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白血病病人剂量化疗合并出血的护理

白秋霞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病人, 大剂量, 化疗药物, 出血, 护理, 骨髓抑制期, 现报告如下, 白血病细胞, 治疗效果, 治疗过程, 支持治疗, 化疗方案, 敏感性, 化疗后, 选择
摘要: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认为白血病病人的治疗效果主要决定于所患白血病的类型、所选择的化疗方案以及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对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支持治疗,特别是严重骨髓抑制期病人出血的护理时预后的影响重视不够,特别是在大剂量化疗严重骨髓抑制期[1].现将我院1996年-2002年大化疗后出血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甲培新与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存在配伍禁忌

    甲培新(甲磺酸培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由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适用于培氟沙星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皮肤感染、败血症及心内膜炎等;注射用核糖核酸Ⅱ(BP素)是由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免役调节药,适用于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软组织内脏及其他癌症的辅助治疗,临床上常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癌症术后的病人,但在配置过程中发生了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介绍一种改良手术床棉被

    传统的手术床棉被由于比较窄、不服帖,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遇到一些肩周炎、颈椎病的病人,更会影响病人的舒适度.为此,改良的手术床棉被,克服了这一弊端,经临床使用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静枝;田金红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对输注多巴胺病人实施静脉保护的做法和用药护理

    在重症监护病房,多巴胺是维持血压的首选药物.由于药物对局部血管刺激性强,药物浓度过大,应用时间维持较长等因素,使用中局部血管反应也较大,常规用量也可引起局部皮肤苍白、发红,甚至坏死[1],发生局部并发症甚至引发护理纠纷情况时有报道.我科于2004年7月-2007年7月,接受各类心血管疾病使用多巴胺治疗病人共41例,通过采用合理的静脉保护,无一例局部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对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为了缓解护士来自于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压力而影响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方法]将输液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法进行静脉穿刺操作;实验组除按常规方法外,对病人及家属提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加强病人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入院后问卷了解病人及家属对静脉穿刺的要求和配合程度,集中讲解静脉输液的目的、方法及影响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的因素及配合方法.[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实验组(98.5%)较对照组(82.5%)高;实验组干预前后来自病人及家属的压力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对穿刺疼痛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病人及家属提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缓解护士心理压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洪芬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对92例产后妇女接受家庭访视效果的调查研究

    产褥期妇女保健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分娩后的整个产褥期基本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1].为了解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对92例接受家庭访视的产妇做了问卷调查.现将其方法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晓群;卢华;陈启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健康宣教班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

    目前,世界上护理人力资源紧缺,中国的护理人员编制更加不足.在社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病人对护理人员及其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科在护理人员少、护理工作量大的情况下,2006年6月开始更新观念,改变排班模式,在基于传统排班方法的前提下增设了健康宣教班,所谓健康宣教是指通过个体化宣教方法与途径帮助病人了解康复知识,引导病人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健康行为,达到佳健康目的的方法[1].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取得满意的成果.现将新的排班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吴晶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一种治疗肛周淹红的新方法

    危重病人易发生肠道功能失调引起腹泻,反复稀便致肠液从肛周渗出,引起肛周及骶尾部皮肤湿疹、发炎,破溃甚至出血.传统的护理方法是反复清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这种方法不仅加大了护理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局部皮肤护理效果.我科对27例肛周淹红的病人使用康纳乐霜局部涂擦,经临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黎;李小燕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手术后病人改良铲式担架与徒手搬运方法的比较研究

    手术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利、呼吸、循环不稳定、伤口且带有管道、衣着少甚至未着衣等特点.将应用于院前急救的铲式担架进行了技术改进并用于手术后病人的搬运,将之与传统徒手搬运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云洁;陈燕;楚鑫;谢世敏;何晓丽;涂红云;周紫燕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封条在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

    长久以来,我院对抢救室的管理实行的是主班护士负责、班班交接、护士长和护理部抽查制度,显得费时又费力,并很难确实做到抢救器材的完好性.自2007年以来,结合我科抢救室实际工作情况,对抢救室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用封条式管理,效果甚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珺;胡冬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干预的研究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不仅引起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故有效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降低这种危险性十分重要[1].由于高血压病程漫长,许多病人对高血压基本知识掌握不足,老年人又常伴有记忆力减退、健忘、反应迟钝、思维混乱等,降压疗效难以巩固,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增加了此病的危险性.我院于2006年8月-2007年8月对5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以增强降压疗效,促进病人康复.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王励;张桂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临床护士在实施药物治疗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合理用药中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医嘱的执行者是护士,若该环节出现问题,即使医嘱合理、药学调剂正确,也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工作者在执行医嘱,配药、输液过程中应本着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注意配伍禁忌[1].现将临床护士在实施药物治疗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赵国清;薛爱芳;聂晶晶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老年护理保险的发展

    老年护理保险,又称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健康保险制度,指通过合同约定,当被保险人因疾病或衰老以至于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康复中心或需要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的有关费用由保险人提供补偿[1].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对冠心病病人抗凝药物使用期间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时间的对比研究

    阿司匹林作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的广泛开展,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药必须常规使用.选择 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符合入选标准的588例病人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病人抗凝药物使用期间静脉穿刺后适当的局部按压时间,指导护士临床工作,减轻病人的痛苦.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小莉;刘晔;马倩;朱琳;赵慧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放松训练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影响的研究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在心导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1].它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方法,病人手术后会发生一系列过高或过低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其康复.本研究将放松训练应用于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人中,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疼痛水平,为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人的康复护理提供依据.现将其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胡经文;刘美丽;高春燕;李小妹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病人对优质护理观点的调查研究

    优质护理是医院的一种形象标志,是指导护士实现护理目标,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病人对护士所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日益成为优质护理的一种评价标准.护理质量对于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只有发现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病人应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病人对优质护理的看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士宏;蒋蕾蕾;赵文莹;杨叶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居民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居民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确诊的糖尿病居民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联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力(VT)、一般健康状况(GH)及社区就诊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医药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1年后实验组居民常见疾病知识知晓率、社区就诊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生存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年平均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糖尿病居民的健康教育效果,改善糖尿病居民生存质量.

    作者:邓红艳;田玉凤;黄骥;李平;吴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800型肠内营养泵在结肠癌根治术后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对于外科结肠癌根治术后的病人,术后肠道营养至关重要,我科2007年4月-2008年1月收治结肠癌根治术后的病人60例,术后6 h应用800型肠内输液泵开始输注能全力,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营养液的输注,病人能够很好地接受,应用营养泵后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没有出现腹泻、急性机械肠梗阻,肠瘘和代谢性并发症,理想的肠内营养泵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1], 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侯丽英;张惠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免气腹单孔法迷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

    随着外科微创观念的发展及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逐渐广泛运用于临床[1],已成为普外科医师的常规术式,但普遍依赖气腹技术.我院在国内首先报道了免气腹单孔法迷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该术式不依赖气腹技术,具有切口小、美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节省耗材、减少医疗废物产生等优点,容易被病人接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免气腹单孔法迷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滕艳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护理本科生实习体验调查的质性分析

    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场所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并在临床场所中发展实践能力[1],因此实习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给医院的实习管理部门带来很大压力[2].实习生在实习初、中、末期不同阶段均出现不同程度和特点的管理问题.为了解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专业价值观、自我工作能力评价等多种实习体验,以便针对性地实施管理,现就其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康凤英;杨辉;王少芹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静脉留置针直接滴入采血法

    在临床护理中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输液方法,是对创伤性休克,需要补液的病人及术后维持输液的理想方法.可以在静脉穿刺后连接输液器前先留取血标本,以便检查备用.通过对60例病人的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户倩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