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卫红
目的:探讨芪血颗粒治疗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466 例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6 例,口服芪血颗粒,1 包/ 次,3 次/ 天,共4 周.对照组230 例,口服富马酸亚铁片,0.2-0.4g/ 次,3 次/ 日.用药前后,查血常规.结果芪血颗粒治疗贫血的有效率是99%,富马酸亚铁片的有效率是94%.芪血颗粒能显著缓解贫血症状.结论芪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田金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如何适应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中医学人才的需求.剖析了当前中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及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中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
作者:詹光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全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以及本院今年的相关病例,并以实际的案例作为基础,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医疗效果,希望对实际的医疗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作者:林雅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应用非调和型口腔正畸粘结剂粘结松动、脱位的前牙,以达到理想的固定效果.方法:搜集近两年我院儿童门诊病例48 例,均为前牙外伤松动或者脱位.复位后用成都古京科技有限公司非调和型口腔正畸粘结剂加用0.3mm 结扎丝双股唇面切牙、尖牙或双尖牙之间固定4 周后拆除.结果非调和型口腔正畸粘结剂加用0.3mm 结扎丝双股固定后,松牙恢复稳固.结论:非调和型口腔正畸粘结剂在前牙外伤松动脱位的固定作用较结扎丝单纯固定或其他方法方便快捷、疼痛小、创伤小,而固定效果好.
作者:李先林;余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 年9 月一2010 年12 月间我科近年收治的100 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等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医院感染率明显比同期普通病房高,本组100 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4 例,感染率为24%,例次感染32 例,感染率为32%.结论:相应的护理可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及护理质量,去除易感因素,加强了心理护理,控制和减少了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琳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比较2 种治疗胃溃疡的三联疗法的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探讨较为理想的胃溃疡治疗和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方法:选取120 例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每组60 例,分别接受硫糖铝、洛赛克和阿莫西林2 周三联疗法和硫糖铝、甲硝唑和克拉霉素2 周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4 周应用胃镜和活检染色对溃疡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组患者溃疡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7%vs 81.67%,p>0.05),但治疗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要高于对照组(95.00%vs81.67%,P<0.05).结论硫糖铝、洛赛克和阿莫西林2 周三联疗法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胃溃疡治疗方案.
作者:王启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规律,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7 年5 月至2010 年8 月收治的96 例乙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65 例,好转10 例,留有后遗症11 例,死亡10 例.结论 早期积极处理好高热、抽搐、控制脑水肿和呼吸衰竭是救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关键及重点.开展有计划预防接种和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曾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以社区为基础,了解社区糖尿病人营养保健的重要性.方法:分析糖尿病人的饮食和运动对糖尿病人的作用.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营养保健,同时加强营养保健的的健康宣教,使病情更稳定.结论:适当的营养保健对社区糖尿病人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既可控制总热量,减轻胰岛负荷,纠正代谢紊乱,又能保持机体营养平衡.
作者:武新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热湿交换器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以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方法 实验组110 例患者,用热湿交换器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70 例患者,用加热湿化器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36 例(32.73%)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照组40 例(57.14%)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热湿交换器能够满足加热加湿吸入气体的要求,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 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盈盈;梁骊敏;魏钰;杨彧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已经成为当今医疗行业现代化的标志也越来越影响医院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发展,现代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首先概述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然后根据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作者:王海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手足口患者病原检测中的效果对比分析,为该病的病原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标本为2010年1 月-10 月在我院所采集的手足口患者及幼儿园健康幼儿的粪便标本共164 份.采用RT-PCR 和荧光探针PCR 方法检测病人和正常人群粪便标本,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eal-PCR 方法检出86 例阳性,阳性率为52.44%,RT-PCR 检出64份阳性,阳性率为39.02%.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PCR 技术,能大大减少扩增产物污染的机会,与RT-PCR 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作者:喻群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对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对预防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 年1 月-2008 年12 月收治70 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褥疮的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褥疮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以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电针梅花针火罐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梅花针火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7%,对照组为8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梅花针火罐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海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药具发放和管理措施.方法:分析新形势下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工作和发放过程管理;分析在药具应用过程中的康检工作实施方法.结果根据计划生育避孕工作需要,首先要保证药具质量,对药具实施规范化管理;改进发放模式,实施统一化管理;加强药具随访工作,做好康检服务;建立药具和康检管理目标责任制,实施责任化管理制度.结论: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和方法工作要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要在实施过程中做好随访工作和康检工作,这样有助于提高避孕药具管理工作和实施效果.
作者:吴素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本文对强直性脊椎炎脊柱严重畸形,脊椎压缩性骨折,脊椎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四种脊柱病变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研究探讨其可行性.结果:脊柱严重畸形,强直性脊椎炎,脊椎压缩性骨折,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脊椎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硬膜外麻醉效果不全.
作者:迟宝福;杨旭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银杏叶具有扩张血管、抗心、脑血管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作用,可能与其脸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功效密切相关.银杏叶总黄酮和银杏内酯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再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0 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再手术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9 例患者痊愈出院,1 例病重自动出院.结论:加强心理护理,严格禁食及持续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治愈十二指肠残端瘘并发症的护理关键.
作者:张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浅析静脉全身麻醉下意识和记忆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
作者:陈继军;纪孝良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70 例手术病人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270 例病人度过围手术期,均康复出院.结论: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宣教,充分术前准备,精心地围手术期护理,细致的出院指导,有益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猪胆粉抗皮肤Ι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Ι型超敏反应的实验动物模型.将实验小鼠按体重平均分为5 组,即空白对照组、扑尔敏组及猪胆粉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动物实验.结果猪胆粉可抑制组胺及5- 羟色胺致小鼠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且其对组胺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抑制率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组与扑尔敏组的作用相当.结论猪胆粉具有缓解皮肤Ι型超敏反应的作用.
作者:王乃姣;李建春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