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强化治疗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

孙明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 胰岛素, 强化治疗, 护理
摘要:通过对55例应激性高血糖危重病人进行微泵输注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人降糖效果满意,50例痊愈,2例发生低血糖反应,3例病情恶化死亡.提出在积极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时须严密监测血糖,警惕低血糖的发生,要预防与控制感染,加强微泵的运用管理及正确使用胰岛素并准确无误的配制是保证有效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关键.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皮肤裂伤应用蝶形胶布处理伤口的观察与体会

    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外伤处理时,我科对小儿较小的皮肤裂伤伤口,采用不缝合,应用蝶形胶布进行处理,经过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美莲;张银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

    据资料显示,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中纯属专业技术的仅占20%,80%都是因为护患沟通不够等造成.部分医护人员在服务态度、护理业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或部分病人及家属法制意识淡薄,又轻视护理工作,护患纠纷由此而引发.现将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中防范护患纠纷的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康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艾滋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机能受到损坏而发生一系列相应症状和/或体征的传染病.临床上可出现反复发热、消瘦、食欲下降、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各种机会性感染、神经系统障碍及恶性肿瘤等.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收治艾滋病病人35例,为了使艾滋病病人正确对待所患疾病,了解相关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对住院艾滋病病人进行如下健康教育.

    作者:李正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158例维吾尔族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通过对158例60岁以上维吾尔族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认为应了解并掌握维吾尔族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发病特点及治疗规律,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皮肤护理、服药护理和运动指导.

    作者:王丽萍;何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34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与护理

    报告了34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与护理,提出先天性心脏病行心内直视手术后应加强循环、呼吸系统的严密监护,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可保证病人顺利度过手术风险期.

    作者:张爱莲;成芳;乔丽霞;原丽丽;靳慧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使用护手霜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的观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操作增多,医院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医院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手作为一种感染传播媒介,其卫生学意义相当重要.有资料报道,护士为病人进行晨间护理,医生给病人查体或换药后,从其双手采样检验的结果显示带菌率为100%[1].

    作者:甄兰英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18例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的护理

    通过对218例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的护理,包括在术前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术前指导,术后加强一般护理、饮食护理、鼻腔护理和出院指导,随访1年均取得满意的鼻腔通气效果,无复发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戴云芬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胃癌病人的营养及饮食护理

    胃癌是常见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大多数胃癌病人早期为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部腹胀、食欲减退或有上腹部不适感等.营养不良是癌症病人恶液质的重要原因之一.癌症病人都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异常改变.由于癌细胞生长较快、代谢增高,加之食欲低下,食物摄入量减少,致使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加强.

    作者:吴海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急性静坐不能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急性静坐不能是应用抗精神药物常见的锥体外系副反应,由于其表现的特殊性,常常误诊为精神症状加重,而继续加大用药量,导致病人痛苦,甚至意外自杀.2006年9月-2007年9月对我院精神科精神分裂症病人103例发生静坐不能的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继美;田素英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术中麻醉清醒病人的护理体会

    手术对每位病人来说都是一种创伤,病人都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改变,就病人对自己手术的心理表现,手术室护士就应给予病人完善的整体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使病人积极地配合手术.现将手术室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淑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糖尿病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糖尿病病人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84例住院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平均住院天数、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糖尿病病人治疗中,可以明显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并使其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秀丽;孟琳;高水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精神科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探讨

    精神科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见性,给护理繁杂的工作增加了风险,同时特定的精神科环境、管理方法、治疗方案区别于综合性医院,因此病人在住院前及治疗的各个阶段护理人员能够正确履行告知义务,对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纠纷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孙玉海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及术前护理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及术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例外科救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及术前护理措施.[结果]根据头颅CT检查的结果,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临床表现及病人年龄,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治疗,同时加强急救及术前护理.存活11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6例.[结论]重视脑出血的早期急救护理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存活率和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张映旭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通过对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认为加强心理教育、知识教育、日常护理教育、服药及吸入疗法教育可使患儿减少复发,减轻痛苦,从而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贺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哮喘儿童的焦虑情绪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哮喘儿童存在的各种焦虑情绪,以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提高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哮喘患儿及健康儿童各50例进行汉密尔顿躯体性焦虑因子及精神性焦虑因子测试,并对哮喘儿童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哮喘儿童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其中肌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症状、胃肠道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失眠、紧张、害怕、焦虑心境、会谈时行为表现的汉密尔顿焦虑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对降低哮喘儿童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非常必要和重要.

    作者:闻锦琼;赵萍;张松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产前情景导入教育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产前情景导入教育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参加产前情景导入教育,对照组按照产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前情景导入教育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可减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等.

    作者:范巧枝;段冬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联合应用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42例临床观察

    肺性脑病为呼吸系统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2001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联合应用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并与传统的内科基础治疗上进行对比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颅内血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术后护理

    总结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术后护理措施,包括发热护理、血压的监测与护理、引流管和留置尿管的护理,以及呼吸系统、消化道、皮肤、躯体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郝继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80例带状疱疹病人行光量子氧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带状疱疹是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其病毒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皮肤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点是疼痛难忍、痛苦.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行光量子氧治疗带状疱疹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乃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医学模式下整体护理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在医生支配下执行医嘱,完成治疗计划,是从属型医护关系.护士对病人态度是不善交流,不听取意见,让病人绝对服从医护人员,是服从型护患关系.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确立,护理模式也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新医学模式下整体护理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阐述如下.

    作者:王宁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