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婷婷;刘芳
我国将助产士培养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应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护生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助产专业的核心任务是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级助产士[1]。目前助产士工作场所主要限于产房,助产士的专业技能侧重在分娩期的管理[2]。情景教学法是在模拟真实岗位的情景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完成一项完整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法常用于实践教学[3,4],促进了学生临床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在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助产专业理论教学中尝试运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情景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红;廖文梅;武玲;赵跃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提高急危重症监护方向护生专业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急危重症监护方向护生50人,经过3阶段集训,采用单项操作考核、综合性实验操作考核、护生自评和互评等进行评价。[结果]护生单项操作考核成绩高于综合性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护生自评与互评成绩。[结论]急危重症监护方向护生自我认知较明确,但仍存在“重技能、轻临床”的现象,教育者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护生专业能力。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检验经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拟定的“中职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方法]将已经确立的中职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成中职护生临床能力评价表并对143名中职实习护生进行实测,评价指标的信度采用 Cron-bach’s α系数检验,内容效度用逻辑分析和内容效度指数检验,结构效度用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 Cronbach’s α系数为0.937,指标体系各维度 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757~0.845(>0.7);逻辑分析表明指标体系内容效度较好;内容效度指数计算得出25个条目 I CVI 均大于0.830,平均 S CVI 为0.932,也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指标体系各维度与总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相关系数介于0.339~0.964,每个二级指标与其所属的一级指标相关系数均>0.70;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143名护生临床能力总得分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得分分布在7.5分~8.5分,处于良好水平。[结论]中职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较好,指标体系能准确反映中职护生临床能力的真实水平。
作者:陈梓珊;黄惠根;吴库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百草枯血浆浓度的3种预测方法在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APP)病人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人的血浆百草枯(PQ)浓度、服毒量、服毒时间及病人年龄,通过 Proudfoot 生存曲线、Jones 生存回归方程和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SIPP)评估病人预后,并比较每种方法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的服毒量、百草枯浓度和年龄、中毒时间均小于死亡组,百草枯浓度及中毒时间进入 Logistic 回归方程(P <0.05)。SIPP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中毒24 h 内SIPP 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高;中毒0 h~4 h 的 Jones 生存回归方程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中毒4 h~24 h 的Proudfoot 生存曲线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结论]SIPP 对死亡的预测价值较好,Jones 生存回归方程和 Proudfoot 生存曲线分别对预测中毒0 h~4 h 和4 h~24 h 病人存活率有优势。
作者:庞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笔者于2014年8月—10月受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之邀进行为期3个月的交流学习,此次交流学习有幸得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国家重点专科项目的资助。在短暂的访问学习期间近距离地感受了美国医院管理与医疗文化,现将点滴感悟及启示介绍如下。
作者:刚婷婷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心智觉知训练对乳腺癌病人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将74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智觉知训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和干预后8周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 RISC)和压力知觉量表(CPSS)进行测评。[结果]干预8周后干预组心理弹性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1),压力知觉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智觉知训练能有效提高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降低压力知觉水平,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赵雯雯;张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心理契约与职业认同水平和离职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心理契约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和离职倾向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科2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士心理契约、职业认同水平和离职倾向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科护士心理契约中医院责任得分高于护士责任得分(P <0.05);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为(104.54±17.63)分;离职倾向量表得分为(16.54±3.14)分;59.4%的护士离职倾向较强;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科护士的心理契约未履行程度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P <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肿瘤科护士的心理契约程度,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士的心理契约、职业认同程度,降低护士离职倾向。
作者:陈蕾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海口市不同户籍妇女人工流产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海口市海南户籍、外地户籍18岁~49岁育龄期妇女各25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地户籍妇女人流发生率(56.80%)高于海南户籍(35.20%),影响妇女人工流产的主要因素有户籍、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因素、避孕及人流认知及态度,其中避孕及人流认知是重要因素。[结论]针对不同户籍妇女的人口学特征及避孕知识掌握情况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减少当地人群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郭洪花;姜芬;张彩虹;刘慧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临床带教、提高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由 Ketefian 研制、朱磊翻译的2007版护理伦理决策问卷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某三级乙等医院实习的159名不同学历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学历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学历越高,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越强。护理伦理知识获取途径是影响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学历以及护理伦理决策经验。[结论]临床带教老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对护生灌输护理伦理知识,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
作者:费雯雯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1日—2013年1月1日在西京医院消化内科接受 PICC 置管的26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 PICC 相关并发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 PICC 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 Logistic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45例在置管后6个月内发生了 PICC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ICC 类型、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方式和家庭住址与 PICC 主要并发症有相关性(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和护理方式是消化道肿瘤病人 PICC 主要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 PICC 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与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和护理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 PICC 置管病人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降低 PICC 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苗;聂燕;李雅红;陈雪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护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的掌握程度。[方法]针对护理实习生在神经外科的实习过程中对 GCS 评分法的掌握程度、带教质量,成立“救生圈”,确立“提高护生对 GCS 评分法的掌握率”的活动主题,运用 PDCA 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设定目标、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效果确认,后制定标准化流程。[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生对 GCS 评分法的掌握率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生对 GCS 评分法的掌握率。
作者:汪靖;曾栩蕊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侧肢体定时运动对预防输液局部肿胀的作用,以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383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将留置静脉留置针的肢体放于病人身体两侧,告知病人尽量减少肢体活动。干预组将留置静脉留置针的肢体抬高并定时运动。[结果]干预组静脉留置针留置侧肢体肿胀率低,留置时间长。[结论]将静脉留置针侧肢体抬高并定时运动可有效防止穿刺部位肿胀、延长留置针置管时间。
作者:程云霞;邓红秀;张莉;叶金梅;常元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士职业获益感和创新行为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120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获益感和创新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为(106.04±19.37)分,创新行为得分为(4.22±0.92)分;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与创新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 <0.05)。[结论]增强护士的职业获益感有助于激发其创新行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丽敏;王航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对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QWL)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湛江市6所公立医院12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护士工作生活质量得分为(3.09±0.60)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每天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每月夜班频次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因子分与工作生活质量呈中等程度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每天工作时间、文化程度、每月夜班频次对工作生活质量有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的两个因子对工作生活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累计方差变异解释率为27.9%。[结论]护士工作生活质量水平不高,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和班次,对不同学历的护士做好岗位层级管理,增加工作中的支持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
作者:陆茹茵;邵亚;廖少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影响长时间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37例透析10年以上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内容包括营养状况评估、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相关指标的检查、血管通路回顾性分析以及病人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37例透析病人透析时间长25年,10年~15年26例,16年~20年6例,20年以上5例。近期透析前血液检查结果血红蛋白>100 g/L 者29例,白蛋白>30 g/L 者24例,磷<1.7 mmol/L 者27例,血钾<6.0 mmol/L者35例。甲状旁腺激素<500 pg/mL 者25例,500 pg/mL~1000 pg/mL 者6例,1001 pg/mL~2000 pg/mL 者3例,2000 pg/mL以上者3例;行甲状旁腺手术9例;现有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31例,人造动静脉内瘘1例,临时管1例,长期管2例,直穿者2例;入科方式:步行来院者26例,扶行者3例,轮椅送来者8例。[结论]长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较差。原发病、透析时间、血管通路类型、曾经造瘘次数及是否做过甲状旁腺手术与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无关。
作者:叶锡兰;符霞;夏运风;邱碧辉;梁馨苓;余瑞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患慢性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唐山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6173例≥60岁的城乡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总患病率75.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城乡、性别、年龄、子女数量、吸烟、睡眠障碍、家人是否督促就医为老年人患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结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农村、女性、年龄大、吸烟、睡眠障碍、子女数量多、无家人督促就医的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可能性高。
作者:李玉静;陈长香;冯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验证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骨转移量表(EORTC QLQ BM22)测定中国癌症骨转移病人生活质量的信度、效度及可接受性。[方法]采用 EORTC QLQ BM22问卷对2013年6月—2013年11月在天津市肿瘤医院内科病房接受治疗的121例癌症骨转移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一次性完成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 C30)和EORTC QLQ BM22,并进行 KPS 评分,对结果采用 Cronbach’s α系数、Pearson 相关检验及 Wilcoxon 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个领域的内部一致性均得到确认;EORTC QLQ BM22与 EORTCQLQ C30之间具有足够的相关性,但二者存在一定差异;4个领域在不同 KPS 分组(KPS≤80;KPS>80)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量表依从性较高。[结论]中国本土化的EORTC QLQ BM22具有可靠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可用于评价中国癌症骨转移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志芹;焦杰;陈佳悦;林允寿;吴美静;张曼钰;孙伟林;张雷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测量方式(红外耳温计和红外额温计)进行体温测量。[结果]红外耳温计体温测量精度不受病人和护士因素的影响,但是红外额温计的体温测量精度易受病人因素影响。[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采取非接触式红外耳温计进行体温测量精度比较稳定,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且快捷方便。
作者:王华;王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早期恶性肿瘤病人突破性肿瘤疼痛(BTCP)的评估方法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期恶性肿瘤病人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两组进行 BTCP 评估。对照组采取常规镇痛和护理方法,观察组根据 BTCP 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镇痛和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Wong Banker 面部表情量表评估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疼痛得分,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早期恶性肿瘤病人自发痛和应激痛均发生在白天、年龄较大的病人和TNM 分期为Ⅱ期和Ⅲ a期的病人。干预后观察组 VAS和 Wong Banker面部表情量表得分分别为(2.15±1.02)分和(1.05±0.45)分,低于对照组的(5.24±1.11)分和(2.97±1.42)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年龄较大或 TNM 分期为Ⅱ期和Ⅲa 期的早期恶性肿瘤病人白天更易发生 BTCP。护理前对恶性肿瘤病人 BTCP 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并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秀芹;李佳;黄涛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