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病人连续性照护感受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

闫琳;郝云霞;吕蓉;张辰

关键词:连续性照护, 医疗机构, 等级, 转移, 连续性照护感受问卷, 信度, 效度
摘要:[目的]对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病人连续性照护感受问卷(CCAENA)进行翻译,并对中文版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取Brislin双人翻译-回译模型对英文版量表进行转化,然后将中文版CCAENA在247例社区门诊病人中进行测试,检验中文版问卷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CCAENA共有21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1,分半信度系数为0.854,重测信度系数为0.890.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是0.85~1.00,全部条目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是0.96.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的4个公因子解释了72.19%的总方差.[结论]中文版CCAENA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为评估病人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就医时对连续性照护的感受提供有效的工具.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无锡市孕晚期妇女妊娠相关焦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孕晚期妇女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便利抽取无锡市妇幼保健院495例孕晚期妇女,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妊娠相关焦虑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孕晚期妇女妊娠相关焦虑发生率为25.9%,孕妇妊娠相关焦虑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效能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照顾婴儿的信心、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对胎儿性别有无期待、是否有血液恐惧症、家庭关怀度和一般自我效能是孕妇妊娠相关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孕晚期妇女妊娠相关焦虑发生率较高,应对其加强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对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施亦佳;刘欢;冯亚玲;刘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害怕跌倒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分析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害怕跌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机构识别跌倒的高危人群及制定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10所养老机构里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计时起走实验进行调查.[结果]机构老年人害怕跌倒均分为(5.67士2.51)分.得分低的项目为“使用交通工具”;得分高的项目为“更衣”.认知能力、平衡能力、移动能力对害怕跌倒有显著影响.[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害怕跌倒的现状需要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需要在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扣移动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认知功能下降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的早期识别,从而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

    作者:郑静;陈申;崔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巴林特小组培训方法对新护士同理心的影响

    [目的]了解新护士同理心的现状,探讨巴林特小组活动对新护士同理心的影响,帮助新护士提高同理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新入职护士90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人,观察组采用巴林特小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同理心培训方法,两组均培训6个月.在培训结束3个月后进行同理心量表问卷的填写,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同理心的差异.[结果]护士同理心得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为(86.16±5.69)分,培训前两组同理心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同理心得分均较培训前高,且观察组同理心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活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新护士的同理心.

    作者:程迪;郭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卧床病人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病人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5月入院的老年卧床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体重、体质指数(BMI)、骶尾部压力、皮脂层厚度、Bra-den评分、OH评分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综合评估老年卧床病人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Braden评分、OH评分、皮脂层厚度、血红蛋白、白蛋白和BMI影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aden评分和OH评分均能有效预测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皮脂层厚度和血红蛋白水平是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病人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其Braden评分、OH评分、皮脂层厚度和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动态观察上述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预防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发生.

    作者:李菁;万里红;梅克文;吴金凤;林征;陈茜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左右侧卧位鼻饲对气管切开病人误吸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与气管切开鼻饲病人误吸的关系.[方法]将60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成左侧卧位组和右侧卧位组,每组30例.在床头高度、侧卧角度、肠内营养泵速、胃管型号及气囊压力均相同的情况下,收集病人鼻饲前、鼻饲1.5h、鼻饲3h气管内痰液,检测痰液中胃蛋白酶的阳性率,判断有无误吸.[结果]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行鼻饲的病人气管内痰液胃蛋白酶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气管切开鼻饲病人在床头高度、侧卧角度、肠内营养泵速、胃管型号及气囊压力均相同的情况下,左侧卧位鼻饲病人痰液中胃蛋白酶阳性率明显低于右侧卧位,说明鼻饲肠内营养时,取左侧卧位可明显降低误吸的风险.

    作者:王红;柏慧华;景新华;谭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提升ICU病人睡眠质量的循证实践方案

    [目的]应用提高重症监护室(ICU)病人睡眠质量的非药物性干预佳循证证据,提高ICU病人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复旦大学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所构建的“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以4个阶段,12个步骤,针对临床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到效果评价等进行循证证据的应用.[结果]ICU病人的睡眠质量采用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评估,由证据应用前(58.20±19.34)分提升至证据应用后(75.75士17.45)分;夜间床边及护士站的平均大噪声分别由(65.80士2.35)dB降至(63.50士2.84)dB(P<0.01)及由(67.40士3.14)dB降至(64.70士2.98)dB(P<0.01).[结论]ICU病人睡眠质量的非药物性干预佳循证证据的应用,可有效提升病人睡眠质量,规范医护人员控制噪声等行为,从而提高病人照护质量.

    作者:陈青青;陈恋;陆敏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病人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以促进听神经瘤术后病人吞咽功能的早期康复.[方法]2015年9月-2016年12月选取89例听神经瘤手术后吞咽障碍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试验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的依从性评分(92.04士2.7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68.45±10.73分);试验组75.55%的病人吞咽功能治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27%;试验组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为4.44%,而对照组为25.00%.[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病人健康教育的依从性,促进病人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丽华;乐革芬;李莺;唐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龄初产妇妊娠和分娩情况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对初产妇妊娠和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6年在辽宁某院产科分娩的76 417例初产妇病案资料,比较高龄初产妇组和适龄初产妇组在妊娠期合并症、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初产妇年龄和高龄初产妇构成均呈上升趋势,高龄初产妇组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前置胎盘、羊水过多和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臀位助产率和流产率)、分娩期并发症(胎盘早剥、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和子宫破裂)和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儿、胎儿生长受限和死胎死产)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适龄初产妇组(P<0.05).[结论]应加强对高龄初产妇血压、血糖和甲状腺功能等指标的定期监测,定期超声排查子宫肌瘤、前置胎盘和羊水异常,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控制产后出血.

    作者:丁荣楣;王平;马丽君;韩彦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尿病接纳与行动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翻译并验证糖尿病接纳与行动问卷,为我国糖尿病病人开展接纳与承诺疗法相关研究提供测量工具.[方法]通过跨文化调适形成初始量表;对124例糖尿病病人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从总体随机选取30例病人重测.[结果]问卷结果显示:条目鉴别度检验P<0.001,条目同质性检验相关系数为0.57~0.74;探索性因子分析,只有1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43.61%;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分别为0.76、0.73和0.89.[结论]中文版糖尿病接纳与行动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能为我国糖尿病接纳与承诺疗法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

    作者:谢婵娟;许湘华;欧美军;毛婷;谌永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抑郁症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抑郁症失眠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符合纳入标准抑郁症失眠病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每日1帖,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病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AMD、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抑郁症失眠,可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且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穴位贴敷方法.

    作者:张元春;赵翠萍;靳文丽;韦云;彭红梅;李跃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伸照护表对癫痫患儿慢性病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构建针对癫痫患儿的延伸照护表,探讨其对患儿慢性病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3月构建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伸照护表,分别以该时间段前(2015年6月-12月)、后(2016年4月-10月)初诊癫痫患儿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延伸照护表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出院3个月内再入院率,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时健康行为方面问题发生率、脑电图正常率、主要照顾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患儿自尊量表(SES)及缺陷感量表(FIS)得分.[结果]观察组出院3月个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时健康行为方面问题发生率,患儿脑电图正常率,患儿主要照顾者SAS、SDS得分,患儿SES、FI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健康行为领域中“营养”“用药方案”类问题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脑电图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照顾者SAS、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SES、FI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伸照护表能够有效规范癫痫患儿院外慢性病管理,有助于减轻患儿家属不良心理,并提升患儿疾病控制效果.

    作者:张婧祎;余静;王小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功能区胶质瘤病人术后失语的超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超早期(术后72 h内)护理干预对脑功能区胶质瘤病人术后失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脑功能区胶质瘤术后运动性失语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40例)接受超早期护理干预.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BDAE)进行失语程度评定,评价两组失语病人在干预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语言恢复效果.[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病人的语言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后运动性失语的评分,分别为(152.30士73.81)分、(237.98士76.75)分、(327.63±91.45)分、(375.55±76.95)分和(182.81±119.69)分、(255.33士111.58)分、(369.22±44.38)分、(446.18士32.87)分,在失语程度恢复的有效性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2.5%、27.5%、30.0%、32.5%和75.0%、75.0%、77.5%、8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脑功能区胶质瘤术后失语病人的语言恢复效果.

    作者:黄娜;郭昱琪;程伟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上海市社区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顾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上海市城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7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440例失能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照顾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一般人口社会学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焦虑得分为(46.63士6.74)分,焦虑检出率29.55%,抑郁得分(46.12±5.78)分,抑郁检出率27.73%.单因素分析显示,焦虑、抑郁在患慢性病数量、Barthel指数、照顾者年龄、照顾者性别、是否全职工作、与被照顾者关系亲近、自身健康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变量上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包括:慢性病数量、照顾负担、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与照顾者抑郁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照顾负担和自我效能.[结论]上海城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来自失能老人和照顾者多方面,照顾负担对焦虑、抑郁情绪有正向影响,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从而改善照顾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李艳;黄永霞;赵爱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ICU脓毒症病人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ICU脓毒症病人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6月入院治疗的ICU脓毒症病人10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予以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7d后评估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第7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记录并统计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第7天肠鸣音、腹内压、腹围水平,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第7天TNF-α、IL-6、IL-10和PAF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第7天TNF-α、L-6、L-10和PA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鸣音均高于干预前(P<0.05);腹内压、腹围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肠鸣音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腹内压、腹围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4 h后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7d后植物生存、残疾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用于ICU脓毒症病人中优于常规护理,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病人胃肠功能和预后.

    作者:张艳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净化专业护士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其相关性,为血液净化护士专科培训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提升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2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血液净化临床工作半年以上的320名护士进行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临床实践知识调查,探讨血液净化护士专科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312人专业教学认知得分为(18.24士4.80)分,专业能力认知得分为(48.44士4.45)分,沟通协调认知得分为(20.98土2.65)分,专业态度认知得分为(22.27士2.40)分,专业素养认知得分为(27.66士2.47)分,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对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认知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净化专业护士专科知识有待提高,建议制定标准统一的培训考核制度,从政策、管理者、护士本身等多方面提高血液净化护士认知度.

    作者:黄玲;傅桂芬;胡琼燕;李家燕;陆世颖;李海兰;邝亚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老年人在不同双重任务下静态平衡能力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人在单姿势任务和不同认知-姿势双重任务下的静态平衡能力.[方法]采用目的抽样,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7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每人测试3次,分别为单姿势任务平衡测试、语义-姿势双任务平衡测试和数字-姿势双任务平衡测试,每次测试时间间隔30 min.均采用Tetrax平衡测试系统进行平衡功能的测试.[结果]单姿势任务和姿势-认知双任务稳定性系数(睁眼、闭眼站立)和跌倒风险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稳定性系数(睁眼、闭眼站立)和跌倒风险系数两项指标均值上语义-姿势双任务高于数字-姿势双任务,但两者仅在闭眼站立稳定性系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任务对社区老年人静态平衡的维持具有负面影响;被试者在语义-姿势双任务范式下静态平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低于数字-姿势双任务.

    作者:万文洁;顾斐斐;徐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动漫宣教片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出院后的病人实施动漫宣教片进行移动教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实施THA病人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传统室教方式,观察组应用动漫宣教片进行移动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功能锻炼康复技能掌握情况、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12周,观察组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出院前比较,两组出院12周后的躯体健康分数、精神健康分数、生活质量总体分数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动漫宣教片进行移动教育有利于促进THA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徐惠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八邪操改善轻度中风老年病人手功能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八邪操改善轻度中风老年病人手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0月住院老年轻度中风手功能障碍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八邪操运动,比较两组病人的肌张力、手活动平衡能力、手神经功能缺损指数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肌张力、手活动平衡能力、手神经功能缺损指数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的情况优于时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邪探能够改善轻度中风老年病人手功能情况,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陈茜;鲁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病房医护人员应用高频超声进行压疮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病房医护人员应用高频浅表组织超声成像对压疮病人管理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病房医生和护士各10名进行5学时浅表组织超声技术和图片解析技巧的系统培训,比较医师和护士考核合格率差异以及压疮各种超声声像特点的辨识率差异.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的可疑压力性损伤的病人50例共66处,记录压疮局部高频超声检查情况,比较超声技术应用前后,医护人员对于不同分期压疮的诊断符合率差异.[结果]经过系统的浅表超声应用培训,所有学员均考核合格,且对于超声图像解析技能”以及“实例分析”的掌握程度护士与医生相当(P>0.05).超声声像图特点的辨识率从高到低分别为不均匀低回声区(87.50%)、筋膜线不连续(85.71%)、病灶血流分级(73.33%)、低回声灶(60.00%)、层次结构不清楚(48.15%).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发现深部组织损伤超声征象在77.27%压疮局部均可检出.Ⅲ期和Ⅳ期压疮病灶43.48%血流分级为0级,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9.09%),且血流分级为0级的病灶继发感染率达53.85%.超声辅助检查,对于Ⅱ期、Ⅱ期及Ⅳ期压疮分期符合率未见明显影响(P>0.05),能显著提高Ⅲ期、无法明确分期的压疮及深部组织损伤诊断,诊断率均达100.00% (P<0.05).[结论]浅表超声成像的系统培训能提升病房医护人员正确辨析和解读压疮超声征象的能力,提高压疮分期诊断率.

    作者:刘琴芳;李琳洁;纪李慧;周丽丽;李红;张宇;游剑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应用阶段变化模型分析社区糖尿病病人不同行为及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基于阶段变化模型探讨服药、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不同行为阶段对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不同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糖尿病病人护理研究提供干预线索.[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北京市大兴区社区诊断(2017)专项调查中的糖尿病病人,共53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基于阶段变化模型,以居民自我报告的形式划分行为阶段.采用方差分析探究行为阶段对病人HbA1c的影响,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结果]在530例病人中,有168例(31.7%)4种行为均处于维持期,111例(20.9%)均处于意向前期;服药行为处于维持期病人比例为58.6%,血糖监测为48.2%,运动为47.0%,饮食为49.6%.运动和血糖处于行动维持期病人的HbA1c显著低于意向前期病人[运动(-0.36±0.14)%(P=0.035);血糖监测(-0.55±0.14)%(P<0.001)],服药和饮食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入高、有医保病人服药行为整体好于收入低、自费病人,有家族史、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病人的服药行为较好.年龄、有糖尿病家族史对血糖监测行为有正向影响.与女性病人相比,男性在运动、饮食、服药方面均处于较低的行为阶段.[结论]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存在显著影响,尤其是在运动和血糖监测方面,因此在未来的健康教育和糖尿病病人护理工作中,着重强化运动和血糖监测行为干预、纠正病人可能存在的误区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研究价值.同时,还应采取相应措施吸引男性病人改变其生活方式.

    作者:沈莹;朱小柔;张幸;王陶陶;王冯彬;张勇;孙昕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