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荣庆;张源慧;阳文彬
[目的]调查特诊科门诊病人满意度,了解病人的需求及对特诊科服务的意见与建议,为特诊科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特诊科门诊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特诊科总体满意度为83.12分,整体评价处较好水平。医生服务、护士服务评分较高,窗口服务、就医环境评分较低。[结论]整体各环节服务满意度均高于80分,处于良好水平。应针对评分低的指标加强管理。
作者:倪连芳;刘芳;高宁;赵晓静;童蕾;刘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俯卧位机械通气时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30例俯卧位机械通气老年病人,记录俯卧位前和俯卧位后1 h、2 h病人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MAP)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俯卧位通气治疗后1 h、2 h病人的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P<0.01),心率、呼吸均减慢(P<0.01),而 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 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可以提高老年病人的氧合状态,减慢心率、呼吸。
作者:江燕;陈军华;徐素琴;熊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调查福建省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和自编老年人基本资料调查表对福建省38所养老机构共421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为(34.19±12.38)分;体育活动、性格、家庭关系、慢性病种数、业余爱好及个人月收入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可有效解释总变异的19.5%。[结论]福建省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对较高,接近于居家老年人幸福感水平,养老机构老年人有比较积极的生活态度,并没有因为离家入住养老机构而受到很大的负性影响。
作者:陈惠英;李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共赢式”干预模式对农村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的实验方法,对某社区全部患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178例进行半年的“共赢式”干预。[结果]干预后老年人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共赢式”干预模式对农村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知信行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李长鸽;陈长香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现代研究表明,脐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的终闭合处[1],脐部皮肤敏感度高,特别是由于其血管分布的特殊性,有利于药物通过经络发挥作用。我院儿科、中医科针对小儿口服药物困难,不愿打针,不积极配合治疗的特点,对许多疾病,如厌食、腹泻、腹痛、便秘、遗尿等应用中药脐敷治疗,效果显著。但由于神阙穴凸凹不平,皮肤敏感度高,进行敷贴后将会影响脐部皮肤腠理正常的新陈代谢,也极易被污染而引起炎症感染,部分患儿还会因为敷贴的敷料过敏而缀于治疗[2]。因此,调整脐疗的贴敷时间、改良敷贴的形状,以减轻脐疗敷贴对皮肤刺激,大限度地保证敷贴时间,从而保证脐敷疗效,提高患儿对脐敷疗法的依从性,避免了口服或注射给药的危险[3]。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邹贤凤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床边简易、有效的膀胱冲洗清除血块方法。[方法]将膀胱内血块填塞病人23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床边改良手动膀胱冲洗法清除血块,对照组采用常规膀胱冲洗法,比较两组膀胱冲洗操作时间、膀胱痉挛次数、冲洗所需生理盐水量。[结果]观察组血块清除有效108例,有效率90.0%;对照组血块清除有效78例,有效率为65.5%,观察组血块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0.70,P=0.000);观察组冲洗操作时间、膀胱痉挛次数、冲洗所需生理盐水量都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膀胱内血块填塞病人应用改良手动膀胱冲洗清除血块法明显优于常规法。
作者:黄燕华;林少虹;陈小娟;黄芸新;韦华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慢性病住院病人的风险感知情况,探索其风险感知的维度,为编制慢性病住院病人风险感知的测量工具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例慢性病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并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病住院病人的风险感知可分为时间风险、经济风险、身体风险、社会心理风险和诊疗风险5个维度。[结论]慢性病住院病人所感知到的风险主要包括时间、经济、身体、诊疗和社会心理5个方面,因此医护人员应从以上5方面入手,尽可能地改善医疗条件、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适当增加心理疏导,并普及健康知识,以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进而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方蕾;任攀宇;张银玲;曹宝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循证健康教育路径在颈椎病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颈椎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制定的颈椎病围术期循证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病人术前2h及出院前焦虑情况及颈椎功能残障指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人术前2 h及出院前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循证护理和临床路径两种理念应用于颈椎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能提高干预后临床健康教育的效果,有效促进颈椎病手术病人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红云;刘冬梅;陆巍;陈薇;任淑;谢彩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2014年第28卷第8期上旬版第2765页《24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行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一文所有作者的单位应为“北京协和医院”。特此更正。
作者:《护理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工时测定,确定病区平均每日护理工作量,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时测定表,选取咸宁市中心医院25个病区为调查现场。采用观察法和记录法,对课题组确定的83项直接护理项目和30项间接护理项目进行护理时间测定,计算每个病区的实际护理工作量。[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5.18%,80.00%病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日均护理时间4973.99 min(82.90 h),适宜的床护比为1∶0.54。[结论]对护理工作量进行测定,以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作者:曹群英;秦雨萌;丁芳;熊素华;张侠;孔令磷;谢勇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医学干预措施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自2012年4月-2013年12月我区学龄前儿童3211例(年龄小于6岁),随机分为干预组(1600例)和对照组(1611例),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相关因素采用两种不同的干预措施。[结果]与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相关的因素如儿童户外活动时间、眼保健操时间、用眼卫生习惯、家长预防近视知识等方面医学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医学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医学干预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家长保护儿童视力的知识水平,为儿童提供均衡的膳食、纠正儿童不良的用眼习惯,为其平日保护视力进行科学的方法指导,能显著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
作者:李银喜;蒋华章;王莉;王佩;童玉华;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南宁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按时服药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居家护理规范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量表、Morisky量表及未按时服药量表入户调查55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收集基本人口学信息、服药依从性、按时服药率。[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为36.9%,按时服药率为40.2%;多因素 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居住状况、经济情况、服药次数、测血压频率是其未按时服药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南宁市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按时服药率较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应根据原因及时针对性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居家服药的干预,使其得到有效的居家服药护理,提高按时服药率。
作者:唐榕英;杨连招;庞玲玲;陈凡凡;李婕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临床护理专家(CNS)对护理学科尤其是护理专业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CNS承担着多种角色,其中咨询者角色虽不是基本、重要的角色,但可理解为一个基本和综合性的角色。探讨对咨询者角色的认识,介绍其研究、实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对 CNS 认证提出相关建议,对咨询者角色职能发挥作出展望。
作者:常凤娇;段志光 刊期: 2014年第28期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威胁医务工作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问题,急诊科护士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调查结果显示,急诊护理人员心理暴力发生率87.91%,其中78.75%的受害者多次遭受暴力[1]。由于缺乏防范暴力和保护自己的应对技巧和策略,对暴力伤害和威胁只能承受,产生委屈、愤怒、恐惧等不良心理及地位低微感、工作厌倦和离职想法。为防范减少急诊医护暴力事件发生,我们从急诊医护人身伤害发生的危机场景出发,引用交通避让理论[2],进行流程化管理,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水莉;李颖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4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自我管理行为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行为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 FBG、2hPBG、HbA1 c、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帮助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作者:卢靖;孙秀敏;曲晶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创新一种便于学生快速记忆、掌握和应用的铺床口诀。[方法]选取2012级护理本科班4个班级,共177名学生,观察组(n=90)予以创新铺床口诀铺床法授课,对照组(n=87)予以传统铺床法授课,评价两组用物准备正确率、大单及被套铺放正确率。[结果]观察组用物准备正确率、大单及被套铺放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铺床口诀铺床法授课效果优于传统铺床法。
作者:朱建华;蒋新军;陈燕;李东雅;霍依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住院病人跌倒原因,为防止跌倒提出对策依据,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通过对我院36例跌倒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绘制特性要因图。[结果]根据特性要因图,针对跌倒原因,从人、环境设施、材料工具、护理措施、监督管理5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结论]运用特性要因图分析跌倒的原因简便实用,为预防跌倒提出有效对策,进一步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阎蕾 刊期: 2014年第28期
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医学影像检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门诊病人的影像结果和胶片由病人自己保管,就诊时携带,供医生参考;住院病人常规进行胸部 X 线检查,根据病情还会安排 CT 或MR I等影像学检查,这些影像结果是随病历一起存档,影像胶片则由病人自己存放,在医生查房、多次检查结果对比时及时拿出来供医生阅读。许多住院病人往往将拍摄的影像胶片连同袋子随手放置,有的塞于床垫下,有的随便挂于床头氧气或吸引器接头上或随手放到床头柜里,甚至有同病房病人将影像胶片一起叠放于窗台或病房衣柜内。胶片随便放置影响病房整洁、美观,不符合病区管理要求,也容易造成丢失。胶片的存放不当会造成卷曲、折压,多个病人的胶片存放到一起,查找不方便,而且会埋下差错隐患,诸多因素会影响阅片的质量,间接影响医生对病人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临床实际,设计制作出一种影像胶片收纳挂架,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贺婕;陈滋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岗位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士心理压力变化,分析变化原因,寻求缓解对策。[方法]运用护士压力源问卷调查法,对不同科室护士压力状态变化进行调查。[结果]岗位绩效实施后除工作环境及资源外护士压力变化明显(P<0.05),在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晋升机会太少、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病人的要求太高或太过分、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不够方面压力上升,而在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方面压力下降。[结论]岗位绩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兼顾公平,激励效果明显,但对护士的要求也相应增高,护士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医院推行人性化管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
作者:王露;邢桂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患儿及患儿家长对基层医院儿科护士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住院患儿180例,在出院时对患儿及患儿家长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加访谈,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对护士的总体满意度、静脉穿刺技术、服务态度、沟通技能、微笑服务、健康宣教、病房环境、医院管理的满意度等。[结果]患儿对护士的满意度要高于患儿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度,有70%的患儿家长对护士的总体满意度在90分以上,有66%的患儿家长对护士的扎针技术满意,而93%的患儿对护士满意。[结论]改善护士的服务态度、沟通技能、静脉穿刺技术、医院的管理等能改善患儿及患儿家长对儿科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张玉友;贺红玫;张忠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