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药物治疗的护理

李秀荣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 病人, 药物治疗, 护理, 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 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壁, 急危重症, 并发症, 状态, 血肿, 血液, 血压, 休克, 突发, 疼痛, 撕裂, 内膜
摘要: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血肿,夹层发生在2周以内为急性夹层.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凶险的急危重症,起病急、变化迅速,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呈撕裂样,伴大汗淋漓,常呈休克状态,与急性心肌梗死极相似,但病人血压常常升高,夹层破裂是严重的并发症.未经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很差,50%的病人于48 h内死亡,70%于1周内死亡,90%于3个月内死亡[1].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化病人的产生与应用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1],指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模仿临床病人情况,在临床技能考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人,可用于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教学、评估以及职业态度培养,于1963年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缔造,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尔顿市麦克马斯特大学心理测量学家Geoffrey Norman命名.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胃镜润滑剂在胃肠减压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镜润滑剂在胃肠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需行胃肠减压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口服胃镜润滑剂后再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对照组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胃肠减压术前口服胃镜润滑剂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一次置管成功率.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断指再植病人的心理护理

    我科近年来收治断指再植病人282例(296指),由于突然发生意外事故,病人心理负担很重,护理人员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针对性地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解决心理问题,帮助病人消除失落感和悲观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琴;王燕;刘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康复指导对舌癌术后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对舌癌切除术后缺损行皮瓣修复病人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T2~T3期舌癌术后缺损行皮瓣修复的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指导方法进行系统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舌癌切除术后出院健康宣教,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分别进行舌功能评价.[结果]出院后6个月实验组病例在咀嚼和语言功能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吞咽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舌癌切除术后病人进行系统的康复指导,能提高舌功能恢复的速度,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范玉霞;陈世梅;赵家凤;陈世容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1例口服别嘌醇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病人的护理

    别嘌醇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转化为尿酸,即尿酸合成减少,可抑制肝药酶活性,是目前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用药后个别病人有皮疹、腹泻、腹痛、低热、暂时性转氨酶升高或粒细胞减少等,停药及给予相应治疗一般可消失[1],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较罕见.我院2006年2月24日收治1例口服别嘌醇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病人,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冯金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头面多汗症的护理

    头面多汗症(craniofacial hyperhidrosis,CH)是一类主要影响生活质量的良性疾患,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胸腔镜交感神经链手术是近年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1].头面多汗症不同于其他病症,其在人群分布、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以及病人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和要求等方面都有许多独特特点;该手术也可能有气胸、皮下气肿、代偿性多汗以及胸背痛等并发症.现将46例头面多汗症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东东;张静华;刘彦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辨证论治联合综合护理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综合护理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特应性皮炎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B组口服中药加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C组口服中药联合综合护理治疗,并分别于治疗2周、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周,C组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均高于A组和B组;治疗4周,B组和C组总显效率均有所提高.[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综合护理治疗特应性皮炎,能快速控制病情,提高疗效.

    作者:毛群先;蓝善辉;余土根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住院病人院内检查护送流程重组动因与效能分析

    [目的]对院内检查护送和服务环节进行系统性重新组合,以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整体满意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实现病区院内检查护送和服务环节流程的优化.[结果]有效缩短了病人长时间离开住院科室等待检查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整体满意度.[结论]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可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朱国容;诸蕊玉;梁玉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1例颅底、颈1与颈2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人术后护理

    高位颈椎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脊柱肿瘤,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的一大难题.颅底、颈1与颈2肿瘤由于周围结构复杂,手术部位难于显露而更难处理[1].以往对此类病例多施行非手术治疗或仅行姑息性手术治疗,甚至完全放弃治疗.

    作者:刘其桃;田薇;周方宇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介绍一种膀胱冲洗法

    膀胱冲洗法是长期留置导尿病人一项常用的护理操作,临床中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穿刺尿管的方法进行膀胱冲洗,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冬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与传统压迫止血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与传统压迫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8例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止血方法,观察组采用由天津怡美公司生产的YM-GU-1229动脉压迫止血器,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止血时间及病人制动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提高,术后并发症少,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缩短了病人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黄文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介绍一种小儿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气管插管是将导管经鼻或口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是治疗和改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纠正病人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还可以有效消除气道分泌物.

    作者:钟敏;余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鼻胃管两种固定方法效果观察

    鼻胃管常用于胃肠减压、胃肠道营养支持[1].鼻胃管是保证不能经口进食病人实施肠内营养的有效手段,对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保护肠道的正常功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病人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留置鼻胃管如不能妥善固定.则容易造成胃管移位、滑脱,甚至因胃液反流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2].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多,昏迷病人集中,大部分病人需要鼻胃管营养支持,为解决胃管滑脱问题,我们采用单纯绷带和橡胶管绷带两种方法进行鼻胃管固定,以选择佳的胃管固定方法.

    作者:刘琰;胡悦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鼻腔扣式电池异物患儿的护理

    近年来,由于电器玩具的增多(手表、玩具手枪、音乐卡、计算器等),鼻腔扣式电池异物时有发生.我院2001年3月-2007年3月收治鼻腔扣式电池异物34例,并发鼻中隔穿孔10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魏翠芬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晚期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提高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86例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对一与病人交流,给予心理护理、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满足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予饮食和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琦;郁文静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纳米银无菌敷料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介绍了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病人的护理,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米银无茵敷料外敷6 d~7 d后皮肤损伤改善.

    作者:王丽娟;吴冬青;侯悦;韩红霞;徐晓东;董霜;颜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的护理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致命性肺血管疾病,临床上明确诊断的占0.1%,经尸检证实的达3%以上,引起肺栓塞的栓子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常见[1].2005年7月-2007年8月,我院对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实施了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致命性肺栓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程程;李冬梅;谢景红;司今;张艳军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狂犬病病人临终护理及医院感染预防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被犬、猫等病兽咬伤而感染发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高度兴奋、恐水、怕风、流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狂犬病是迄今为止凶险的传染病,一旦发病,其预后极差,病死率100%.临终护理是指一个人处于濒死阶段时,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精心的照料和亲友们的依恋.

    作者:张守用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肝移植病人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我国每年因终末期肝病死亡的病人超过20万人,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些病人大多因肝衰竭而死亡,而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尤其是救治濒临死亡的暴发性肝衰竭病人唯一的有效和可靠手段,而且移植技术日臻成熟,与手术技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目前,免疫抑制治疗和康复治疗已蜒成为影响移植手术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发现>80%的移植术后病人存在过度焦虑等负性情绪.

    作者:周怡文;刘明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改良式清洁灌肠在结肠镜检查病人中的应用

    在结肠镜检查前病人均需要清洁肠道,部分病人需要通过清洁灌肠清洁肠道.为了寻找既彻底清洁肠道又尽量减少病人痛苦的方法,采用了改良灌肠法,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秀娟;张玉琴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