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机能受到损坏而发生一系列相应症状和/或体征的传染病.临床上可出现反复发热、消瘦、食欲下降、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各种机会性感染、神经系统障碍及恶性肿瘤等.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收治艾滋病病人35例,为了使艾滋病病人正确对待所患疾病,了解相关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对住院艾滋病病人进行如下健康教育.
作者:李正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Halo-Vest架又名胸背心,是目前唯一可在三维维持颈椎稳定性的外固定支具.我科自2001年以来对45例颈椎损伤病人实施Halo-Vest架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艳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前,经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院已圆满完成三级甲等医院的迎评检查任务.随着台湾长庚医院进入我市,我市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竞争空前激烈.面对竞争和挑战,作为护理部门,关键在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院护理部围绕医院的发展战略采取相应对策.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美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近几年在临床中常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对较小的尖锐湿疣,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具有操作时间短、皮肤损伤轻和创面愈合快的优点.但是,对较大的尖锐湿疣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时,由于基底部较大且血供丰富极易出血,术后创面大、红肿、疼痛、渗出较多,从而易延缓创面的愈合.同时,病人因疼痛而活动受限,给病人带来较大痛苦.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2005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后在创面涂湿润烧伤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介绍创伤性休克病人输血过程中医疗纠纷预防措施,提出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意识等以防范输血过程中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方楚如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通过300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总结出血管的选择、皮肤准备、排气、穿刺、固定和封管的方法,以及留置时间的确定等.
作者:蒋莉;李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通过对158例60岁以上维吾尔族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认为应了解并掌握维吾尔族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发病特点及治疗规律,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皮肤护理、服药护理和运动指导.
作者:王丽萍;何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在医院分级管理评定中,供应室是唯一具有单位否决权的科室,如果不能达标,将影响整个医院的评审工作.因此,做好供应室的管理,确保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作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供应室工作量大,物品种类多,涉及面广,质量要求高.
作者:黄延翠;张德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报告了34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与护理,提出先天性心脏病行心内直视手术后应加强循环、呼吸系统的严密监护,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可保证病人顺利度过手术风险期.
作者:张爱莲;成芳;乔丽霞;原丽丽;靳慧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的总称[1],为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其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不仅给病人本人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
作者:臧显华;李素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泌尿外科中,大多数病人都存在着一个心照不宣的问题一留置尿管,这个话题多少有些尴尬,但留置导尿后病人出现尿道口渗尿则更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安.2004年5月-2007年12月对1084例留置导尿病人的渗尿现象进行观察,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得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月香;李沁晏;王爱莲;艾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术后胃肠减压顽固性堵塞的排除方法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术后胃肠减压堵塞病人通过改良胃管后的护理方法.[结果]病人胃管均保持畅通状态,成功率100%;病人3 d~10 d后成功拔除胃管,恢复良好.[结论]经应用改良后的胃肠减压管并加强胃管改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有效地促进术后胃肠减压顽固性堵塞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郭丽芬;程瑛;伍佩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精神病病人因受症状支配或其他因素影响,睡眠时常出现意外,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精神病病人睡眠安全是精神科护理的重点,做好睡眠安全管理应贯穿医疗护理全过程,并应列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科1年来通过实施睡眠安全管理,效果满意,保证了精神病病人的睡眠安全.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芬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总结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术后护理措施,包括发热护理、血压的监测与护理、引流管和留置尿管的护理,以及呼吸系统、消化道、皮肤、躯体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郝继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资料显示,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患病率较高[1].2005年1月-2005年7月对我院门诊的162例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抑郁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双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社区护理突破了传统的院内疾病界线,由院内转向院外,意味着护理工作不仅是在医院内进行临床护理,而且要走出医院到社会中去,为人群的健康服务.同时,新的医学模式也对社区护理中的护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阐述如下.
作者:王风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不依从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例存在服药不依从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病人一般情况、服药不依从因素.[结果]影响病人服药不依从的主要因素有病情、年龄、文化程度、药物副反应、再次复发缺乏治疗信心、护患关系、精神科健康知识缺乏等.[结论]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控制病情、减少副反应、改善护患关系并采取有效的精神病相关知识宣教等可明显减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不依从行为的发生.
作者:赵翠萍;王玲花;王丽萍;赵淑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介绍定期组织护理质控组长及护士长召开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的做法,提出分析改进措施,认为护理部召开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对降低护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率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月香;王志芹;张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在医生支配下执行医嘱,完成治疗计划,是从属型医护关系.护士对病人态度是不善交流,不听取意见,让病人绝对服从医护人员,是服从型护患关系.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确立,护理模式也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新医学模式下整体护理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阐述如下.
作者:王宁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操作增多,医院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医院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手作为一种感染传播媒介,其卫生学意义相当重要.有资料报道,护士为病人进行晨间护理,医生给病人查体或换药后,从其双手采样检验的结果显示带菌率为100%[1].
作者:甄兰英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