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横断面按压联合血管超声仪预防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应用研究

姜晓丽;朱明芝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横断面按压, 血管超声仪, 颈内静脉, 导管异位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简便、直观、有效的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异位至颈内静脉的方法。[方法]选择需行PICC的病人90例,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均采用耐高压导管,其中对照组采用转头法预防颈内静脉异位,观察组采用横断面按压联合血管超声仪预防颈内静脉异位。比较两组病人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2.2%,观察组发生率为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横断面按压联合血管超声仪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测量公式在PICC导管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推导一种成人B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佳留置长度测量公式,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2月肿瘤科在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病人287例分别使用传统横“L”法(传统法)以及推导的公式(公式法)进行置入长度的体外预测,置管后根据胸片结果确定 P IC C导管尖端位置,得到一个佳长度(实际长度)。将传统法、公式法得到的长度与实际长度进行比较,误差在1 cm以内判定为准确。[结果]287例病人中采用传统法测量准确207例,准确率为72.1%;公式法测量准确264例,准确率为92.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应用公式法进行PICC置管长度体外测量可提高B超引导下置管的准确率。

    作者:李惠玉;张芳;杨静;祁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俯卧位通气对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重症医学科2012年收治的56例ARDS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断俯卧位通气。[结果]通气24 h时两组病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氧饱和度(SaO2)等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改善A RDS病人各项血气分析指标。

    作者:李婷婷;都继微;苏兰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膝关节镜手术中集水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膝关节行关节镜手术过程中,必须向膝关节腔内注入大量的关节冲洗液,以保持视野的清晰,但大量冲洗废液不能完全经鞘卡负压吸引,而从操作孔直接流出,易浸湿布类敷料、污染手术台,极易造成感染或交叉感染[1]。鉴此,设计制作出膝关节镜术中防止冲洗废液溢出的集水装置。此装置使用简便,可有效保护手术野,并可满足手术医生的自身防护,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琳娟;梅娜;肖娟;吴越;王利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短期留置导尿病人消毒液与非消毒液护理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消毒液与非消毒液应用于短期留置导尿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JBI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Evidence、Best Practice、美国国立指南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近10年关于留置导尿病人应用消毒液与非消毒液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以上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研究通过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RCT研究,共计1970例病人,以中段菌尿作为评价标准,有13项RCT研究结果显示短期留置导尿病人消毒液与非消毒液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 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护理方法在预防菌尿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25,95% CI(0.75,2.08),P=0.39]。[结论]导尿管留置期间使用非消毒液进行导尿管护理与消毒液相比,菌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消毒液能够降低医疗护理费用且舒适度高,建议采用清洁水等非消毒液进行留置导尿护理。但是,今后还需要更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试验以增强论证力度。

    作者:马池芬;夏海鸥;贾秀芬;胡延秋;李慧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住院白血病病人化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目的]了解化疗对住院白血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对86例住院白血病病人接受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化疗后的白血病病人在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维度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化疗前,但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维度平均分仍显著低于常模( P<0.001)。[结论]住院白血病病人接受化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常模,仍应重视白血病病人的健康需求。

    作者:李芳;何育兰;田馨怡;王芬;陈武朝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3S 评估表在术中压疮前馈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3S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在术中病人压疮前馈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6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前采用经验评估方法进行压疮预防,观察组采用3S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受压处皮肤状态。[结果]两组病人在术后受压处皮肤颜色、形态、弹性、温度方面均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3S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能针对术中病人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前馈控制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马琼;高兴莲;刘娟;蹇琳;吴佳颖;周荣超;苏发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医用钳式多功能启瓶器的制作

    目前医院护理工作的加药操作经常借助止血钳撬起液体包装拉环和启瓶器翘起药瓶盖。止血钳、启瓶器也就成了护士工作中必备的器具。传统的止血钳、启瓶器护士工作中应用不方便。因此,制作集止血钳的撬启功能和启瓶器启瓶功能为一体的医用启瓶装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临床中,静脉输液加药操作时,需要护理人员经常对输液袋或瓶拉环进行开启。随着中心静脉留置针、套管针等的使用,肝素帽、输液器的更换,操作时常出现接口徒手打不开或者输液袋和瓶拉环拉断的情况。目前护理工作中加药操作均借助非专用工具止血钳撬起拉环和瓶盖以及启瓶器开启药瓶盖。医用钳式多功能启瓶器将止血钳的钳夹、撬启功能和启瓶器启药瓶功能融为一体,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英华;李天民;于慧丹;王雅宁;王依苗;李树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了解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因结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95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由专业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以电话访问、家庭访视、网络视频指导、专家讲座、组织造口联谊会等形式进行延续护理干预,以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价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时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史亚丽;吴爱须;李彦平;张玉荣;王丽慧;刘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TISS评分系统在ICU护理工作量与护士配比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为合理有效配置重症监护室(ICU )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 28)对2011年4月-5月北京市某综合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胸血管外科、呼吸科、心脏科IC U护理工作量进行测评,每月随机抽取1周时间共14 d进行测评,共评估病人716例次,合计1432个班次的护理工作量。[结果]5个监护室工作量:神经外科(405.14分±32.15分)>神经内科(230.07分±13.92分)>胸血管外科(213.64分±47.15分)>心脏科(153.00分±35.60分)>呼吸科(122.14分±12.23分);神经外科IC U护士每班人均护理工作量较大(62.96分±9.22分),神经内科IC U每班人均护理工作量(38.35分±2.32分)较小,呼吸科IC U (48.86分±4.89分)、胸血管外科IC U (46.62分±9.38分)和心脏科IC U (44.64分±8.81分)每班人均护理工作量接近;神经外科IC U存在护士配比不足的状况。5个监护室护理操作频次居于前2位的项目均为心电监护、静脉输注2种及以上药物。[结论]部分IC U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护理管理者应对护理工作量进行科学测评,合理有效地配置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以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肖倩;徐振清;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医院护士档案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院护士档案系统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设计医院护士档案系统,汇总全院护士信息,并统一输入计算机。[结果]医院护士档案系统全面、客观地为管理者提供了护理人员不同侧面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科学管理的手段与方法。[结论]建立医院护士档案系统,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同时客观反映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增加了用人的透明度,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作者:肖保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美国医院护理工作见闻

    2013年3月-6月笔者由北京协和医院派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州南部医学中心进行参观学习。纽约州立大学州南部医学中心(布鲁克林)(SUNY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 )位于纽约州布鲁克林区,是一所公立大学,成立于1856年,是纽约州唯一一所健康教育、研究及护理服务的学术中心,现在已成为布鲁克林郊区及纽约市的标志。它的大型城市校园包括医学院、护理学院、健康专业学院、研究生院、公共卫生研究生项目、布鲁克林大学医院及一个学生中心和临床实习所。它的服务理念是以卓越的理论、先进的技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不断贡献。美国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值得借鉴,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红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为提高应届毕业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我校今年组织了考前辅导,经过认真组织、周密安排、详细计划、严格要求以及个人努力,2012届毕业生取得了较好成绩。作为参加此次辅导的教师,在复习方法、教材内容、记忆规律、做题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化疗期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化疗期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情绪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 SF)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分别对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化疗期癌症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化疗期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乏迟钝、迷惑混乱得分和总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正性情绪:精力活力得分则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1)。其中费用支付方式、病人知情状况、肿瘤分期、住院天数、化疗副反应以及病人抑郁程度对主要照顾者的情绪状况有影响(P<0.05或 P<0.01)。[结论]化疗期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存在严重的情绪问题,应引起关注。

    作者:刘晓菲;张静;侯国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理协管岗位的设立及工作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护理协管人员的工作现状,了解护理协管岗位设立的可行性,以期为完善护理协管岗位设置、加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名护理协管人员进行调查。将设立护理协管岗位前后同期的护理管理、护理操作、护理文书书写、服务态度、优质服务、夜间督导的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骨干非常愿意承担护理协管岗位工作,通过不断学习能胜任护理协管岗位工作,并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设岗前后的护理管理、服务态度、夜间督导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操作、护理书写、优质护理质量评分设岗后高于设岗前(P<0.05)。[结论]设立护理协管岗位是可行的,设立护理协管岗位不仅为护理骨干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平台,而且有利于提升护理管理力度,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

    作者:李欢;廖燕;胡雪珍;卓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对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仿真模拟教学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我校2009级和2010级护理本科生246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级125人作为观察组,2009级121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我校新建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仿真模拟实验教学。1年后对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1年后观察组护生的理论及实验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实际操作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吴涛;李青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加拿大护理桥梁课程介绍

    随着护士国际流动越来越普遍,中国护士赴外数量逐年增多[1],中国护士到达目的国后都会接受不同的培训,达到该国的要求才能执业。现将加拿大护理桥梁课程介绍如下。

    作者:钱新毅;李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仿真床边坐便器的研制及应用

    目前,医院每个病房都有固定的卫生间,方便病人如厕,对于活动自如的病人确实很方便,而那些卧床、行动不便的病人就不能自行如厕,需要一种床边坐便器,药店也有简易坐便器出售,但如果不及时倾倒、清洗,会出现异味,而且不耐用。为此,我科研制了一种实用新型仿真床边坐便器,经临床病人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迎光;杜惠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功能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在类风湿关节炎(RA )病人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自制问卷对72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功能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结果]72例病人中仅40.3%的病人在疾病确诊后进行功能锻炼,不了解功能锻炼的作用及重要性,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健康宣教与指导,病人自身因素是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功能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较少进行功能锻炼,且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影响因素有效地进行健康宣教,从而促进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康复。

    作者:王庆;徐桂华;周学平;钱先;郭峰;陈剑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肾移植病人术后就业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四川省肾移植术后病人的就业情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就有关就业情况、就业意愿和收入情况对196例门诊肾移植随访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肾移植术后3个月,12.8%的病人开始恢复工作;随着移植术后时间的延长,劳动就业率明显增加,1年后就业率(63.8%)高于移植前(28.1%);肾移植术后病人就业意愿强烈,78.1%的病人愿意工作,认为工作能参与社会,增加成就感。肾移植术后病人由于免疫力受抑制,需定期复查和自我监测,大多选择较自由和强度不高的工作,收入偏低。[结论]肾移植术后3个月~6个月肾功能正常者可以逐渐恢复工作,但因为病人免疫力受一定程度的抑制,建议不从事高强度的劳动,需劳逸结合,并且保证定期复查,工作环境须有一定限制。

    作者:马青华;刘惠蓉;韦宏;赵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全面质量管理在胸外科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胸外科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胸外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住院的肿瘤病人126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3月-2013年3月住院的肿瘤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全面质量管理,观察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肿瘤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曹国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