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群;卢华;陈启蓉
门诊采血室是医院的对外窗口科室之一,病人流动量大,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其医疗服务的需求差异较大.门诊采血室病人满意度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2],病人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提高静脉采血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现就其探讨如下.
作者:周兰兰;何跃;邢建立;吴敏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为了缓解护士来自于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压力而影响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方法]将输液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法进行静脉穿刺操作;实验组除按常规方法外,对病人及家属提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加强病人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入院后问卷了解病人及家属对静脉穿刺的要求和配合程度,集中讲解静脉输液的目的、方法及影响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的因素及配合方法.[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实验组(98.5%)较对照组(82.5%)高;实验组干预前后来自病人及家属的压力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对穿刺疼痛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病人及家属提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缓解护士心理压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洪芬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我院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眼科专科医院,眼科门诊年接诊量达20余万人次,主要病源是来自于基层的农村病人,且高峰期就诊集中.受经济条件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许多病人或其家属对眼科疾病知识知之甚少、重视不足,所以在诊治、护理和操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反复的讲解才能明白,不但浪费了医患双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教育效果欠佳.鉴此,护士于2006年12月至今设计编印了眼科健康教育系列图谱,经临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立改;王崇山;张清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调查冠心病病人家属对冠心病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 [方法 ]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来我院就诊的60名冠心病病人家属进行院前处理程度调查. [结果] 急诊冠心病病人家属对冠心病发病的院前处理知识缺乏,病人家属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 [结论] 制订冠心病急救知识教育方案,加大对病人家属的指导力度,使病人在院前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救助,提高病人的救治时间和康复率.
作者:杨冬梅;刘淑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为了减少排气过程中出现输液管壁上残留小气泡或者输液管终端过滤器内残留空气,空气随液体进入血管,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于2007年12月始, 我科采用改良排气法用于静脉输液排气, 结果发现此法能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英;秦庆力;莫凌云;苏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认为白血病病人的治疗效果主要决定于所患白血病的类型、所选择的化疗方案以及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对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支持治疗,特别是严重骨髓抑制期病人出血的护理时预后的影响重视不够,特别是在大剂量化疗严重骨髓抑制期[1].现将我院1996年-2002年大化疗后出血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秋霞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生在临床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实习.通过实习才能增进自己的技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但很多的实习护生在初步进入临床时,由于操作不熟练[1],未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等[2]原因,很容易遭到病人的拒绝,使其渴求学习与胆怯畏难的心理产生矛盾[3],严重影响了护生的实习情绪和学习积极性,甚至导致身心疾病.就此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勤;李文涛;殷艳玲;王飞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控制温度治疗能显著减轻脑水肿,降低脑耗氧量,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有效控制颅内压,促进脑损伤病情的恢复,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10月对颅脑损伤病人给予头枕电动冰帽,将腋温控制在36.3 ℃~38.0 ℃,治疗病人4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爱琴;武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随着外科微创观念的发展及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逐渐广泛运用于临床[1],已成为普外科医师的常规术式,但普遍依赖气腹技术.我院在国内首先报道了免气腹单孔法迷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该术式不依赖气腹技术,具有切口小、美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节省耗材、减少医疗废物产生等优点,容易被病人接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免气腹单孔法迷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滕艳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在重症监护病房,多巴胺是维持血压的首选药物.由于药物对局部血管刺激性强,药物浓度过大,应用时间维持较长等因素,使用中局部血管反应也较大,常规用量也可引起局部皮肤苍白、发红,甚至坏死[1],发生局部并发症甚至引发护理纠纷情况时有报道.我科于2004年7月-2007年7月,接受各类心血管疾病使用多巴胺治疗病人共41例,通过采用合理的静脉保护,无一例局部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老年护理保险,又称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健康保险制度,指通过合同约定,当被保险人因疾病或衰老以至于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康复中心或需要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的有关费用由保险人提供补偿[1].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在合理用药中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医嘱的执行者是护士,若该环节出现问题,即使医嘱合理、药学调剂正确,也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工作者在执行医嘱,配药、输液过程中应本着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注意配伍禁忌[1].现将临床护士在实施药物治疗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赵国清;薛爱芳;聂晶晶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重症病人是一些病情危重,随时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他们不仅身体陷于危机状态,而且精神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刺激,常因被置身于生疏环境,加上复杂仪器监测设施的应用,本身又缺乏对病情程度的认识,对治疗缺乏信心,对疾病和死亡有强烈的恐惧感,以及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等多种因素,易造成严重心理失衡,导致并发症增加及住院天数延长和住院费用的增加[1].因此,在护理重症病人时,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当中,做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不仅从躯体上治疗疾病,减轻病痛,还要从心理上关心、安慰病人,使病人尽快康复.现就其人文关怀在重症病人护理中的体现探讨如下.
作者:史彦梅;贺维权;左东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手术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利、呼吸、循环不稳定、伤口且带有管道、衣着少甚至未着衣等特点.将应用于院前急救的铲式担架进行了技术改进并用于手术后病人的搬运,将之与传统徒手搬运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云洁;陈燕;楚鑫;谢世敏;何晓丽;涂红云;周紫燕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人明显增多,而且高血压病有年轻化的趋势[1].由于中青年人的生活阅历、工作以及相关疾病的知识缺乏,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血压高,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尽管高血压药物治疗较大进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良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影响,且不良生活方式的纠正十分困难,有赖于多方面的配合.我科采用的病房干预-社区干预-家庭干预的措施对不健康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德全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优质护理是医院的一种形象标志,是指导护士实现护理目标,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病人对护士所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日益成为优质护理的一种评价标准.护理质量对于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只有发现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病人应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病人对优质护理的看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士宏;蒋蕾蕾;赵文莹;杨叶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不仅引起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故有效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降低这种危险性十分重要[1].由于高血压病程漫长,许多病人对高血压基本知识掌握不足,老年人又常伴有记忆力减退、健忘、反应迟钝、思维混乱等,降压疗效难以巩固,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增加了此病的危险性.我院于2006年8月-2007年8月对5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以增强降压疗效,促进病人康复.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王励;张桂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目前已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成熟方法,传统手术方式有后外侧入路、外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等,但都存在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髋部肌群损伤多及术后功能恢复慢等缺点[1],外侧小切口则优势明显.我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对88例病人采用外侧小切口技术进行THA,通过精心的护理及有效的康复指导,效果良好,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癌症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之一,姑息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服务项目,填补了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空白.姑息护理其目的在于给临终病人减轻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让临终病人在有限时间内,安详、舒适并有尊严而无憾地走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同时也为病人家属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精神过渡期-心理缓解,创造一个优良的情感与外部环境,从而达到让死者安然、生者无憾的目的.随着我院收治的各类妇科晚期癌症病人的增多,姑息护理的实施尤为重要.现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对2004年-2007年收治的妇科晚期癌症病人其中10例实施系统的姑息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杏红;邹敏;刘小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阿司匹林作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的广泛开展,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药必须常规使用.选择 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符合入选标准的588例病人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病人抗凝药物使用期间静脉穿刺后适当的局部按压时间,指导护士临床工作,减轻病人的痛苦.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小莉;刘晔;马倩;朱琳;赵慧 刊期: 200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