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卉;李邦莹;程翠年;谈宏业;刘洋
新生儿脐炎是一种急性脐蜂窝组织炎,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或溶血链球菌等侵染脐部所致[1].常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肺炎、硬肿症等,更易并发医院内感染导致新生儿死亡,对新生儿的健康危害较大[2],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2010年2月-2010年8月我科使用汇涵术泰护创敷料直接对脐部喷洒清洗消毒,一步实现冲洗、杀菌双重高效,同步实现创面愈合,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凤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临床检验工作正朝着微量、快速、准确、特异及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可靠的诊疗依据.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3个方面.分析前质量控制以往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它对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尤为重要[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申请单、病人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多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护理流程再造是指对原有工作流程的不完善环节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形成以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减少医疗意外为核心的护理过程.我们对护理流程再造前后标本质量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红霞;张平;王苏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前,剖宫产率逐年增高是国内外产科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过高的剖宫产率并不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孕产妇的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1].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中国剖宫产率已高达46.2%,是迄今文献报告中剖宫产率高的国家,且11.7%没有明确的手术指证.无指证的母亲要求剖宫产是中国剖宫产直线上升的主要原因[2].为了降低选择性剖宫产率,减少孕产妇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我科对2009年6月-2010年12月选择剖宫产的290名孕妇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原因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引导其改变分娩方式,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1 病例介绍 病人,31岁,孕1产1,已婚,农民.2007年2月22日因停经50 d、阴道出血13 d、右下腹疼痛5 d于入院.入院查体:体温 36.5,脉搏 75/min,呼吸20/min,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正常,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经产型外阴,阴道通畅有血迹,后穹隆不饱满,宫颈光滑,举痛阳性,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右附件区增厚压痛明显,左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后穹隆穿刺抽出5 mL不凝血.B超检查回报:子宫正常大小,宫腔内回声均匀,右附件区有一包块4.5 cm×3.0 cm,回声不均,边界不清,子宫后方可见少量液性暗区.血常规:血红蛋白11.0 g/L,白细胞8.0×109 /L ,中性粒细胞78%,淋巴细胞22%.入院诊断:宫外孕.病人停经35 d,早早孕试验阳性,早孕反应不明显,停经37 d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在当地给予保胎治疗,停经45 d停用黄体酮后再次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并伴有阵发性右下腹钝痛、下坠,无放射.
作者:张春晓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生活条件的好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提高,随之特需医疗服务应运而生.特需医疗服务的特点不是医疗原则和医疗质量的特殊, 而是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时间、空间、生活设施、就诊环境和强化优质服务来突出其特点[1].我科是三级甲等医院的一个特需科室,于2000年成立,现已由原来的25张床增加到50张床.在特需病房,病人身份特殊复杂,对医疗服务的层次、品味、规格及条件上明显优于普通服务,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和侧重点与普通病房有所不同;对护士的基本素质、服务意识、护理技术及沟通技巧都有较高的要求[2],再加上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特需病房的护士更加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学习,使得护士们的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护士长考虑到护士的感受,在排班表上设置备注栏,让护士提前写下自己的排班需求,在保证工作正常完成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护士的需求,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及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引导她们愉快的工作,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任莉;董彦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等优点,适用于长期静脉治疗病人,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在国内,使用14 G血管穿刺鞘盲穿是植入PICC的常规穿刺技术.此种穿刺技术在使用时要求病人有粗直、有弹性的血管.对那些静脉条件差但强烈要求置管的病人,传统PICC穿刺法存在耗时长、局部组织损伤大等缺陷[1].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MST)进行PICC穿刺技术,使床旁置入PICC的成功率从原来的65%提高到91%[2].我院2009年12月开始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用于69例困难血管病人PICC置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玲;李蓉梅;傅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成人癫痫病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的相关性影响.[方法]1周内分阶段给予癫痫病人护理干预,采用施沃兹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癫痫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中文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63例成人癫痫病人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癫痫病人在护理干预后不同阶段时对应的自我效能和焦虑抑郁状况呈现一定的负相关,且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自我效能和焦虑抑郁状况的相关性越强.癫痫病人在护理干预后不同阶段时对应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状况呈负相关,且随着干预时间延长,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状况的相关性越强.虽然各量表评分结果与干预时间的相关性未呈现非常显著的关联,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和QOLIE-31量表评分与癫痫病人护理干预时间呈正相关性(r=0.279,r=0.314,P<0.001),而SAS和SDS量表评分与癫痫病人护理干预时间呈现负相关(r=-0.292,r=-0.288,P<0.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成人癫痫伴有焦虑抑郁病人一般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且随着干预时间增加干预措施效果更好.
作者:王红;张燕红;成月花;潘小宁;张戈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由于疾病的复杂化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专科护士越来越受关注.在国际上,护理专业领域呈现专科化发展的趋势.然而,要实现护理专科化,首要任务是要培养一批具备合适能力的专科护士[1-3].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地完成某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素质和条件,包括必需的心理特征和具体方法.它是一个人的知识、智能和素质的外部表现,是通过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4].近年来,部分学者就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培养和胜任力进行了实践探索或理论探讨,但这些研究仅停留在某一个专科领域,很少把各专科的专科护士能力做综合的叙述.本研究旨在对目前实践现状下专科护士具备的能力进行综合和提炼,一方面对专科护士的能力有基于实践现状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遴选、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专科护士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凌健;夏海鸥;贾守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巩膜、皮肤等黄染,它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因而也常常被家长所忽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前者可自行消退,后者则需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正确区分两种不同的情况非常重要.病理性黄疸如未能得到及时就诊,可引起核黄疸,导致遗留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产儿科人员于2009年对辖区内438例的新生儿中发生黄疸的189例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灵先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口腔黏膜炎是指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的一类炎症和溃疡反应,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红斑、脱皮、溃疡形成、出血和渗血[1,2].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已经成为鼻咽癌放疗中为严重的制约因素,其发生率几乎是100%.发生口腔黏膜炎后,由于口腔不适、疼痛、咀嚼及吞咽困难,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营养的摄入及放疗的顺利进行,是导致放疗中断乃至失败的常见原因,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3-6].我科采用中药泡茶饮用、放疗后吃牛奶冰棒等方法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反应,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诗燕;夏桂兰;王传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在静脉输注风险防范应用的效果.[方法]应用FMEA对静脉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找出安全静脉输注失效的原因,通过计算RPN值、提出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包括加强护士静脉输注技术培训;建立、完善静脉输注管理制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落实静脉输注全程的健康教育及加强输注后的管理等.[结果]FMEA能使所有隐性风险得到量化,使风险的分级和处理简便、易行.实施整改后的静脉输注流程的风险RPN值明显下降(P<0.01)、病人满意度上升(P<0.05).[结论]将FMEA应用于静脉输注流程,进行风险防范管理,能在风险事件发生前对其进行预测、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注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徐永能;郭晓婵;卢少萍;黄巧;罗春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对提高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20例因COPD急性加重入院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65例.干预组应用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出院后连续的健康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病人的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呼吸困难程度及运动耐力在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实现了COPD病人出院后的健康管理及数据的动态管理与随访分析,并且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的速率,降低COPD病人呼吸困难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
作者:王岚;张清;刘素彦;沈悦好;赵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聚集解决模式在提高假性球麻痹病人吞咽功能障碍训练中的心理社会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住院的256例假性球麻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进行吞咽功能训练的同时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病人在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假性球麻痹病人因吞咽障碍,病人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可提高病人的心理社会功能及应对适应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提高病人康复训练的信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曾琨;刘凤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成为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由于其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减轻病人因反复外周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等优点,故在白血病病人的化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临床的应用日益增多,并发症的问题不容忽视,静脉炎即是PICC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现就2009年3月-2010年10月在本院血液科化疗的106例急性白血病病人使用PICC过程中出现静脉炎的情况进行观察、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白血病病人应用PICC出现静脉炎的高危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途径,保证病人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章美华;韩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骨盆骨折是骨科的常见骨折之一,可分稳定型与不稳定型两种类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症状重,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传统方法采用下肢牵引、骨盆带外固定等治疗,复位多不理想.外固定架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损伤少,能较好地控制骨折移位,减少出血,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等优点[1].而治疗方式选择不当常常给护理带来诸多不便.2009年2月-2010年12月,我院对29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TileC1型)病人行改良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卉;李邦莹;程翠年;谈宏业;刘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疾病中的三大疑难病症之一,治疗本病,目前西医主要采用髋关节手术置换治疗.昂贵的医药费和漫长的病程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近20 年,国外在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20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的临床路径就是较突出的一种模式,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新模式.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对股骨头坏死病人行中医保守多手法治疗,并按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荣;王丽珍;鲁铭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医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正在逐渐走向科学、规范,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也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推崇.如何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一直是困扰中医医院护理工作的难题.近年来,我院对中医护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对中医护理管理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有效促进了中医护理的开展,现交流如下.
作者:段秀卿;张端香;安玉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医院分层次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测量并比较护士实行分层次管理前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612名临床一线护士,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比较实施层级管理体制前后1年护士心理健康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状况.[结果]该医院实行分层次管理前后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实行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有助于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前进.医院应该进一步为护士群体提供更加良好的应对压力的工作环境及来自社会的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王倩倩;刘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感染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病人致死的重要原因[1].糖尿病并发感染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袖口疳是由于包皮过长或包茎,大量包皮垢积存、刺激而引起的感染,属西医龟头包皮炎讨论范畴.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18例糖尿病病人合并袖口疳的病人,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如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开展为广泛的角膜屈光手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可能影响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性,结果导致术后慢性眼干燥症的情况相当普遍.慢性眼干燥症病人多伴有眼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刺痛和畏光等不适症状及不同程度视功能减退,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1].多数病人阅读或使用视屏终端存在困难,娱乐和社会交往被迫减少,精神和总体健康状况下降[2].因此,对眼干燥症病人生存质量的关注应成为眼干燥症防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胡蓉;雷澄;周春梅;徐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