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忠娥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给病人造成生理上的巨大伤害,同时在心理上、精神上也给病人带来严重创伤[1].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命、疾病的重视程度和对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健康教育有强烈的需求.2007年收治恶性肿瘤病人183例,现将健康教育介绍如下.
作者:夏燕;何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分析513例病人呼吸道异物的原因,采取个别指导和重点宣教以及宣传画册等措施,以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降低呼吸道异物发生率.
作者:王玉春;梅花;樊桂莲;闫果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护理工作平凡而琐碎,但作用很大,护理信息的记录对每天的查房、医嘱制订、病人住院的病情变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院建设规模扩大和不断发展,如何提高效率,减少护理数据差错,成为每个医院所面临的问题.护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改变传统护理流程,并与医院信息系统联网,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院利用掌上电脑的无线漫游功能,开发了移动护士工作站子系统,实现了在治疗点记录医嘱执行.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记录病人体征等重要功能,满足了床旁护理的基本需求,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调查本科、专科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中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原因、采取对策.[方法]从选修本课程的2006级本科、专科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75人,作为本科组与专科组,以不记名方式参加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课程现状的评价、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对课程设置期望方面的内容.[结果]本科、专科学生在对课程满意度、自我学习效果评价、对课程期望方面有很大差异.[结论]教材难度高、课程内容枯燥、专科学生具有自卑心理等因素造成了本科、专科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周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皮肤护理是病人基础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皮肤护理可预防压疮发生[1].危重人病情复杂、生命体征不稳定、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自主活动能力降低或丧失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比普通病人更易引起压疮,因此必须从预防抓起.我科应用条纹式气垫床预防压疮,效果良好.现将应用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魏芳;王素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在自然分娩会阴切开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会阴切开侧局部浸润麻醉和阴部内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鲁卡因麻醉,对两组产妇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满意度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切开术的麻醉镇痛药物采用利多卡因优于普鲁卡因.
作者:黄爱银;黄祝娇;赖定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病人的生命,气管切开术是临床常见的急救技术之一.行气管切开后,由于失去了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加温、加湿的作用,使黏膜干燥、充血、分泌物黏稠,细菌容易繁殖,且需要气管切开的病人都是危重病人,自身免疫力处于低下状态,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作者:韦兰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通过阐述科学方法论及其在护理学理论发展中的应用,分析护理研究中现存的问题及方法论对策,揭示了科学方法论在护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护理研究需要依据科学方法论.
作者:魏小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了解男、女护生毕业实习期间的压力来源并进行比较分析,为护理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名男护生及32名女护生的压力来源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男护生与女护生在实习期间存在压力,不同性别护生实习期间压力来源有异同;男护生压力总分高于女护生,且在动手能力、对病人及家属的态度、家庭的期望、就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学应重视不同性别护生的不同压力来源,需加强教学管理措施,促进护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孙珂;栗霞;谢春媚;程文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在肾内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我科8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实习生在出科考核成绩(理论、操作、口试)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张书华;姜小鹰;邱小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为了认真实施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我院2005年9月1日起实施跟踪服务,要求主管医生或责任护士主动定期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以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情况,也是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科室为了配合医院做好这项工作,2005年10月开始对患脑血管疾病的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实施跟踪服务,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春丽;华路雅;王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病例介绍病人,男,52岁,10年前患过乙型肝炎,好转.3年前确诊肝硬化.近2周内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下降、乏力、腹胀、尿量减少,同时伴有周身皮下水肿.于2008年10月12日08:10抬入病室.体温36.2℃,脉搏76/min,呼吸18/min,血压120/80mmHg(1 mmHg=0.133 kPa),精神欠佳,慢性肝面容,腹部高度膨隆,周身重度水肿,骶尾部有一处水疱(炎性浸润期),面积3 cm×2 cm.因病人有大量腹水、周身皮下水肿、营养失调、乏力,不愿侧卧,致使自主翻身次数明显减少.经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压疮7 d治愈,病人住院70 d转出院.
作者:马艳平;宋亚南;刘淑悔;马英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介绍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护理教学的优越性,既可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增加教与学的主动性和直观性,还能实现教学信息双向化.另外,还详细探讨了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特性.
作者:赖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2008年4月5日,我科收治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的病人,入院第3天晨突然出现心脏骤停,经积极有效地抢救后,心跳复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叶红;陈玉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1].在工作中对护士实施管理时,要使每位护士的潜能都能在工作中得到大的发挥,就需要了解护士的心理需求,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文艳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开腹术后病人使用自控镇痛泵(PCA)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给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设访谈问卷,使用访谈法收集50例开腹术后使用PCA病人的临床资料,问卷内容包括病人一般资料、使用PCA期间出现的问题及病人对PCA的宣教内容、时间、方式等的需求.[结果]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恶心、呕吐,100%的病人认为应向其宣教有关PCA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86%的病人选择术前进行宣教,52%的病人选择口头宣教.[结论]常规宣教尚不能满足开腹术后病人需要,应在宣教内容、时间和方式上进行完善,同时护理人员也应不断加强有关PCA知识的再培训,避免由于PCA使用不当所致问题的发生.
作者:闵宏琼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泌尿系真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由于长期反复留置尿管及广谱抗生索、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日益增多,特别是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对29例泌尿系真菌感染病人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劳德琼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护理风险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由于医学的双重性、特殊性决定了护理职业具有高风险性,特别是儿童输液室由于小儿的特殊性和家庭的重视,所以就存在着更大的风险.为了提高护理质量,避免风险的发生,现将儿童输液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
作者:朱晓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病例介绍病人,男,41岁,因高处坠落致颈椎骨折伴截瘫收治入院.查体: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2级.因病人长期卧床,体弱消瘦,伴严重截瘫,加之天气炎热,病人卧床3个月后骶尾部出现6 cm×7 cmⅢ度压疮,深达骨膜,创面有黑痴,黑痂下有大量脓液和坏死组织;颈后有3 cm×4 cmⅡ度压疮;双肘部有1cm×2 cm和2 cm×2 cm Ⅰ度压疮.在给病人加强营养治疗的同时积极给予抗感染、局部清创换药等对症处理.
作者:孟庆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抑郁症已经成为我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目前我国的抑郁症病人已经超过2600万人,但是由于认识不足,绝大多数的抑郁症病人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因此,加强抑郁症病人的护理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结合自己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抑郁症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祁桂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