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院外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

王琴;李红;邓丽容;杨晗

关键词: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摘要:从心理、饮食、用药、运动、并发症方面对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病人健康知识的接受度为100%,有48例病人重返工作岗位,其余52例病人中41例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照顾,所有病人血压控制较为理想,血管通路使用情况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急诊透析情况.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孤立肾肾盂癌病人术后的护理

    肾盂癌是尿路上皮肿瘤,其发病率约占肾肿瘤的10%,占尿路上皮肿瘤的5%[1,临床表现不明显,血尿为常见的初发症状,故早期不易发现,就诊者多为中期、晚期病人.肾盂癌输尿管癌预后差,约50% 的病人于术后5年内因肿瘤复发、转移而死亡[2].所谓的孤立肾是在人体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因一侧没有输尿管芽,生肾素尾端失去输尿管芽的诱导作用而导致单侧无肾.因孤立肾的功能良好,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故发病率不确切.先天性孤立肾的发病率占人群的0.06%~0.10%,男性略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8∶1,肾缺如多在左侧[3].孤立肾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 一旦出现感染、外伤、泌尿系结石、肿瘤等疾病, 因无对侧肾脏的代偿,极易出现尿毒症而危及病人生命[4].我科于2009年2月收治1例孤立肾肾盂癌病人,行右肾盂切开肿瘤切除术,术后出现急性肾衰竭、重度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振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护士在应用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时对病人的监测及指导

    恰当使用利尿剂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措施的基础,为此护士对病人进行及时、恰当的监测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要求包括用药方式的监测和指导、代谢异常的监测和相关指导、尿量的监测和相关指导、液体潴留状况的监测等.

    作者:谈敏娟;吴路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喉癌术后戴管生存病人家庭护理中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喉部分切除或全喉切除术是主要的手术方法.术后病人常需佩戴气管套管3个月~6个月,部分病人甚至需要终身戴管或气管造口.在对病人的护理中,住院病人的护理上往往较为重视,而对出院后戴管生存的病人容易忽略.然而,由于气管套管或造口的家庭护理不当引发的不良事件严重时可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通过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87例喉癌病人进行护理及术后跟踪回访,将喉癌术后戴管生存病人家庭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喉癌病人出院后的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陶朵;黄银芝;林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普外科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普外科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80例普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价,比较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护理后1 d、3 d及5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外科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改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钮晓云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5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以及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段之一,目的是解决病人的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越来越多.术后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做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3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媛媛;高美荣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病区护理质量管理流程再造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模式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了加强医院建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迫切需要科学的护理工作流程和合理的护理工作标准来整合护理队伍,规范护理行为.因此,护理质量管理的流程再造与持续优化在各类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文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以及难以固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方法.我院2000年6月-2010年1月共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2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王素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与对策

    从护理人员、病人及家属两方面因素分析了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容易出现的问题,针对原因,采取学习和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医德建设、妥善处理医患关系、严格操作规程等措施,以减少基层医院ICU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何美琴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1例克隆病病人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克隆病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克隆病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40%以上病人有程度不等的肠梗阻,且可反复发生,急性肠穿孔占10%~40%,肛门区和直肠病变、瘘管、中毒性回结肠和癌变等,国内相对少见.克隆病多为慢性渐进型,虽可自行缓解,但多有反复,不易根治,绝大多数病人经相应治疗后,可获得某种程度的康复.发病15年后,约半数尚能生存,急性重症病例常有严重毒血症和并发症.现将1例克隆病病人的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聂影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

    从护理人员的配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教育及培训、消毒隔离、仪器设备及药品等方面对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管理.

    作者:施红雁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的护理

    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病人入院常规测定电解质,严密观察24 h液体出入量,注意并发症,如高热、高血糖等,准确记录脱水剂、利尿剂用量,合理补液,给予病人甘露醇、呋塞米及抑制胃酸、恢复脑神经、抗感染、催醒等治疗与护理后,32例病人治愈19例,死亡13例,其中血钠≥161 mmol/L的病人死亡9例,血钠为150 mmol/L~160 mmol/L的病人死亡4例.认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程度与病死率相关,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护理,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蔚晓霞;张淑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某市乡镇企业职业卫生服务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乡镇企业职业卫生服务需求现状.方法 选择某市20个乡镇(每县区2个)52个厂矿的458个有害作业点及其中29个厂(矿)长、88名工人进行职业卫生服务需求意向及县级卫生服务资源现状调查.结果 74.23%的厂(矿)长和57.53%的工人知道并确认本厂矿生产环境中存在有害因素.84.69%的工人和75.25%的厂(矿)长认为有必要进行环境测定并希望卫生部门到自己的企业进行劳动卫生检查指导,同时有93.72%的工人愿意接受和参加健康体检.工人就业前和定期健康体检的厂矿分别为3.44%和3.87%.近67.00%的企业对一般疾病的医疗费不予报销或仅报部分金额;92.28%的企业对工伤和职业病全部或部分报销.结论 应加强乡镇企业法制建设、改革工艺、做好乡镇企业健康监护、加强职业卫生服务利用,以减少工人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孙淑霞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床旁焦点护理查房效果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实施重症监护室(ICU)专科护士床旁焦点护理查房,针对危重病人焦点问题,讨论相关知识、技术操作、监测和治疗后需的护理措施.认为实施ICU专科护士床旁焦点护理查房提高了ICU专科护士的自身价值及影响力,提高了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的专业水平及护理质量,促进了医护合作,密切了护患关系.

    作者:杨海燕;潮欣畅;成晓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KYOLING医用雾化器临床应用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 探讨KYOLING医用雾化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KYOLING型的面罩式医用雾化器的延长连接管直接接在去湿化的输氧装置的出气口上,调节氧流量至6 L/min,雾化吸入每次15 min,每天2次.对照组使用超声波雾化吸入器,常规口含咀方法.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病人治疗依从率分别为100.0%、63.3%;操作后病人满意率分别为96.7%、63.3%,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病人需要持续给氧的情况下,选用KYOLING型面罩式医用雾化器进行氧驱射流雾化吸入,能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及雾化效果.

    作者:高干英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院外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

    从心理、饮食、用药、运动、并发症方面对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病人健康知识的接受度为100%,有48例病人重返工作岗位,其余52例病人中41例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照顾,所有病人血压控制较为理想,血管通路使用情况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急诊透析情况.

    作者:王琴;李红;邓丽容;杨晗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干预

    恶性肿瘤是因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我国现有癌症病人700多万,每年新增200万以上,其中50%为晚期肿瘤[1].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情绪反应复杂、强烈,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2].因此,在诊断及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过程中病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情感及社会压力,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消极情绪,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我院2009年-2010年共收治98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配合治疗,并给予了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建英;王雁飞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 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对哮喘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士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病人健康教育中,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高病人对哮喘知识的掌握及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施美珍;黄云宴;吴丽仪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集中连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器械的管理

    总结了52批536例集中连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器械的管理经验,通过充分准备器械、彻底清洗、严格灭菌及使用保养等,结果 536例手术无一例因器械问题而影响手术的进行,无感染发生.

    作者:王娇群;章姝娴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1例重症脑干出血病人的护理

    脑干是管理调节体温、呼吸、心跳、血压等的中枢,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可在短时间内引起呼吸、心搏停止,其预后差、病死率高.我科2010年12月收治的1例脑干出血量17 mL的病人,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住院66 d 后基本康复出院.现将此例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高雪萍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

    从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噪声、意外损伤、放射和化学损害、心理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导致重症监护室(ICU)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了改变工作环境及时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沟通等相应的对策,以减轻ICU护士的心理压力.

    作者:王韦韦;张晓梅;杨春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