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屏障技术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戴慧珊;施雁;龚美芳

关键词:屏障技术, 药物管理, 效果评价, High, technology, Evaluation, 医疗护理质量, 使用错误, 美国, 医学会, 医院, 危险, 伤害, 错用, 病人
摘要:高危药物是指当一个药物在使用错误时会埘病人造成明显伤害的危险.据美国医学会报告[1],药物错用是影响美国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主要原因.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人群对优质护理的认知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个社区200名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社区人群对优质护理的观点可归纳为:提供及时的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关爱与沟通,护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重视病人的良好感觉.[结论]社区人群对优质护理的认知与住院病人有其共同的特点,但关爱与沟通成为社区人群对优质护理认识的首选.本研究结果可作为社区护理管理者制定社区优质护理标准时参考.

    作者:安秀艳;马彩娟;刘庆素;周凤伟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枕颌牵引法,观察组在枕颌牵引法治疗基础上实施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SF-36生活量表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临床疗效、SF-36生活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衡秋;李敏智;陈海燕;李向真;潘美飞;粟胜勇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龙血竭治疗华蟾素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华蟾素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轻放射治疗辐射与化学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具有防癌、抗癌、升高白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广泛用于恶性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1].

    作者:龚海英;李叶琴;刘雨丝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1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的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体外循环技术的延伸,它具有循环辅助和呼吸辅助的双重功能.

    作者:张世琼;夏梅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夫西地酸钠与盐酸洛美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夫西地酸钠主治敏感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囊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伤及创伤性感染等.

    作者:李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感染性休克病人采用PICC导管输液并发症的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不仅是一条良好的静脉输液通路,同时还可以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留取静脉血标本、血液净化治疗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广泛应用在危重病人抢救治疗中.

    作者:贺竹梅;韩红霞;胡瑞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两种型号留置针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型号留置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24G留置针,对照组使用20G留置针,观察两组病人穿刺时疼痛程度及静脉炎发生率、液体外渗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时疼痛分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液体外渗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病人化疗时使用24G静脉留置针可减轻疼痛、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黄剑;赖红双;李绝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安全用药纳入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探讨

    药物治疗是病人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用药安全是保证病人治疗有效的措施,但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武文萃;古瑞玲;张桂悔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术中低体温中的应用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长时间手术、大手术、老年人手术后尤易发生[1].

    作者:宋晓园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简易棉布兜在会阴部手术中的应用

    简易棉布兜自2002年用于会阴部手术以来,节约了医疗资源,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避免了伤口感染及压疮的发生,在会阴部手术后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志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足一种整体的、个性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痛风效验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痛风效验方配合综合护理对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的疗效.[方法]44例痛风性关节炎病人为治疗组,采用痛风效验方并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2周,同时设正常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及血液生化(血尿酸、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血液黏度(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等相关指标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血液生化检验指标明显改善,血液黏度明显降低.[结论]痛风效验方配合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纠正体内代谢紊乱,改善血液流变异常状态,明显降低血液黏度,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奕芬;郑晓璇;黄海滨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白内障病人术后视力比较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白内障病人术后视力.[方法]选择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病人和非糖尿病病人各60例(60只眼),采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第1天查术眼视力.[结果]糖尿病组视力>0.8者18例(30.0%),0.4~0.8者21例(35.0%).视力0.2~0.4者16例(26.7%),<0.2者5例(8.3%).非糖尿病组视力>0.8者36例(60.0%),0.4~0.8者21例(35.0%),视力0.2~0.4者2例(3.3%),<0.2者1例(1.7%).[结论]糖尿病病人术后视力相对低于非糖尿病病人.

    作者:谭捍东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改良颈枕垫在颈椎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颈枕垫在骨科颈椎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1组采用棉圈垫、对照2组采用方形垫置于颈枕部,砂袋置于头颈部两侧;实验组则采用改良颈枕垫置于颈枕部.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预防压疮、体位保持、病人满意度和护士日翻身次数、日翻身总耗时进行观察.[结果]改良颈枕垫在预防压疮、体位正确保持、节省人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颈枕垫能有效地保持头颈部特殊体位,避免压疮形成,节省护士人力资源,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杨敏;杨秀芳;杨利丽;陈利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老年脑卒中便秘病人清洁灌肠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便秘病人有效清洁灌肠方法.[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便秘需清洁灌肠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结果]观察组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灌肠方法效果好、安全可靠.

    作者:王姣;胡书绳;李朝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131碘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肝癌术后病室的防护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131碘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术后病室的防护措施.[方法]使用德国LB-123多功能辐射探测仪分别在设定的131碘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肝癌术后病人病室内不同点连续监测β射线4 d.[结果]病室内任何位置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影响.[结论]进入病室的人员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作者:杨永红;余宙耀;程涛;黄彩霞;刘晓晶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一次性针头帽在胃肠减压中的应用

    临床上正确有效的胃肠减压可辅助外科手术顺利实施,同时可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传统置入胃管后将其直接与负压吸引器连接,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胃管与负压引流器衔接不紧,导致漏气漏液现象,且污染被服而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刘海燕;王珺;冉小燕;曾华英;周波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胸大肌带蒂肌皮瓣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病人的护理

    舌癌是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一般采用原发灶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对波及口底及下颌骨的舌癌则施行一侧舌、下颌骨切除及颈淋巴结联合清扫术[1].

    作者:李霞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临床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及预防护理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措施落实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2名临床护士对下肢DVT知识掌握及措施落实情况.[结果]临床护士DVT相关知识、基础知识、预防知识、致死性并发症、各危险分度人群相应预防措施知识、药物预防知识,得分率<60%者分别为41.0%、18.9%、68.9%、87.7%、96.7%、78.7%,有23.8%的护士措施落实情况得分率≥80%.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护理DVT病人例数不同的护士,相关基础知识、预防知识得分不同(F值分别为4.069、8.387).经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得出,自变量基础知识与因变量预防知识具有相关性(r=0.422,P<0.01);自变量知识总得分与因变量措施落实情况得分具有相关性(r=0.222,P<0.05).[结论]临床护士DVT相关知识掌握及措施落实情况均较差,管理者应加强对临床护士DVT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

    作者:崔英;吴淑花;孙继红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

    护理风险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1] ,除具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

    作者:沈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