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使用护手霜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的观察

甄兰英

关键词:使用, 护手霜, 医务人员, 手卫生, 影响, 医院感染, 卫生学意义, 侵入性检查, 医疗技术, 卫生问题, 管理工作, 传播媒介, 晨间护理, 病人, 带菌率, 资料, 医生, 显示, 检验, 换药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操作增多,医院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医院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手作为一种感染传播媒介,其卫生学意义相当重要.有资料报道,护士为病人进行晨间护理,医生给病人查体或换药后,从其双手采样检验的结果显示带菌率为100%[1].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部召开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的做法及体会

    介绍定期组织护理质控组长及护士长召开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的做法,提出分析改进措施,认为护理部召开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对降低护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率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月香;王志芹;张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一次性手套在冷疗中的应用

    冷疗法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较广泛,以往在为病人进行冷疗时,用物准备(碎冰、装袋)花费时间长,且因冰袋体积过大,易导致腹部、心前区、阴囊等禁用冷疗的部位受冷.

    作者:贝志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18例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的护理

    通过对218例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的护理,包括在术前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术前指导,术后加强一般护理、饮食护理、鼻腔护理和出院指导,随访1年均取得满意的鼻腔通气效果,无复发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戴云芬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湿润烧伤膏在激光治疗尖锐湿疣中的应用

    近几年在临床中常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对较小的尖锐湿疣,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具有操作时间短、皮肤损伤轻和创面愈合快的优点.但是,对较大的尖锐湿疣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时,由于基底部较大且血供丰富极易出血,术后创面大、红肿、疼痛、渗出较多,从而易延缓创面的愈合.同时,病人因疼痛而活动受限,给病人带来较大痛苦.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2005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后在创面涂湿润烧伤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从而出现心脏功能的一系列变化.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病人增进健康知识,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配合治疗与护理,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为了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能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我们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英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4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急救及护理

    通过对24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急救及护理,认为应遵循切源、排毒、解毒、对症的急救原则进行急救,同时,应加强病情观察和洗胃的护理、用药护理、生命体征监护、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

    作者:陈玉清;张惠君;黄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服用中药益肠秘通饮治疗老年性便秘76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1周少于3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多长期存在,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活动过少,肠蠕动减慢;进食量少或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维生素及水分,排出粪便坚硬;老年人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缺乏,难以将粪便排出体外[1].

    作者:曹妙窕;张金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氨溴索雾化吸入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雾化吸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排痰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排痰效果显著,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提前,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可有效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

    作者:方梅;徐华;向红霞;文杏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艾滋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机能受到损坏而发生一系列相应症状和/或体征的传染病.临床上可出现反复发热、消瘦、食欲下降、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各种机会性感染、神经系统障碍及恶性肿瘤等.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收治艾滋病病人35例,为了使艾滋病病人正确对待所患疾病,了解相关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对住院艾滋病病人进行如下健康教育.

    作者:李正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50例颈椎前路手术病人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

    颈椎疾患是骨科较常见疾病,目前,手术治疗是恢复颈椎康复的有效办法,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目的是切除突出椎间盘以解除对神经和椎动脉的压迫[1].颈椎前路手术术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术后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对预防并发症、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行颈椎前路手术50例,术后经积极护理及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香;周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联合应用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42例临床观察

    肺性脑病为呼吸系统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2001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联合应用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并与传统的内科基础治疗上进行对比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周林频谱仪理疗腰骶部背腧穴对妇科腹部手术术后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妇科腹部手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牵拉等刺激,常导致肠蠕动功能减弱,主要表现为肠蠕动消失,术后排气、排便功能障碍.2007年6月-2007年9月我科采用周林频谱仪理疗腰骶部背腧穴的方法,对4JD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切除的良性肿瘤病人术后排气、排便功能方面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立红;马世民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质地柔软,穿刺次数少,减少血管的损伤,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已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2007年6月-2007年12月我科对100例住院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输血和采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晋红;王改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出血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出血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结果]发生皮肤淤斑4例(10%),牙龈出血2例(5%).[结论]溶栓治疗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应重视对凝血功能的观察,了解药物的副反应,加强护理使出血并发症降到低.

    作者:赵荣爱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抑郁症的调查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资料显示,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患病率较高[1].2005年1月-2005年7月对我院门诊的162例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抑郁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双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

    通过对55例应激性高血糖危重病人进行微泵输注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人降糖效果满意,50例痊愈,2例发生低血糖反应,3例病情恶化死亡.提出在积极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时须严密监测血糖,警惕低血糖的发生,要预防与控制感染,加强微泵的运用管理及正确使用胰岛素并准确无误的配制是保证有效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关键.

    作者:孙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0例急性脑水肿病人行床边全程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床边全程血液透析对急性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全程血液透析,并根据病人的血压、血容量以及脑水肿的情况确定脱水量,同时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20例病人急性脑水肿症状均消除.[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病人急性脑水肿状况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任春华;刘文凯;孔桂花;马如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颅内血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术后护理

    总结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术后护理措施,包括发热护理、血压的监测与护理、引流管和留置尿管的护理,以及呼吸系统、消化道、皮肤、躯体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郝继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创伤性休克病人输血过程中医疗纠纷预防措施

    介绍创伤性休克病人输血过程中医疗纠纷预防措施,提出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意识等以防范输血过程中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方楚如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供应室改进工作的措施成效与体会

    在医院分级管理评定中,供应室是唯一具有单位否决权的科室,如果不能达标,将影响整个医院的评审工作.因此,做好供应室的管理,确保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作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供应室工作量大,物品种类多,涉及面广,质量要求高.

    作者:黄延翠;张德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