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活体肝移植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陆晔峰;高磊青;邱青;李晨;杨艳

关键词:肝移植, 患儿, 活体肝移植,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确定“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活体肝移植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将11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并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量表4.0(PedsQL4.0)中文版调查干预后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病人戒酒依从性的影响IMB 健康教育对酒精依赖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戒酒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6个月戒酒依从性。[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戒酒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干预组戒酒依从性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酒精依赖病人卒中后戒酒依从性。

    作者:刘延锦;朱娇娇;王爱霞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SWOT 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优质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新人员不断地充实到护理队伍中,我院临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中3年以下护士占到64.0%,我科为45.6%,低年资护理人员已经成为护理队伍中的主要力量,通过对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统计,由低年资护理人员引发的不良事件比例占到90.46%,因此,加强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其综合能力,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课题。运用 SWOT 科学的方法对我科12名低年资护士现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改萍;赵宏彩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智能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焦虑症病人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智能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焦虑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智能电针联合康复训练辅助治疗焦虑症,治疗8周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得分。[结果]治疗前两组 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段 HAMA评分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 <0.05);治疗8周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智能电针联合康复训练辅助治疗焦虑症疗效好,为临床治疗焦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尤红;田园;黄永芳;靳会珍;吕桂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检索 EMBASE、PUBMED、MEDLINE、AMED、CI-NAHL、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5年1月30日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筛选合格研究。应用 Cochrane 评价员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价,Jadad 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应用 RevMan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6篇。Meta 分析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 )为-2.2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2.7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住院费用 MD 为-879.28,95% CI [-952.67,-80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满意率比值比(odds ratio,OR)为4.46,95% CI [2.45,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治疗依从性 OR 为7.11,95% CI [3.56,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健康知识评分 MD 为12.60,95% CI [8.86,1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显著。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总体质量较低,研究的数量和样本量均较小,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严格设计的随机对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效果。

    作者:辛晓燕;单玉静;祁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专科层次外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BL)在专科层次外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专科护理二年级的6个班学生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 TBL 和传统教学法进行理论授课。采用期末理论测试和课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期末理论成绩为6.3分±2.0分,对照组为5.6分±2.3分,观察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Z =-2.9,P <0.05);学生认为 TBL 在提升学习积极性、课堂注意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在专科层次外科护理理论教学中应用 TBL 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张懿;彭奇;刘春江;王梁平;李红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CHG 敷料用于治疗 PICC 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新型 CHG 敷料用于治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 PICC 门诊60例 PICC 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庆大霉素及生理盐水湿敷,外用纱布覆盖;观察组使用CHG 敷料,观察两组的治疗时间、效果及换药频次。[结果]观察组换药频次少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HG 敷料对 PICC 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郑春华;蔡静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艾灸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患侧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艾灸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患侧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寻找能有效促进患侧肢体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将90例病人根据手术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功能锻炼基础上给予艾灸,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及患侧上肢握力。[结果]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组别=23.451, P =0.0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术后第15天观察组得分接近于术前(P >0.05);两组术肢握力比较,术后第15天观察组患侧上肢握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灸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侧肢体功能障碍,加快患侧肢体功能康复。

    作者:孙莉;左亚芹;高玲;张敏;姜文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ICU 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 ICU 收治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对减少其并发精神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我院经神经外科手术后转至 ICU 治疗病人共129例,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68例)和对照组(n=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精神症状持续时长及在 ICU 治疗时间、病人不同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不良事件发生形式及发生率、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精神症状持续时间及 ICU 治疗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精神症状总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 ICU 神经外科术后病人的精神症状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病人在 ICU治疗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赵丹丹;毕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安全扣式引流袋的设计及其临床应用

    骨科术后病人常需放置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避免压迫及刺激周围皮肤组织,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1],所以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对于病人的顺利康复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引流管的固定也是引流护理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妥善固定各引流管是确保引流通畅及避免受压、扭曲、脱落的有效措施。针对骨科术后病人活动时引流管折叠、变形,容易造成引流不通畅的问题,2011年6月,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与引流管材质一致的安全扣,并且可根据病人体位需求进行固定,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晋燕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口诀法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将口诀法应用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个班学生123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带教方式进行授课,观察组采用口诀法教学。[结果]观察组期末考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对授课老师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课程中,应用口诀法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朱建华;朱正刚;霍依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基于护理结局理论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全面、客观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确定权重,建立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19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1.7%、86.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3,0.837,一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55,0.394(P <0.0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6项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护理管理者评价护理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作者:牛洪艳;张宏晨;倪静玉;张玲;张韡;徐静娟;谈敏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导生制”规范化运作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在基础护理学实训课中应用“导生制”的实践效果。[方法]从我校2011年—2014年的300名护生中选拔89名护生作为导生,并给予培训和建立导生管理监督机制,由导生辅助教导低年级护生的技能操作的211名护生作为被带教者。在实践过程中对211名被带教护生和89名导生进行实训成绩考核及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并与已毕业的2010年的200名护生进行比较。[结果]导生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优于被带教护生和2010级护生(P <0.01);被带教护生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优于2010级护生(P <0.05);导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优于被带教护生(P <0.01)。[结论]“导生制”可提高教学质量,还可提高导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导生制”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

    作者:李艳;范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一种用于加压快速输液的可排气自动止液滴管设计及应用研究1

    输液器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器材,输液滴管是输液器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压输液是临床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常用急救措施。现有的输液器用于加压输液存在如下缺陷:当液体快要滴完时,医务人员需要特别留意,以免空气被压入血管发生空气栓塞;再者,滴管的下部为液体,滴管的上部为空气,一般可通过观察滴管内液滴的滴速来判断液体流入人体的速度,但在加压输液时,滴管内的液面会增高,常常浸没入液口,致使无法通过观察液滴来判断液体是否在流动;另外,当滴管内由于各种原因混入太多空气时,排除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可见的在输液结束时可自动止液的输液器,只适用于重力输液,不适用于加压输液。本设计利用磁力、浮力、重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输液过程,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可在加压状态下空气进入时自动停止输液、便于观察流速、便于排除空气的输液滴管。经反复模拟人体试验,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小平;金雁;徐曙光;杨维泽;梁爱群;李斌飞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帕金森病病人用药依从性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病人用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相关性,为提高帕金森病病人用药依从性行为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用药依从性评价量表对100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帕金森病病人用药依从性得分2.3分±1.2分,完全依从者只占18%,不完全依从现象较多,主要表现为忘记服药;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0.1分±6.4分,70%处于低等水平,23%是中等水平,只有7%表现为高等水平,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的不同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者呈正相关(P <0.01);帕金森病病人的自我效能感是唯一影响用药依从性行为的变量(P <0.05)。[结论]帕金森病病人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且自我效能感较低,二者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致力于提高帕金森病病人的自我效能感,以期改善用药依从性行为。

    作者:卢芳;尹安春;张婷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指叩百会穴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便秘的影响

    [目的]研究指叩百会穴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便秘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指叩百会穴干预(观察1组)、认知行为干预(观察2组)、指叩百会穴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3组)的方法,观察并对比各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各组干预后便秘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3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3组 Barthel 生活指数(B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采用指叩百会穴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预防及减少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生,提高临床及家庭护理效果,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作者:蒙桂琴;汪莉;杨羚;傅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在校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在校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效能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南省某医学院校护生712名,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为(72.79±13.95)分,处于中等水平;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为(129.43±29.01)分,处于较低水平;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效能呈正相关(P <0.01)。[结论]在校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医学院校可开展学业自我效能感训练来提升护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作者:张若柏;余莲喜;阳乐;高彩云;吴亚杰;艾婷;邓雪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活体肝移植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确定“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活体肝移植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将11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并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量表4.0(PedsQL4.0)中文版调查干预后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晔峰;高磊青;邱青;李晨;杨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自理理论在下尺桡关节脱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自理理论在下尺桡关节脱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12例下尺桡关节脱位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均接受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研究组病人运用自理理论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疼痛评分和主动活动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腕关节负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前1 d 研究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22.7±12.9)分和(28.1±17.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前1 d 研究组病人主动活动度评分优良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 <0.01)。[结论]应用自理理论对康复训练和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下尺桡关节脱位病人的治疗恢复水平。

    作者:陈艳;付昆;李洪潮;贾丙申;于鹏;宋萍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柔性管理对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了解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观察柔性管理对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114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柔性管理1年,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评估柔性管理前后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实施柔性管理前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80.70%,其中轻度倦怠占32.46%,中度倦怠占37.71%,重度倦怠占10.53%。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评分分别为(35.44±4.74)分、(13.46±2.74)分、(18.76±3.01)分。实施柔性管理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下降为65.79%,其中轻度倦怠占28.07%,中度倦怠占33.33%,重度倦怠占4.39%。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评分分别为(29.60±7.86)分、(7.95±4.83)分、(31.94±6.65)分。[结论]柔性管理可降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

    作者:董西莲;冯变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护理研究》2015年第29卷上旬版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