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化疗期病人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

袁红

关键词:围化疗期, 病人, 心理反应, 生命安全, 精神压力, 护理对策, 病理确诊, 癌症, 威胁, 疾病
摘要:癌症是威胁生命安全的疾病,对病人来说往往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随之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笔者对在院162例病理确诊为癌症的病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未经指导的自行锻炼.分别于入院4周和12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测评,日常生活能力(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入院4周及12周两组病人得分比较,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

    作者:王乃荣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氨甲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由于其大量出血可导致孕妇死亡,所以一直被视为有高危险早期妊娠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早期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诊断率不断上升,特别是B超、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后穹隆穿刺术及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早期诊断的准确率[2],为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者或有明显病变者,用药物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我科自2001年至今用氨甲喋呤(MTX)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病人共25例,24例成功.通过对25例病人的临床护理,制定护理对策,收到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豆琼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1例阿斯综合征病人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一种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以瓣膜损害为主的心脏病.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常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栓塞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者可发生心跳呼吸骤停(阿斯综合征)等并发症[1].

    作者:孟江南;屠燕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我院护理环境现状及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工作者既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又要注意德、智、技能等理论知识的发展,本文就护理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广泛的学习自然科学及护理学知识,对改变陈旧观念、突破墨守成规的重要性,这也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医疗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作者:张静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小细胞肺癌并发急性低钠综合征中的应用

    低钠血症是小细胞肺癌临床较为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在小细胞肺癌中并发急性低钠综合征较少见,由于临床认识不足,护理上常忽略此并发症,不能为临床及时提供诊断依据,易发生误诊和漏诊,鉴此,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18例病人实施循证护理(EBN),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莲;郝建萍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治疗的护理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冠心病(CHD)的介入治疗,在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我科自2000年7月成立导管室以来,成功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16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依靠机械原理使狭窄的冠状动脉管腔扩大,并非对CHD病因治疗,而且只能对部分血管干预,因此病人经PCI后通常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以保持冠脉管腔通畅,降低再狭窄发生率,但随着许多病人的心绞痛发作的明显减轻或消失,更有部分病人可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生活、工作、社会状态,以至走入误区,认为PCI是CHD的根治术,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让PCI病人认识到PCI后再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杜雪燕;牛鹏娇;刘晓勤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对防治糖尿病病人并发症发生的探讨

    临床上糖尿病人无知的代价太惨重了,许多病人来门诊就诊时已经有了相当严重的并发症.我科于2001年成立了糖尿病专科门诊,为每位糖尿病病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输入电脑管理,通过对病人定期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对防治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余小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一次性小剂量注射器无效腔容量的探讨

    一次性注射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由于一次性注射器存在无效腔,当对小剂量贵重药物进行注射时,面临着对注射器的选择,以及对用药准确性和皮试液准确性的困惑,因此,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我院使用的1 mL、2 mL、5 mL一次性注射器无效腔容量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慧萍;武惠萍;郭会萍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手术室护理教育的途径与成效

    手术室护理教育的目的是使护理人员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及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充满同情心、爱心的护理工作者.护理教育手段具体落实到实处才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面对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面对许多高精设备和新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及手术配合,面对科室广、手术配合专科性强、手术配合中护士流动性大等现状,要求护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将向多样化、现代化发展.

    作者:刘剑;张春艳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卒中病人的情志分析及心理护理

    卒中属脑血管疾病,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急性期过后,多数病人表现为偏瘫、失语,病程长,恢复慢.由生理上的变化导致心理上的变异.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情志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转归及预后极为密切,并以七情所伤作为发病的内因.卒中病人其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与情志不调密切相关.本人通过多年对卒中病人的观察护理,分析卒中病人的情志特点,谈以下几点心理护理体会.

    作者:崔丽荣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防止血源性感染的几点措施

    手术室是医治病人的特殊场所,具有独特的接触血液致病菌的危险性,如长时间与开放创面接触,经常操作锐利器械以及接触大量的血液等,一些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可能因接触而感染.现就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林梅兰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健康指导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进行健康指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2例病人血液透析(HD)前、中、后实施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并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病人疾病保健知识、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病人接受治疗护理的顺应性在健康指导后明显增强(P<0.0 5).[结论]对MHD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具有可行性,但要注意病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的影响.

    作者:李冰贤;陈凤娇;孙爱丽;王燕群;林丽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自伤性腕部切割伤84例临床分析与护理

    自伤是某些个体受到强烈刺激时由于认识水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水准差别,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导致过激的举动,自伤行为是解决心理危机的一种手段.它不仅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医学问题.自1995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共收治割腕自伤者8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一次性医用皮肤保护膜在普通静脉输注中的应用

    一次性医用皮肤保护膜通常为静脉留置针专用,具有牢固固定留置针,便于观察穿刺部位情况,保持局部无菌等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普通静脉穿刺针输液时,用一次性医用皮肤保护膜固定针头,因其与皮肤接触面大,能更加牢固地固定针头,防止针头滑出和移位,避免了输液过程中由于病人活动、更换体位等造成反复穿刺.经过临床应用258人次,一次完成输液达100%,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司海云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要创造一流的服务水平和理想的护理技能,医院护理管理者必须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首先对处在现阶段改革体制下的护理人员的心态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出适合现阶段护理人员需求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从感情激励、需要激励、竞争激励、典型激励、机会激励、利益激励等六个方面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尊重与理解护理人员,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各种需求,为护理人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开展向榜样学习,树立真正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充分认识护理人员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激发她们大的潜能.

    作者:郑绍青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颅脑疾患病人术后呃逆的防治与护理

    [目的]探讨颅脑疾患病人术后呃逆症状和体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月收住的颅脑疾患病人76例,在术后出现呃逆时,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再结合药物治疗进行止呃.[结果]76例病人呃逆治愈62例,好转8例,无效6例,有效率92%.[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刺激迷走神经及结合药物治疗颅脑疾患引起的呃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巧艳;黄飘;颜香清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骨科特殊器械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骨科医学的发展,骨科内固定材料及各种人工关节越来越多,而且更新的较快.各医院在进行这些骨科手术时,专用的内固定材料和关节都需要配备专用的器械.我院每年有骨科手术600余台,近300台手术需要这些专用的器械.为了节约医院开支,充分利用资源,防止资源浪费,这些专用的器械不再一一购买,而是通过器械商及中介公司直接提供.这样方便了病人,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使用,但在刚开始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和管理的环节中衔接不好,存在有许多的问题而影响手术的正常开展.对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腋静脉和股静脉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的应用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指胎龄低于37周,体重低于2.5 kg[1].由于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不规则,常出现呼吸暂停[2].因为肺、肝的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现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黄疸等多种疾病[3].由于某些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胃容量小,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容易呕吐,导致窒息、吸入性肺炎[4].临床上对危重早产儿早期常采用禁食,从静脉补充各种生命所需物质以及治疗疾病的各种药物.通常每天都是24 h不间断输液.

    作者:朱瑞群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PICC在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PICC在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血液病病人进行PICC置入化疗,并采取局部护理、管腔通畅护理、出院指导等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时间(91.5±39.2)d,短4 d,长372 d.有3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导管头端异位5例,15例导管入口处炎症,4例导管接头堵塞,5例静脉炎,4例导管接头处破裂,1例导管脱出.[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可以长期使用,有利于病人多次化疗的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辉;丁小容;石兰萍;范爱飞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胸外伤病人呼吸骤停的护理

    超声雾化吸入器是应用超声波声能,把药液变成细微气雾,随着病人吸气而进入呼吸道稀释痰液,使其易于排出而达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但是,如超声雾化吸入不当时,可导致呼吸骤停.临床上虽然少见报道,但我院进5年以来先后发生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婧义;王延风;曹守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