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昏迷病人胃管置入方法的临床研究

葛春燕;赵旺淼;张万增;李晓卫;孙昭胜

关键词:胃管置入, 昏迷, 侧俯卧位, 可视喉镜, 舌后坠
摘要:[目的]探讨适用于脑出血昏迷病人的胃管置入方法.[方法]选择脑出血昏迷病人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常规方法置管,B组采用侧俯卧位置管法,C组采用喉镜直视下置管法.比较3组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置管时间.[结果]B组和C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B组的置管时间少于A组和C组.[结论]侧俯卧位置管法的置管成功率高,能够缩短置管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于脑出血昏迷病人使用.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体验式教学融合心理教练技术在护理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联合心理教练技术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9名本科护理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观察组在心理教练技术辅导下亲自参与体验式授课,对照组则以听课、讨论的形式参与体验式授课.[结果]授课结束后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各项能力评分都得到有效提升,其中学习兴趣为突出.此外,观察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2.5%的学生赞成教学改革.[结论]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联合心理教练技术,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或品质,尤其是学习兴趣,学生在教练辅导下亲自授课更能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马振玲;绳宇;姜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国内护理实验室开放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实验室开放研究现状,为护理实验宣开放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2006年-2015年国内正式发表有关护理实验室开放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终纳入137篇相关文献,年文献量呈整体上升趋势,涉及78种期刊,核心区共有4种期刊,核心期刊载文比例占28.47%,基金支持的文献占14.60%,9位核心作者的主要来源地为东部地区,经验总结类文献居多,实验类研究较少,专科护理实验室开放的相关研究偏少.[结论]学生参与管理成为护理实验室开放研究的焦点,网络应用于实验室开放成为发展趋势.需要逐步规范护理实验室开放模式,重视实验研究和专科护理实验室开放,注重各地区均衡发展,培养专业性高素质科研人才,开拓研究新思路.

    作者:陈芳;孙凯丽;熊振芳;董京华;谈宏琼;胡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杭州市农村老人的死亡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

    [目的]调查杭州市农村老人的死亡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死亡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死亡态度描述量表修订版对杭州市4个区的250名农村老人进行调查.[结果]250名农村老人中,回收共235份问卷,有效问卷211份,死亡态度条目总分为(75.88±7.61)分,其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高(16.95±3.10)分.其次是死亡逃避接受得分(15.29±2.95)分,死亡恐惧得分低(14.45±3.43)分.是否曾患重病情况、目前心理状况的自我感觉及过去2年参加葬礼情况是农村老人死亡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杭州市农村老人的死亡态度主要偏向于自然接受,但也有近半数的农村老人偏向于负向的死亡态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目前心理状况、是否曾患重病和过去2年参加葬礼次数.

    作者:裴彩利;陈丹丹;陈贝;鲁明鑫;周云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造口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分析全球造口相关的SCI期刊文献情况及研究热点,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其自带检索结果分析功能,应用Histcit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和Excel办公软件对造口研究相关SCI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从1910年-2016年全球48个国家地区、涉及1 347所研究机构、321种发文期刊、4 048名第一作者及合作作者共发表论文1 262篇;全球每年学者发文量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加拿大和土耳其也较为活跃,中国发文量处于世界第14位;刊载论文量多的期刊为《Journal of Wound Ostomy and Continence Nursing》;造口相关研究学科交叉做多的是外科学和护理学;该领域高产作者为“Grant M”,被引频次高、备受关注的论文题为“Living witha stoma: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结论]全球造口相关研究正处于不断发展壮大阶段,研究的热点是造口手术及手术前后的护理,中国与该领域的领军国家美国等还存在较大差距,应紧跟世界潮流、与时俱进,以期提高在该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作者:高岚;曹秀真;张营;张爱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按揉对腹腔镜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运用子午流注纳子法按揉背俞穴对腹腔镜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倒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按揉组、择时按揉组,每组20例.对照组按一般妇科术后常规护理,按揉组给予妇科术后常规护理十按揉背俞穴,择时按揉组给予妇科术后常规护理十择时按揉背俞穴;观察3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满意度情况.[结果]择时按揉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按揉组(P<0.05),住院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及按揉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按揉背俞穴能够促进腹腔镜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整体满意度.

    作者:刘萍;包正英;蔡玉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产科护士对胎母输血综合征知晓率的远程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产科护士对胎母输血综合征的知晓情况,为提高疾病知晓率提供依据,了解胎母输血综合征疾病知识,掌握胎母输血综合征新生儿的护理.[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诠释现象学的理论方法对江苏省部分产科护士进行远程调查研究,以Colaizzi的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与整理.[结果]得到胎母输血综合征发病率很低,产科护理人员对有关疾病知识缺乏;知识来源于继续教育培训及文献阅读;胎母输血综合征护理流程缺乏;产科护士希望获得知识途径更多元化4个主题.[结论]改善目前产科护士的继续教育、自主学习的模式和理念,能提高产科护士对胎母输血综合征疾病知晓率,掌握抢救胎母输血综合征新生儿的知识和技能,并建立科学有效的胎母输血综合征护理工作流程,增加产科护理人员的信心,数字化、信息化继续教育可增加知识获得途径.

    作者:邹丽;郑雅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营养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入院期间营养风险现状,分析影响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营养风险的因素.[方法]以2016年4月-11月沧州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纳入人群采取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其营养状态及相关因素.[结果]436例病人中,营养风险发生者171例(39.2%);年龄、个人月收入、婚姻状况对病人的营养状态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9.2%,影响因素为年龄、人均收入、婚姻状况;应早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开展临床营养干预.

    作者:刘洁玲;张小丽;邢凤梅;李昕蒙;刘敬敏;黄巍;汪凤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护理操作技能床旁训练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护理操作技能床旁训练与考核的效果.[方法]选取入院3年内规范化培训的护士5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在示教室接受培训练习,观察组采取在病床旁进行培训练习.两组经过1周的培训练习后,均进行护理操作技能病床旁的考核评价.[结果]观察组操作考核的平均成绩为92,47分,对照组的平均成绩79.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评估能力、应急能力、心理素质、护患沟通能力、人文关怀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操作技能床旁训练能使护士较好的将操作技能运用于临床,且能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

    作者:熊亮;朱丽辉;谢鑑辉;刘新;丁川中;李枝国;熊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巴林特小组干预对ICU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152人,并随机分为干预组(n=76)和对照组(n=76),干预组接受8次巴林特小组干预,对照组给予空白对照,并在干预前、干预中和干预后采用护理职业生活质量量表(QNWLS)调查两组职业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组的职业生活质量得分(141.93分±13.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32.39分±10.6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干预组的工作家庭平衡维度得分和社会需求维度得分在干预后期有显著增加,分别从干预中期的(25.93±3.53)分和(16.97±2.86)分增加到干预后的(29.17±3.43)分和(21.57±2.58)分.[结论]巴林特小组干预能提高ICU护士职业生活质量,且在一定的干预时间内,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作者:章华双;黄惠根;谢永标;崔虹;李立华;李雪丽;唐毅;邵华;王黎;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手术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82.6分士1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52分±10.38分),观察组住院天数(14.5 d±2.3d)明显少于对照组(17.6 d±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提高了病人护理质量,增加了病人对自身身体状况的认识,减少了住院天数,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糖尿病合并肿瘤病人口腔溃疡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溃疡联合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合并肿瘤伴发口腔溃疡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肿瘤伴发口腔溃疡的病人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漱口液漱口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口腔溃疡联合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十六角蒙脱石、维生素C、碘甘油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4种药物)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99,P<0.05).[结论]应用口腔溃疡联合治疗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肿瘤伴发口腔溃疡病人疗效显著.

    作者:陈丽;聂春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在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恶性肿瘤病人癌痛相关性压力性损伤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将压力性损伤管理与癌痛管理相结合,建立癌痛-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小组,由护理管理小组成员根据恶性肿瘤癌痛病人相应癌痛评分等级进行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比较实施规范化管理前(2015年10月-2016年3月)和实施后(2016年4月-9月)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及住院第10天时Braden评分变化.[结果]实施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后恶性肿瘤癌痛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72%实施前为6.32% (P<0.05);病人住院第10天时Braden评分中身体活动能力、体位改变能力得分较实施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病人实施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能有效降低恶性肿瘤病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张翠萍;曹艳;康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五音疗法辨体施护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实践研究

    [目的]探讨五音疗法对不同体质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1例,在养老机构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体质进行五音疗法;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治疗;于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等对两组老人进行测评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在躯体自理能力、抑郁、认知能力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干预后2周随访时虽有个别维度发生反弹,但干预效果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五音疗法辨体施护能有效改善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躯体自理能力、抑郁状态和认知能力.

    作者:宋艳丽;刘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AS-R)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98例择期行PCI术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择期行PCI术病人感知控制总分为(21.49±3.96)分,生活质量总分为(34.76±8.56)分;病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和疾病认知程度维度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择期行PCI术病人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得分较低,提高病人的感知控制水平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董彩梅;肖霞;何丽亚;王月华;陈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美肿瘤专科护士的现状与思考

    着眼于中美在肿瘤专科护士的差异,从肿瘤专科护士的定义、发展历史、资质、培训内容和认证方式等方面入手,对肿瘤专科护士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肿瘤专科护士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成芳;闻曲;罗洋;刘圆;郑婷方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抑郁障碍病人情感体验和个体化信息支持需求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抑郁障碍病人患病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及个体化信息支持的需求,为护士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0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总分)测评且分值≥20分的抑郁障碍病人住院1周后进行深度访谈.[结果]获得就医的曲折历程、痛苦的内心感受、生与死的徘徊、对疾病的病耻感、缺乏有效的情感支持、个体化信息支持需求是多方面的6个主题.[结论]抑郁障碍病人需要情感支持,护理人员应该采用个体化信息支持,全方位满足病人的需求.

    作者:袁勤;徐林群;郭意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上海市花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花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现况,评估居家养老护理员服务能力,为社区医养结合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调查员直接访问法,对居家养老护理员进行直接访谈,并填写完成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状况、专业能力、工作情况及对该职业的认知等.[结果]花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队伍较稳定,但存在居家养老服务利用不足、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较大,医养结合模式下居家养老护理员素质有待提高.[结论]居家养老护理员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关键,多方面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及考核是提高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质量的保障,护理员对其工作良好的认知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作者:朱梅华;朱佩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肿瘤科护士道德困境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与道德困境的现状,分析探究护士道德困境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降低肿瘤科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提出建议.[方法]选取5省14所三级医院肿瘤科护士483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道德困境量表与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52.39±19.45)分,处于较高水平.护士道德困境发生频率和困扰程度得分分别为(1.28±0.66)分和(1.34±0.83)分,处于较高水平;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总分呈正相关(r=0.360,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加班次数以及道德困境总分对护士职业倦怠有影响(P<0.05).[结论]肿瘤科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处于较高水平,护士道德困境水平高则其职业倦怠水平也高.

    作者:谭开宇;林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社区高龄老人综合支持体系与跌倒风险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社区高龄老人跌倒的发生情况及其社会支持体系对跌倒的影响,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某市社区75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近1年中跌倒次数1次者824人(23.9%),2次者194人(5.6%),3次及以上者79人(2.3%),跌倒发生率为31.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与子女交流、子女看望频率、子女提供帮助、邻里来往、亲戚朋友来往、社区心理咨询、社会活动频率对社区高龄老人跌倒有影响.[结论]社区高龄老人跌倒发生率较高;社区高龄老人的跌倒受家庭、社区、社会支持因素影响.

    作者:张祥荣;陈长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后病人对减少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入住神经外科行预防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的病人69例,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34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显著低于对照组(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孟效红;胡晓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