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血管内超声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并发症的护理

王海芳;彭岩松

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内超声, 并发症, 护理
摘要: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通过安装在心导管顶端的超声探头,实时显示血管截面图像,进而分析血管壁厚度、弹性,测量管腔大小及形态,甚至可以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病变.应用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冠状动脉血管阻塞性疾病,能成功挽救病人生命,提高冠状动脉疾病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2011年6月-9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经血管内超声检查行冠状动脉介入病人59例进行观察,总结护理经验,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现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解析我国现行护理专业课程评价的弊端

    课程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从社会宏观、学校中观、课堂微观3个视角多个层面剖析了我国现行护理专业课程评价存在的种种弊端,对于完善护理专业的课程评价机制和促进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汉锋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静脉输注预温液体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术中低体温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预先加温的液体预防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术中体温降低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液体加温仪对需要输注的液体加温,腹腔灌洗液体于37℃恒温箱中加温.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加强方式.术中持续监测病人的鼻咽部温度变化,记录病人入室时、入室后30 min、60 min、90 min、120min、15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结果]实验组病人入室后各时间点体温始终高于对照组,并在入室后60 min、90 min、120 min3个时间点的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注预先加温的液体可保持病人体温,可预防术中病人体温下降,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刘雅静;黄静;孙育红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双上肢训练方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介绍了脑卒中双上肢训练常用的方法、双上肢训练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邓凤;陈锦秀;谭景予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品管圈在护士情绪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情绪控制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护士自发组织成立情绪控制品管圈,运用品管圈的方法,分析负性情绪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情绪控制管理.[结果]护士能有效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实施品管圈前后半年护理投诉例数由8例降至3例,病人的满意度由97.86%升至99.67%.[结论]通过情绪控制品管圈活动,护士情绪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升,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增加.

    作者:谭其玲;谷波;胡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冠心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护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疾病感知与自护依从性的相关性,为采取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促进疾病康复提供循证基础.[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7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评估,观察病人3个月内自护行为的相关指标.[结果]疾病不确定感得分越高,戒烟及运动依从性越低;服药依从性与疾病不确定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会影响其自护依从性,临床中应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来增强病人疾病知识并加强随访,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陈胜男;邓婷;孙玫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多媒体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运用

    [目的]探寻适用、高效、病人满意度高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将乳腺癌病人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多媒体光盘进行功能锻炼,专科护士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功能锻炼;评价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对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度、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较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效果好.

    作者:黄为君;黄敏;许睿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管理的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1例病人随机分配给责任护士分管,每名护士分管9例或10例病人,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行1年后病人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健康教育得分的变化.[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改善(P<0.05),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较好(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管理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符霞;叶锡兰;陈新红;邱碧辉;温建霞;梁馨苓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病区分类研究中基于Delphi法建立护理操作共性项目与权重的研究

    [目的]应用Delphi法建立医院病区分类的评价指标之一——护理操作共性项目与权重.[方法]提取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所有可计费的护理操作项目106项,由20名专家通过4轮问卷调查进行增删,确立护理操作共性项目内容及各项目权重.[结果]共确定45项共性操作项目及其权重,其中专家的积极性系数平均为97.4%,权威系数平均为0.83,协调系数平均为0.63.[结论]咨询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程度与协调性好;应用Delphi法建立45项护理操作共性项目与权重,从而计算各病区的共性护理操作项目工作量当量,作为进行病区分类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曾翠;贺爱兰;彭伶丽;李映兰;杨土保;龙艳芳;张莹;梅媛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医院护理柔性管理调查问卷的研制与意义

    [目的]自行设计医院护理柔性管理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文献理论分析、成立专题讨论小组、一般性调查问卷、专家咨询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医院护理柔性管理问卷包括3个维度,23个条目,即分别为文化(6个条目),沟通(8个条目)、激励(9个条目).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为0.854,Spearman Rho相关系数为0.79.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36~0.655,各维度与总的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802~0.827,各维度与总的量表的相关系数都大于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6.601%.[结论]该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尝试使用.

    作者:胡德英;刘义兰;许娟;方鹏骞;陈晶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丝袜在小儿四肢伤口换药中的应用

    临床上常用胶布来固定各类伤口敷料,成年人一般不宜脱落,但小儿由于配合性较差,伤口换药时易哭闹、躁动、伤口出汗,致敷料不易粘贴,单用胶布难以牢靠固定,而且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延期愈合,增加住院费用.我科在对患儿四肢换药后加行丝袜固定,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绍霞;刘瑞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足浴加穴位按摩对老年高血压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足浴加穴位按摩对老年高血压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且年龄≥60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改善环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合理用药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热水足浴加足底穴位按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病人睡眠质量.[结果]出院时干预组及对照组PSQI评分比入院时均有下降(P<0.01),干预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足浴加穴位按摩比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住院病人的睡眠障碍.

    作者:梁桂根;郭桂芬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以方便抽样法抽取在重庆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实习生223人进行临床沟通能力测量,分析影响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因素.[结果]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85.38分±10.20分;得分率较高的是敏锐倾听与建立和谐关系,较低的是验证感受和传递有效信息;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实习带教因素与临床沟通能力之间大多呈正相关.[结论]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水平不高,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吴英;任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再改进

    中心静脉导管(CVC)导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CVC导管能迅速将药物输入病人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又能进行CVP监测.不恰当的导管固定会造成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甚至会造成导管脱落.现介绍一种CVC导管固定新方法.

    作者:王萌;周贝柠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经血管内超声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并发症的护理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通过安装在心导管顶端的超声探头,实时显示血管截面图像,进而分析血管壁厚度、弹性,测量管腔大小及形态,甚至可以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病变.应用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冠状动脉血管阻塞性疾病,能成功挽救病人生命,提高冠状动脉疾病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2011年6月-9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经血管内超声检查行冠状动脉介入病人59例进行观察,总结护理经验,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芳;彭岩松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静脉注射治疗盘的设计与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病人为常见的治疗途径,也是常见的护理操作项目之一.目前静脉输液工作量大,护士在操作过程中需遵循医院感染控制标准、静脉输液操作流程、职业防护标准等多项职业规范要求.在执行各项规范时,护士须做到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物品分类放置,按照流程按序操作,垃圾分类处置,注意职业防护,预防针刺伤等.因此,护士在执行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治疗盘选择是否合适关乎医疗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林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社区老年人疑病倾向产生的相关家庭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产生疑病倾向的相关家庭因素,为老年人疑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23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中疑病量表(Hs)、校正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的年龄、主观健康状况、子女个数、同居情况及家庭功能的情感介入能力是老年人疑病倾向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疑病倾向的发生与自身主观因素和家庭成员的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宋伟;耿朝辉;于瑞丽;杨玲;钟玉杰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基于内容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模式的分析

    [目的]旨在分析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手术室护理模式,从而为提升围术期的安全及舒适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手术室护理模式”为研究目标,对23篇资料进行定性及定量的描述.[结果]文献内容所呈现的主题为“巡回护士被寄予承担手术病人全程健康需求的满足”“巡回护士原有职责与新提出的麻醉护理工作有重叠”“巡回护士应具备一定的麻醉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结论]以巡回护士职责拓展为基础的手术室责任制护理模式不仅符合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要求,同时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具体实施.

    作者:胡嘉乐;王惠芬;阮洪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野战条件下自制手术体位垫及应用

    手术体位垫是手术中充分暴露手术野、保持肢体功能住、防止骨突部位受压、避免因手术体位不当所致神经损伤或压疮危险的发生,由于野战军伤病员的病情及环境特点,使用自制手术体位垫,制作简单,取材方便,造价低廉,安全舒适,避免交叉感染.方法如下:

    作者:刘晶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住院病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公示表的整合设计与应用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实施效果以及护士、病人对其知晓率与满意度.[方法]根据《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及住院病人安静度,以国家卫生部《住院病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为基础,将病人活动度与护士辅助程度以及护理频次进行纵横排列细化整合,病区公示,病床悬挂.[结果]2011年5月-2012年2月护士、病人知晓率及满意度均提高.[结论]整合细化后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公示表的设计和应用,明确了临床护理服务内涵、辅助程度,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认识,保证了基础护理到位率.

    作者:吴旭友;高慧平;陈彩林;郭建琳;车欢娥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进食时间探讨

    [目的]在确保病人安全的情况下,缩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的禁食时间,尽早进食,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饥饿、口渴、头晕、低血糖、烦躁不安等,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方法]将20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h进食,对照组按传统术后2h进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进食时不适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饥饿、口渴、头晕、低血糖、烦躁不安等不适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1h进食安全可行,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侯妹冬;廖孟娟;梁月新;覃秀娥;周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