流程,医院临床护理配送组在临时静脉输液流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流程改进,可缩短病人输液等候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芸娥;何淑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总结36例急性会厌炎伴呼吸困难病人的急救护理,强调应及时、准确地应用大剂量激素和抗生素、吸入高浓度氧,以缓解病人呼吸困难程度,掌握气管切开时机是解除呼吸道梗阻的主要措施.
作者:赵玉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总结社区癌症病人的临终护理,强调应加强疼痛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缓解病人的症状,减轻痛苦,维护尊严,帮助病人安宁地走完生命的后历程,并对其家属提供生理及心理关怀.
作者:崔宇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症状相似,部分病人病情发展快、来势凶猛,突然高热,甚至继发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休克、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而导致死亡.2009年11月我院收治1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人,经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郭艳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影响支气管哮喘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10例门诊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支气管哮喘病人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影响病人长期治疗依从性的原因.[结果]28例病人遵照医嘱正规治疗,仅占25.5%;医护方面和病人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结论]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较低,应积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提高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作者:姚光喜;陈小武;熊婷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强化行为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58例糖代谢异常孕妇分为观察组155例,对照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行为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母婴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并发母婴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母婴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行为管理能使孕妇安全渡过孕期、产褥期,降低因高血糖导致的母婴并发症.
作者:卓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高压氧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缺氧性疾病.带管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时,由于高压氧舱内压力的变化,各种通向体腔的管道在舱压的变化中管内压也在变化.因此护理好带管病人,预防并发症也是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2000年-2010年我科478例带管病人行高压氧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高春娥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癫痫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慢性病变,特征为神经元过度电位发放,导致临床上出现反复、短暂、形式固定的发作性症状[1].癫痫大发作是常见的类型之一,长期反复发作,不仅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长期服药,社会歧视也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可导致病人社会适应障碍、人格改变、精神异常,意外身亡等.
作者:刘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商品名:思美泰)是意大利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本品为白色冻干块状物,每支500 mg,使用专用注射用溶剂(L-赖氨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每支5 mL.
作者:翟庆慧;刘美茹;陈海燕;王岩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静脉穿刺给药或采血是临床上重要的给药途径和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也是疾病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手段[1].常规表浅静脉穿刺致皮下血肿时有发生,多由于护士在操作时技术不熟练、不能一次成功、针管固定不牢、部位选择不当、病人凝血时间延长等原因,造成血液溢出血管,淤积于皮下而形成,在短时间内很难吸收,且易引起感染.皮下血肿一旦发生,医护人员应积极地给予治疗和护理,使血肿能及时消散或使损伤降低在小范围.近年来,我科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较好地预防了周围静脉穿刺和拔针时皮下血肿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在系统理论指导下,制订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导师制的实践路径,并应用于临床实习教学,取得了澄清临床实习教学问题、个性化多样化辅导、定期沟通反馈、完善实习教学管理环节的医、教、学三方面的成效.
作者:康凤英;陈晓莉;闫丽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先天性面横裂又称口角裂或巨口症,Tessier分类为第7号裂,是一种较少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发育畸形,早由Reissmann于1869年报道,其发病率极低,为1/15万~1/30万,是胚胎发育时期胚突正常发育及融合受阻,上颌突与下颌突部分或全部未融合引起[1].
作者:潘欣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查房在社区家庭病床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116例家庭病床病人采用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三级查房形式进行护理查房.[结果]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在社区家庭病床管理中应用三级护理查房,可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作者:尹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例老年COPD病人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提高其自我护理意识,加强呼吸锻炼,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病人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症状得到控制,呼吸困难情况得到改善,发病次数减少.[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晓琼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学生区病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13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开展学生区病房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专科理论知识和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导师对护生的评价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和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学生区病房带教模式,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陈云;黄美凌;刘翠贞;邓丽英;梁玉琼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总结120例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护理,强调应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美化环境、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对病人家属的安抚等,使晚期癌症病人安详、无憾地走向生命终点,使其尊严得到维护,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山惠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总结门诊病人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对门诊病人皮肤缺损进行病情评估,并给予伤口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安全教育等全方位的护理.[结果]清创缝合伤口Ⅰ期愈合达97%,Ⅱ期愈合达3%;皮肤溃烂伤口治愈率达98%,转入院治疗达2%.[结论]加强门诊病人皮肤缺损的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伤口早日痊愈.
作者:陆文珍;关锦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近年来,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已广泛应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治疗.PKP是一种新型脊柱外科微创手术,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关状石排列,从而达到缓解或消除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引起的腰背部疼痛,主要用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治疗[1,2].2009年-2011年我院骨科采用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37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由于PKP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我科只安排1名巡回护士配合完成手术.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杨亚南;刘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急诊昏迷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给予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从鼻腔或口腔吸痰,观察组采用口咽通气管,从口咽通气管中给氧或面罩给氧,从口咽通气管中吸痰.比较两组病人通气改善有效情况.[结果]观察组通气改善有效率为87%,对照组通气改善有效率为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通气管能解除气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急诊昏迷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蒋芩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分析临床带教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强调应加强带教老师、护生的护理安全教育、制订规范可行的带教培训计划、加强技能操作的培训并不断完善带教计划等.
作者:韩永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