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韩斌如;朱丛丛
[目的]调查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老年人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现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功能活动问卷(FAQ)对65例MCI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定.[结果]MCI老年人MMSE得分为(25.94士1.89)分.P300潜伏期为(411.25±31.43) ms,波幅为(13.99±3.16)μV.FAQ总分为(6.98±3.96)分.FAQ总分与MMSE总分及各条目得分呈负相关,MMSE总分与FAQ总分及各条目呈负相关.[结论]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未来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延缓MCI老年人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减退.
作者:陈悦;刘化侠;姜文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高职护理实训课堂中合理利用手机视频资源提高实训效果.[方法]在我校2014级3年制专科护理学生中抽取两个班124名学生为观察组,另外两个班120名学生为对照组,均为女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学生练习的模式,并上交实训报告.观察组采用课前在微信平台上传教学视频,课后学生上交自拍视频作业的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技能成绩,并向观察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相关教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和技能考试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中91.94%认为视频作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82.26%认为视频作业提高了学习效果,90.32%认为视频作业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95.16%认为视频作业增强了学生的信息化能力.[结论]在实训练习中应用视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学生的信息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屠金玉;陈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呼吸管理团队对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哮喘病人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呼吸内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呼吸管理团队实施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BODE指数及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分变化,BODE指数包括体重指数(BMI)、气流阻塞程度[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比例(FEV1%)]、呼吸困难量表(MMRC)、运动能力[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6个月BODE指数、SGRQ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管理团队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缓解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病人运动耐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美;李雪兵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探讨影响抑郁症病人寻求帮助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心理压力水平、既往就诊经历以及对疾病的知识了解、认知及态度、文化、社会支持、地区差异等,这些因素是动态变化和相互影响的.应进一步研究不同特征抑郁病人寻求帮助的差别,探讨病耻感是否随社会发展和健康信息的普及发生变化,深入研究对医生的信任是否是寻求帮助的促进因素等,需要更多研究证据来选择佳的干预途径.
作者:马晓晓;唐雨佳;杨冰香;夏双双;刘淑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低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血管外科109例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病人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109例病人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有31例病人发生了低血压,发生率为28.4%,病人低血压持续1d~4d,期间应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平稳,未发生低血压相关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无溃疡斑块、高血压病史、狭窄部位、对侧颈动脉狭窄程度是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了解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准确进行病情观察、护理干预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莹;韩斌如;朱丛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初步构建全面、客观的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平衡计分卡为指导思想,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的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中财务维度占9.82%,顾客维度占34.62%,内部流程维度占34.62%,学习与成长维度占20.94%.[结论]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建立的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强,可以为临床护理单元绩效评价和护理绩效奖金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毛怡君;康凤英;张亚茹;贺建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居家口服化疗药病人的用药现状,为临床指导病人安全用药,做好居家口服化疗药病人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口服化疗相关知识调查表、口服化疗病人用药依从性调查表对193例口服化疗药的居家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家口服化疗药病人用药依从性不良的发生率为61.1%,主要表现为忘记和漏服、自行停药或中断服药.有29例(24.6%)未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血生化.病人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损坏药物的处理措施和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不够了解.[结论]居家病人口服化疗药的用药依从性较差,病人对口服化疗药相关知识了解较缺乏,临床上应加强对口服化疗药病人的护理管理,开展针对居家口服化疗药病人的延续性护理,以提高病人的用药安全和质量.
作者:周晓蓉;薛慧;刘建红;孟爱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唇腭裂患儿术后正确喂养率的效果.[方法]成立“时钟花”品管圈小组,依据品管圈的主要步骤,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拟定对策及实施,分析影响唇腭裂患儿术后正确喂养率的主要原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并不断完善和改进,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患儿术后的正确喂养率.[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唇腭裂患儿术后正确喂养率从实施前的33.3%提升到实施后的79.4%(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唇腭裂患儿术后正确喂养率,对提升患儿术后喂养护理质量、凝聚团队精神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安俊红;刘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常德市老年意外伤病人早期心理特点.[方法]选择常德市某院因意外受伤入院的≥60岁老年人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意外受伤的老年人在伤后7d进行调查,并与全国成年人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常德市老年人意外伤早期心理状态的特点.[结果]常德市老年人意外伤后7 d SCL-90量表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P<0.01).[结论]常德市意外伤早期老年人躯体化感觉异常,抑郁、强迫、焦虑、恐惧心理明显,应在临床早期进行针对性干预措施.
作者:周立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压疮处理效果评价指标的应用情况,为压疮处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循证分析的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阅读摘要后初步筛选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提取文献中使用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指标的判断标准、测量方法、评价工具或计算公式,并对所提取的评价指标进行整理分类与分析.[结果]终纳入500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461篇,共提取65个评价指标,应用频次≥10次的指标共15项;英文文献39篇,共提取56个评价指标,应用频次≥5次的指标共8项.评价指标分为创面愈合效果、病人感受、病人安全以及经济效果4类,其中反映创面愈合效果的评价指标占总指标的65%以上,同一指标有2种及以上的评价标准、测量方法、评价工具或计算公式的占10%以上,且这些指标较常应用.[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当规范使用压疮处理效果评价指标,并拓展压疮处理效果评价范围.
作者:张锦锦;田丽;王晓萍;李茵;李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对32例难治性癫痫病人颅内电极植入术围术期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身心准备、知识储备与安全管理;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病情、注重电极护理与管路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做好出院指导.32例均成功植入,无并发症发生,痫灶定位准确,效果良好.
作者:赵国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高蛋白低磷饮食对透析病人血磷的影响,为透析病人的饮食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予以高蛋白低磷饮食,对照组为常规饮食.于干预1月后和3个月后测定两组病人血液中磷水平和体重指数(BMI).[结果]对照组病人治疗前血磷水平为2.53 mmol/L±0.22 mmol/L,干预后1个月为2.51 mmol/L±0.26 mmol/L,干预3个月后为2.48 mmol/L士0.21 mmol/L;干预组治疗前血磷水平为2.49 mmol/L±0.23mmol/L,干预1个月后为1.94 mmol/L±0.30 mmol/L,干预3个月后为1.88 mmol/L±0.42 mmol/L;干预1个月及3个月后干预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及3个月后干预组BMI达标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蛋白低磷饮食可以有效控制透析病人的血磷水平.
作者:龙友爱;郭侃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评价.[方法]随机选择70名学生参加有6个考站组成的OSCE考核,对其成绩及有关OSCE考试的设计与组织、质量和效能进行调查.[结果]本次OSCE考试成绩为78.17分±10.49分,考核总难度系数为0.78,总体区分度为0.35.62.9%学生认为各考站设计合理,75.7%学生认为有必要推广OSCE考试模式.[结论]将OSCE应用于中医院校本科护生的考核中,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考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考生临床运用能力的提高,考生对此新型考核模式较为认可.
作者:吴雅晶;尹永田;陈莉军;吴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人低盐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沈阳市某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的122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家庭访视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病人低盐饮食的依从性及血压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低盐饮食行为改变阶段、低盐饮食依从性评分及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护理可改变病人低盐饮食的行动改变阶段,提高低盐饮食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刘曼;卜秀梅;刘晓亭;孙晓婷;王雪;董博;刘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我国分级护理决策主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回顾分析我国分级护理决策主体的相关文献,并对上述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出文献208篇,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终纳入40篇分析文献,早发表在2000年,到目前为止平均每年发表2.5篇,分别发表在19种期刊上,其中调查研究类文献多,占纳入文献总数的47.5%;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分级护理决策主体的调查研究方面;72.5%文献来源于医院;基金论文所占比例为20.0%;文献合作度为2.7人.[结论]我国分级护理决策主体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研究的深度及广度不够,缺乏随机、对照、大规模、多中心临床实验以及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作者:王丹丹;徐玮;宋玉磊;柏亚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儿父母亲职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现状,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建议.[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儿父母197名,同期选择我市社区服务站同龄范围内的健康儿童父母186名.采用亲职压力简表(PSI-SF)、父母用应对方式量表(CHIP)对糖尿病患儿父母进行调查,同时应用PSI-SF对健康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患儿父母PSI-SF总分为101.75分±16.61分,健康儿童父母总分为69.88分±15.99分,糖尿病惠儿父母PSI-SF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健康儿童父母.糖尿病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与其亲职压力水平均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学历,保持家庭团结、合作和乐观态度,通过向医护人员咨询和与其他父母交流、了解疾病情况,3个变量进入亲职压力的回归方程,解释了总变异的63.2%.[结论]医务人员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糖尿病患儿父母的亲职压力,以期提高患儿及父母的家庭生活质量.
作者:伊美娜;岳俊秋;卢德霞;谷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危险因素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定期复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计划.两组病人出院后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病人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达标率、二级预防依从性及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出院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体重指数、血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12个月后,观察组体重指数、血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12个月后观察组病人二级预防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12个月后观察组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出院计划,能够提高病人对危险因素的认知,积极控制高危因素,提高二级预防依从性,减少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孙红侠;张学萍;沈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中心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干预组应用行动研究法建立自我管理行为流程,即确定、评估问题后按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正计划实施干预,如此螺旋式循环3个阶段后评价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总分及伙伴关系、情绪处理、问题解决和自我护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行动研究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可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刘霞;路明惠;徐岩;侯桂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比较冷热水法、微波炉法及传统方法配制灌肠溶液配制时间及配制满意度的差异.[方法]选择60名临床护理人员,每人分别采用冷热水法、微波炉法及传统方法配制灌肠溶液2次,统计每种方法配制溶液所耗费的时间及使用不同配制方法配制溶液时护理人员的配制满意度.[结果]3种灌肠溶液配制方法配制时间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热水法较微波炉法及传统方法配制溶液速度更快;微波炉法由于物品准备简单,操作流程优化,较冷热水法及传统方法更受护理人员欢迎.[结论]冷热水法及微波炉法配制灌肠溶液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士满意度.
作者:殷萍;谢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COMET职业能力模型和测评方案在人体病理基础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4级5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4个班20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个班为试验班,另外两个班为对照班,其中试验班101名学生,对照班103名学生.人体病理基础课程开设时间为2年级第一学期.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试验班实施COMET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比较试验班和对照班COMET职业能力及期末成绩.[结果]试验班和对照班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中直观性、功能性、使用价值导向、经济性、工作过程导向、社会接受度、创造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学生期末测评成绩为(84.99±9.29)分,对照班学生期末测评成绩为(80.82±8.16)分,两组期末测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8,P=0.001).[结论]COMET基础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可以提升护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谢莉莉;朱孔利;管新妹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