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琼;廖色青;彭英;梁云花;王红
[目的]探讨先兆早产孕妇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30例先兆早产孕妇进行调查,并测定其唾液皮质醇含量.[结果]先兆早产孕妇抑郁发生率为36.3%;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孕周、有无不良孕产史及唾液皮质醇含量是影响先兆早产孕妇抑郁的主要因素.[结论]先兆早产孕妇抑郁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根据先兆早产孕妇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作者:符白玲;邓惠贞;施围群;邓芳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上身直立或前倾位对巨大儿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B超提示胎儿体重4 000 g~4 500 g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上身直立或前倾位分娩组)和对照组(卧位分娩组),观察组初产妇宫口开大3 cm后采用站立、行走、跪、趴、上身前倾位、蹲位或坐分娩球待产,宫颈口开全后蹲位待产,先露坐骨棘上3 cm时,上产床截石位分娩.对照组初产妇宫口开大3 cm时,采用侧卧位、半卧位、仰卧位待产,宫颈口开全后取截石位分娩.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枕后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在产后出血、分娩焦虑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身直立或前倾位待产分娩可促进产程进展,减轻分娩焦虑,有利于巨大儿的顺利分娩.
作者:徐乔;杨湘妹;邱嵘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严重创伤病人早期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收治的132例严重创伤病人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救护方案;将2015年收治的138例严重创伤病人设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早期救治,比较两组病人初步抢救所需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初步抢救所需时间(44.28 min±6.34 min)、住院时间(19.88 d±5.32 d)、并发症发生率(29.71%)低于对照组抢救所需时间(56.87 min±6.98 min)、住院时间(30.82 d±6.62 d)、并发症发生率(51.52%),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1.30%)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家属对接诊、信息沟通和抢救环境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缩短严重创伤病人的早期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对严重创伤病人的抢救能力以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周建仪;李淑芳;曾奕云;覃丽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失智老人照护者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对2016年1月-6月入院治疗的52名失智老人照护者进行培训,采用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自行研制的失智老人照护知识调查问卷分别于培训前后调查照护者对老年人的态度、照护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KAOP量袁培训前评分为(150.92±18.91)分,培训后评分为(164.00士20.35)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专业照护相关知识(3.59分±0.60分)、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照护相关知识(3.62分±0.60分)、康复活动相关知识(3.62±0.64分)评分高于培训前(2.97分±0.68分、3.02分±0.78分、2.44分士0.71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验式教学可有效改善照护者对老年人的态度,提高照护者的照护知识水平和能力,改善失智老人生活质量.
作者:黄兆晶;张雪梅;张泽梅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视频演示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肺康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80例肺康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引入视频演示,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肺康复训练依从性、肺康复效果、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将视频演示引入ICU病人肺康复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为95.0%,完成康复锻炼任务50%以上37例(92.5%),呼吸机使用时间109.0h士15.3h,ICU住院时间7.0 d±2.2 d;对照组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为72.5%,完成康复锻炼任务50%以上27例(67.5%)、呼吸机使用时间147.0 h±22.6 h,ICU住院时间11.0d±3.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视频演示引入ICU病人肺康复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病人的依从性、满意度.
作者:李菠;尹炜;王小芳;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评价人工皮亲水性敷料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3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术前常规备皮,对照组术毕常规医用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术毕应用人工皮亲水性敷料覆盖额部皮肤后,医用绷带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额部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额部压疮发生率(1.75%)低于对照组(3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8,P<0.01);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压疮多发生于1岁~3岁患儿.[结论]1岁~3岁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额部压疮高发,护理人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准确评估压疮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冯瑞玲;许莹;吴玉梅;任伟;石彩晓;时富枝;唐蕾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调查高血压病人对社区护士提供的管理服务的满意状况,为社区护士不断改进高血压管理服务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12个城市1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服务满意度问卷对2 279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病人对社区护士提供的管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91分±0.68分,护理服务礼仪、护理技术、协同服务、健康教育与指导、护理随访干预、社区管理维度得分分别为4.06分±0.68分、3.99分士0.72分、3.84分±0.73分、3.84分士0.74分、3.84分±0.74分、3.91分±0.7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人所在区域、血压达标、就业情况、罹患高血压合并症、特殊门诊、健康档案影响病人对护理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社区护理管理服务未能达到让社区高血压病人满意的水平(4分),突出表现在护理随访、健康教育与指导、协同服务方面;社区护士需进一步加强社区护理、高血压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作者:董婷;刘素珍;李继平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预防和减少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堵塞.[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查检表于2014年10月-2015年9月记录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堵塞病人堵塞发生时间、伴随症状,分析可能导致堵塞的因素.[结果]1年内共有17例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堵塞29例次,11例发生在内瘘开始使用的6个月内,15例次发生在透析结束后6h内,常伴随局部疼痛、头晕、出冷汗、低血压,局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栓阳性.[结论]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堵塞易发生在内瘘开始使用的6个月、透析结束后6h内,低血压是主要诱因,预防堵塞的重点时段是透析结束后6h内,预防的关键是严防低血压的发生,以减少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
作者:杨雪群;邓兆燕;陈梅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艾灸合保肾汤对慢性肾衰竭的肾保护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86例慢性肾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艾灸加保肾汤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尿毒清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血肌酐、血胱抑素C、血尿素氮、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血肌酐、胱抑素C、尿素氮、血尿酸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7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541,P<0.05);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0.7%)与对照组(8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38,P>0.05).[结论]艾灸合保肾汤对慢性肾衰竭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可明显缓解其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可作为尿毒清口服疗法的替代疗法加以临床应用.
作者:廖国琼;程淑碧;王勇芳;欧阳伟君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对护理风险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85名实习前本科护生进行护理风险意识、护理风险认知、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调查.[结果]11.8%的护生从未想过护理行业存在护理风险,护理风险认知以护理风险管理得分低,对护理风险课程的需求高达97.6%.[结论]实习前本科护生护理风险意识差,认知水平低,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高,医学院校应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提高护生识别、预防及处理护理风险的能力.
作者:陈海燕;张庆荣;潘艳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研究现况,为进一步提高老人照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资讯和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年-2016年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研究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的年份、期刊、地区、作者、研究内容、基金资助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符合标准文献199篇,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以期刊文献为主,占68.8%,共刊载在87种期刊上;发文量前3位的省市为北京、浙江、上海;共计394名作者,文献合作度1.98;研究对象以失能老人为主(77.9%);中文引文占总数的80.0%,83篇(41.7%)文献得到基金资助.[结论]近年来失能老人照护问题逐渐得到社会关注,相关研究文献增长明显,然而文献质量却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研究类型、地区分布不均,优秀的研究力量尚未形成,研究内容有待创新,需进一步加大基金资助力度.
作者:王慧子;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自我管理对偏头痛病人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治疗的偏头痛病人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自我管理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病人针对证型选择相应的穴位.每天早晚自我穴位按摩1次,疗程12周.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计分法和HIT-6头痛影响测评量表进行疗效综合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疼痛、角色限制、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异常和活力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偏头痛治疗效果及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夏令琼;廖色青;彭英;梁云花;王红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失能老人进行长期照护身体功能评估,了解社区失能老人的身体功能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对潍坊市奎文区3个社区中年龄≥65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失能老人性别比例不均衡,男性身体功能状况优于女性;社区失能老人身体功能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慢性病,且缺乏专业照护;社区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强于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结论]应重视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身体功能评估,为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提供照护依据.
作者:刘晓颖;宋平;刘小溪;柳韦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理念指导下的微课堂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我科实习的8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习的9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MDT理念指导下的微课堂开展临床护理教学,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为(95.30±2.08)分、操作考试成绩为(90.15±2.37)分,对照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为(91.25±3.23)分、操作考试成绩为(85.37±3.2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DT理念指导下的微课堂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及操作水平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许辉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对脑出血病人神经缺损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8月选取神经外科收治的128例脑出血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2个月,干预前后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肢体感觉功能(22.98分±3.15分)、上肢运动功能(24.56分±2.78分)、下肢运动功能(17.45分±3.25分)、关节活动度(10.96分±2.02分)评分高于对照组肢体感觉功能(16.93分±4.52分)、上肢运动功能(16.23分±2.36分)、下肢运动功能(13.96分±1.89分)、关节活动度(6.39分±1.4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57.98分±3.96分)高于对照组(46.22分±4.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12.59分±3.45分)低于对照组(16.85分±4.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生活质量评分(175.22分±32.02分)高于对照组(135.45分±25.7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有助于改善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金红珍;徐希德;顾宇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喉癌术后放疗CT模拟定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拟行放疗的喉癌术后病人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肿瘤放疗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放疗CT模拟定位前的生理指标(心率、血压)、定位时的不适程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评分为(135.74±5.73)分,对照组病人满意度评分为(117.11±8.9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心率、血压、定位时的不适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能提高喉癌术后放疗病人的CT模拟定位准备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张爱华;唐甜;胡健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对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病人术后1年服药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运用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设立目标,制定对策,按照PDCA循环分阶段实施改进.通过口服药依从性测评量表(MMAS-8)、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15年4月-7月入院,对照组)后(2015年8月-11月入院,观察组)病人服药依从性、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及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病人服药依从性评分(7.80分±0.48分)高于对照组(5.40分±0.32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87.69分±3.02分)高于对照组(49.52分±2.8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ACE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10.2%);观察组病人满意度(96.6%)高于对照组(67.8%),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有效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李红文;高京华;孙媛;柳莎莎;张玉莲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5E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4个教学小组51名本科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5E教学模式进行操作技能教学;4个教学小组51名本科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教学方法,学期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3项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91.51±7.20)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90.71±6.36)分,对照组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86.22±7.72)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81.71±4.9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E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苏银花;廖力;王丽朵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第三方应用程序(APP)健康服务平台对南疆驻村干部进行健康素养干预效果,为探索高效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从南疆31个县(市)中抽取120个住村工作队,共887人,通过APP健康服务平台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健康素养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驻村干部健康素养具备率由干预前的12.85%提升至干预后的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具备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类健康问题中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的素养具备率有所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P健康服务平台对提高驻村干部健康素养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并具有减少教育经费投入及高效的优势.
作者:张辉;王先化;王梅新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了解护士对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认知情况及相关知识获取途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1所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2所一级医院共490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对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防治的知识、态度及知识获取途径.[结果]护士对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防治的知识、态度得分比分别为71.54%、86.96%.通过参与科内培训、院内培训、同事交流、查阅文献指南、院外培训获取相关知识的护士分别为76.73%、69.39%、56.53%、34.08%、10.82%.[结论]护士对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防治的态度较积极,但其知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知识获取途径需进一步丰富.
作者:李佳倩;曹晶;焦静;吴欣娟 刊期: 201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