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心理访视及预见性医疗和护理指导在高龄白内障病人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吴九妹;刘勇燕;郜青叶;谭士君;马大光;王心淼;杨青

关键词:白内障, 高龄, 心理访视, 预见性指导, 术前护理, 焦虑, 生命体征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理访视及预见性医疗和护理指导在高龄白内障病人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高龄白内障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术前心理访视并行预见性医疗和护理指导,比较两组病人预约手术时和入院当天下午的焦虑评分、心率和血压情况。[结果]入院当天下午,观察组病人的焦虑评分、心率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理访视并行预见性医疗和护理指导应用于高龄白内障病人术前护理中,可使其生命体征平稳,焦虑情绪减轻。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学习风格的个体化教学在《人体结构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学习风格的个体化教学在高职护生的《人体结构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护理1班和2班的学生,1班为试验组,2班为对照组,试验组在《人体结构学》教学中采用基于学习风格的个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学习风格的个体化教学应用于《人体结构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

    作者:周瑞芳;金建明;朱蓓;张黎明;俞大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理性情感行为疗法在癌症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理性情感行为疗法在癌症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癌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疼痛管理的基础上采用理性情感行为疗法,采用简明 McGill 疼痛问卷调查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的疼痛得分均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疼痛强度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学科合作癌痛管理的基础上,采用理性情感行为疗法可更好地控制癌痛。

    作者:周瑛;彭美芳;张玲玲;张军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寻常型银屑病病人病耻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病人病耻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96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和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精神病病耻感内在体验量表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同时分析病人病耻感的相关因素。[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具有较高的病耻感,病人社会支持水平偏低,病人的病耻感与社会支持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王婷;李东升;宗世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对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病人及配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病人及配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和治疗性干预,于术后第6周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及配偶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阮巧;钟秋红;陈宇;刘良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护士软技能对脑卒中病人治疗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士软技能对脑卒中病人治疗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0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软技能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对疾病治疗康复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病人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康复训练及生活能力训练依从性及对护士提供的帮助、护士的尊重程度、保护隐私的程度等方面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护理软技能拉近了护患距离,提高了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胡代英;彭燕;邹明菊;苏承霞;邱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心血管病术后病人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导致心血管病术后病人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压疮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血管病术后病人压疮危险因素调查表对462例心血管病术后病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体外循环及持续时间、血红蛋白含量是心血管病术后病人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病术后病人压疮发生由多因素所致,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各种危险因素并给予病人有针对性的防护,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张颖;高瑞雪;万乐;胡晓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四级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疗法预防病人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四级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疗法预防病人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 AW)的效果。[方法]选取综合 ICU 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 ICU 护理常规给予四肢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四级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疗法,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肌力、巴氏指数、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和 ICU AW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的肌力、巴氏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VAP 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和ICU AW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四级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疗法可提高病人的肌力和自理能力,减少 ICU AW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柯卉;黄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心导管检查围术期护理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进行性发展的肺血管重建,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持续增高,终导致右心衰竭。心导管检查可以评估心脏和肺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排除心内分流、异常引流及左心系统疾病,协助查找 IPAH 的病因。心导管检查和急性肺血管反应性试验已成为国际上IPAH 规范诊治的重要手段[12]。IPAH 病人病情重,行心导管检查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除了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外,围术期的护理也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18例行心导管检查及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的IPAH 病人的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月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广东省护理管理者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广东省不同层次护理管理者核心能力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对广东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3家二级甲等医院的191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管理者核心能力自评总均分为173.38分±23.62分,他评总均分为176.25分±29.80分,总体处于中上水平;自评条目得分中,法律、伦理实践维度得分高,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维度得分低;不同职称和管理工作年限的护理管理者核心能力不同。[结论]广东省护理管理者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需加强对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特别要加强对职称低和管理工作年限短的护理管理者的培训。

    作者:高园;李玉龙;魏兰义;苑航;许红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实习护生医护合作态度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医护合作态度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实习护生404人,采用医护合作态度量表及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习护生医护合作态度的总分为45.30分±4.4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自我效能感均分为3.33分±0.55分,处于中等水平;医护合作态度总分与职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以及护理教育者应采取措施提高实习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进而提升其职业自我效能感。

    作者:李思;周礼;郭珊;毛雯凌;龚艳琳;王冬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1例ABO血型不合患儿亲属肝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肝脏作为一个免疫特惠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概率较其他实质器官低。随着近年来免疫抑制剂的飞速发展,肝移植成为目前治疗小儿终末期肝脏疾病的首选方法[1],但目前可供移植的器官短缺、供受体数量差距仍是患儿肝移植的突出矛盾[2],因此,若能成功进行 ABO 血型不合的肝移植,就能大限度地缓解这一矛盾。使用 ABO 血型不合亲属的供肝,能更有效地利用供肝资源,有效挽救患儿的生命。我院于2015年11月16日成功实施1例ABO 血型不合患儿亲属肝移植手术,患儿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常宝;张莹;吴祖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新加坡中央医院护理进修见闻及体会

    新加坡中央医院是一家集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拥有1597张病床,隶属于新加坡新保集团,新保集团还包括眼科中心、心脏中心、癌症中心,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及护理服务。笔者于2014年10月7日到中央医院进行了为期4周的进修,通过课程培训、现场讨论、临床参观及实训室观摩等方式,与该院护理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现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的见闻及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钱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病人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病人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术后病人88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的模式指导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模式,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功能锻炼知晓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患肢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旋内、旋外的角度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知晓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指导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能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有效性和满意度,促进患肢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罗爱萍;林雪虹;刘莉萍;梁国仪;何颜英;陆凤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消化道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消化道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消化道手术的11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通过回顾我院以往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手术病人采用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病人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蔡文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声明

    作者:护理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护士长职业倦怠和工作价值观对其领导行为的影响

    [目的]调查护士长职业倦怠、工作价值观和领导行为现状,探讨护士长职业倦怠、工作价值观对其领导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长一般资料调查表、马诗勒职业倦怠量表、工作价值观量表和医院领导行为评估量表对石家庄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98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护士长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与领导行为呈负相关,工作价值观与领导行为呈正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护士长职业倦怠、工作价值观对其领导行为有一定影响(P<0.05)。[结论]医院管理者应注意减轻护士长职业倦怠压力源因素,提高护士长工作价值观,同时护士长也应提高自身抗压能力,增强领导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岗位胜任力。

    作者:孙秀娜;刘富德;邢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微信联合“微糖”管理软件在2型糖尿病病人院外延续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微糖”管理软件在2型糖尿病病人院外延续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微信随访组(A组)和电话随访组(B组),A组病人出院后采用微信联合“微糖”软件进行管理,B组病人给予每周1次电话随访,观察出院6个月后两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每周的体重变化、6个月内血糖监测次数、低血糖发生率、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和对院外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支持满意度评分。[结果]出院后6个月,A组病人 HbA1c 和体重下降程度、院外血糖监测次数和满意度高于B组,院外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饮食控制外,A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信平台联合微糖管理软件对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院外延续血糖管理是医护人员开展院外糖尿病病人血糖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大玲;王聪;刘敏;周体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自我护理培训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培训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病人进行自我护理培训,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进行自我护理培训能够有效降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芬;胡赟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化疗期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化疗期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癌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21d后,干预组病人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整体健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恶心呕吐、疲乏、气促、失眠症状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乳腺癌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使临床护理干预从医院延伸至家庭,减轻病人的不适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瑾;周春兰;李文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