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小莉;刘晔;马倩;朱琳;赵慧
重症病人是一些病情危重,随时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他们不仅身体陷于危机状态,而且精神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刺激,常因被置身于生疏环境,加上复杂仪器监测设施的应用,本身又缺乏对病情程度的认识,对治疗缺乏信心,对疾病和死亡有强烈的恐惧感,以及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等多种因素,易造成严重心理失衡,导致并发症增加及住院天数延长和住院费用的增加[1].因此,在护理重症病人时,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当中,做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不仅从躯体上治疗疾病,减轻病痛,还要从心理上关心、安慰病人,使病人尽快康复.现就其人文关怀在重症病人护理中的体现探讨如下.
作者:史彦梅;贺维权;左东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且反复发作,病人的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呈现一个衰退的疾病过程,生活处理能力和社会功能退化,对病人、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精神分裂病人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待症状基本消失后,仍需较长时间的药物维持治疗并接受心理方面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减轻其精神功能的衰退,使其社会功能和行为大限度得调理和恢复.但病人及家属对维持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可能是不了解疾病的特点、不能耐受药物的副反应或对治疗失去信心等[1,2].这些问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为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从2006年2月-2006年8月由专职精神科护士对我院出院后的57例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并进行量表测评,从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贝佳妮;李婷;徐丽芬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场所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并在临床场所中发展实践能力[1],因此实习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给医院的实习管理部门带来很大压力[2].实习生在实习初、中、末期不同阶段均出现不同程度和特点的管理问题.为了解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专业价值观、自我工作能力评价等多种实习体验,以便针对性地实施管理,现就其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康凤英;杨辉;王少芹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由一次饮入过量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抑制的状态,大多数成人致死量为纯酒精250 mL~500 mL.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人际交往的增多,近年来急性酒精中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也越来越多[1].酒精进入体内后,80%由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其余部分在胃内吸收,90%以上在肝脏内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代谢,只有2%以原型由肾脏排出,当体内摄入过量酒精,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时,则进入大脑,发生皮质功能抑制,波及脑干和脊髓,严重时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因此它对胃肠道、肝脏、神经系统损害较多见,急性肾衰竭少见,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更为少见,尤其是在南方地区[2].我院近期收治1例急性酒精中毒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横纹肌溶解,进而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的病人,疗效满意,现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治疗与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琼鹰;李静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阿司匹林作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的广泛开展,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药必须常规使用.选择 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符合入选标准的588例病人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病人抗凝药物使用期间静脉穿刺后适当的局部按压时间,指导护士临床工作,减轻病人的痛苦.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小莉;刘晔;马倩;朱琳;赵慧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产褥期妇女保健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分娩后的整个产褥期基本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1].为了解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对92例接受家庭访视的产妇做了问卷调查.现将其方法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晓群;卢华;陈启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我院自1999 年1 月一2006 年4 月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120 例,现就其临床观察及救护报告如下.
作者:秦继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认为白血病病人的治疗效果主要决定于所患白血病的类型、所选择的化疗方案以及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对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支持治疗,特别是严重骨髓抑制期病人出血的护理时预后的影响重视不够,特别是在大剂量化疗严重骨髓抑制期[1].现将我院1996年-2002年大化疗后出血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秋霞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为了缓解护士来自于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压力而影响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方法]将输液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法进行静脉穿刺操作;实验组除按常规方法外,对病人及家属提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加强病人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入院后问卷了解病人及家属对静脉穿刺的要求和配合程度,集中讲解静脉输液的目的、方法及影响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的因素及配合方法.[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实验组(98.5%)较对照组(82.5%)高;实验组干预前后来自病人及家属的压力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对穿刺疼痛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病人及家属提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缓解护士心理压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洪芬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在临床护理中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输液方法,是对创伤性休克,需要补液的病人及术后维持输液的理想方法.可以在静脉穿刺后连接输液器前先留取血标本,以便检查备用.通过对60例病人的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户倩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我院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眼科专科医院,眼科门诊年接诊量达20余万人次,主要病源是来自于基层的农村病人,且高峰期就诊集中.受经济条件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许多病人或其家属对眼科疾病知识知之甚少、重视不足,所以在诊治、护理和操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反复的讲解才能明白,不但浪费了医患双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教育效果欠佳.鉴此,护士于2006年12月至今设计编印了眼科健康教育系列图谱,经临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立改;王崇山;张清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甲状腺手术由于其切口部位的特殊性,术后敷料难以固定.如果采用常规的敷料固定方法,不但难以固定,而且容易因固定过紧张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或者因固定过松引起感染.鉴此,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敷料固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为了减少排气过程中出现输液管壁上残留小气泡或者输液管终端过滤器内残留空气,空气随液体进入血管,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于2007年12月始, 我科采用改良排气法用于静脉输液排气, 结果发现此法能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英;秦庆力;莫凌云;苏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前,世界上护理人力资源紧缺,中国的护理人员编制更加不足.在社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病人对护理人员及其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科在护理人员少、护理工作量大的情况下,2006年6月开始更新观念,改变排班模式,在基于传统排班方法的前提下增设了健康宣教班,所谓健康宣教是指通过个体化宣教方法与途径帮助病人了解康复知识,引导病人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健康行为,达到佳健康目的的方法[1].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取得满意的成果.现将新的排班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吴晶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居民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确诊的糖尿病居民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联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力(VT)、一般健康状况(GH)及社区就诊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医药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1年后实验组居民常见疾病知识知晓率、社区就诊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生存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年平均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糖尿病居民的健康教育效果,改善糖尿病居民生存质量.
作者:邓红艳;田玉凤;黄骥;李平;吴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随着外科微创观念的发展及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逐渐广泛运用于临床[1],已成为普外科医师的常规术式,但普遍依赖气腹技术.我院在国内首先报道了免气腹单孔法迷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该术式不依赖气腹技术,具有切口小、美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节省耗材、减少医疗废物产生等优点,容易被病人接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免气腹单孔法迷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滕艳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或半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和/或生理功能紊乱[1],如呼吸系统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皮肤科的变应性皮炎等,这类疾病病因复杂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特异性脱敏疗法,是对已被某种变应原致敏的机体通过一定的途径,连续、小剂量、多次给予该种变应原,使机体对其敏感性逐渐降低以致脱敏,从而再次遇到该种变应原时不发生变态反应.这种特异性脱敏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1].我科对20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皮肤病160例病人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现将观察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郝风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颈椎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双极电凝组)和对照组(单极电凝组)各35例,分别采用双极电凝镊和单极电凝器头进行手术操作,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和切口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累计出血量和切口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颈椎手术中,双极电凝与单极电凝相比,应用双极电凝缩短了手术时间、止血效果确切、对周围组织损伤更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静雯;曾莉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在重症监护病房,多巴胺是维持血压的首选药物.由于药物对局部血管刺激性强,药物浓度过大,应用时间维持较长等因素,使用中局部血管反应也较大,常规用量也可引起局部皮肤苍白、发红,甚至坏死[1],发生局部并发症甚至引发护理纠纷情况时有报道.我科于2004年7月-2007年7月,接受各类心血管疾病使用多巴胺治疗病人共41例,通过采用合理的静脉保护,无一例局部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护理操作.临床上用的一次性胃管接头为喇叭形,与一次性注射器乳头不匹配,出现衔接不紧,松动漏气现象,导致检查胃管时因不能形成负压致抽吸胃液困难或注气时漏气现象,影响到胃管判断.近年来,笔者发现将一次性静脉输液针接头应用于衔接胃管中,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世平 刊期: 200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