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饲酸奶对危重病人肠道微生态的观察与护理

章富莲

关键词:鼻饲, 酸奶, 危重病人, 肠道微生态, 观察与护理, nursing care,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双歧杆菌, 乳杆菌, 免疫功能低下, 治疗措施, 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 一般选择, 严重感染, 器官系统, 功能损害, 改善作用, 肠道菌群, 病理因素
摘要:危重病人由于严重感染、创伤、应激等因素使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生命器官系统功能损害和病死率增加,营养支持是各种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部分[1].现临床一般选择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从而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益生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应用可以纠正病理因素下肠道菌群的破坏,对肠道微生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而酸奶含丰富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本文从肠内营养中添加酸奶对危重病人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作探讨.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对92例产后妇女接受家庭访视效果的调查研究

    产褥期妇女保健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分娩后的整个产褥期基本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1].为了解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对92例接受家庭访视的产妇做了问卷调查.现将其方法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晓群;卢华;陈启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护理本科生实习体验调查的质性分析

    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场所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并在临床场所中发展实践能力[1],因此实习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给医院的实习管理部门带来很大压力[2].实习生在实习初、中、末期不同阶段均出现不同程度和特点的管理问题.为了解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专业价值观、自我工作能力评价等多种实习体验,以便针对性地实施管理,现就其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康凤英;杨辉;王少芹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介绍一种改良手术床棉被

    传统的手术床棉被由于比较窄、不服帖,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遇到一些肩周炎、颈椎病的病人,更会影响病人的舒适度.为此,改良的手术床棉被,克服了这一弊端,经临床使用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静枝;田金红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病人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人明显增多,而且高血压病有年轻化的趋势[1].由于中青年人的生活阅历、工作以及相关疾病的知识缺乏,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血压高,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尽管高血压药物治疗较大进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良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影响,且不良生活方式的纠正十分困难,有赖于多方面的配合.我科采用的病房干预-社区干预-家庭干预的措施对不健康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德全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手术后病人改良铲式担架与徒手搬运方法的比较研究

    手术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利、呼吸、循环不稳定、伤口且带有管道、衣着少甚至未着衣等特点.将应用于院前急救的铲式担架进行了技术改进并用于手术后病人的搬运,将之与传统徒手搬运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云洁;陈燕;楚鑫;谢世敏;何晓丽;涂红云;周紫燕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音乐心理疗法对产后抑郁症病人康复的影响

    妊娠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也是充满着激动和期待的事情.但随着现代家庭和工作的变化,分娩也可能成为产妇的应激源,同时体内激素和能量水平的明显变化进一步加重产妇的心理负担,许多产妇分娩后在心理和生理双重应激源的影响下,出现心理和情绪变化.有报道,抑郁情绪是孕妇产褥期常见的症状或寻求咨询的主要原因[1],抑郁情绪是一类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它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了婴儿、婚姻、家庭及社会[2].因此,如何促进产后抑郁症病人的早日康复是广大医务人员所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2002年6月-2005年7月对20例产后抑郁症病人在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辅以音乐心理疗法,并与20例未实施音乐心理疗法的病人进行比较,探讨音乐心理疗法在产后抑郁症病人康复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对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为了缓解护士来自于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压力而影响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方法]将输液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法进行静脉穿刺操作;实验组除按常规方法外,对病人及家属提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加强病人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入院后问卷了解病人及家属对静脉穿刺的要求和配合程度,集中讲解静脉输液的目的、方法及影响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的因素及配合方法.[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实验组(98.5%)较对照组(82.5%)高;实验组干预前后来自病人及家属的压力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对穿刺疼痛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病人及家属提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缓解护士心理压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洪芬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12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人的诊治及救护

    我院自1999 年1 月一2006 年4 月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120 例,现就其临床观察及救护报告如下.

    作者:秦继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临床护士在实施药物治疗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合理用药中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医嘱的执行者是护士,若该环节出现问题,即使医嘱合理、药学调剂正确,也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工作者在执行医嘱,配药、输液过程中应本着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注意配伍禁忌[1].现将临床护士在实施药物治疗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赵国清;薛爱芳;聂晶晶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居民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居民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确诊的糖尿病居民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联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力(VT)、一般健康状况(GH)及社区就诊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医药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1年后实验组居民常见疾病知识知晓率、社区就诊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生存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年平均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甲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糖尿病居民的健康教育效果,改善糖尿病居民生存质量.

    作者:邓红艳;田玉凤;黄骥;李平;吴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对提高门诊采血室病人满意度的探讨

    门诊采血室是医院的对外窗口科室之一,病人流动量大,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其医疗服务的需求差异较大.门诊采血室病人满意度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2],病人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提高静脉采血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现就其探讨如下.

    作者:周兰兰;何跃;邢建立;吴敏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鼻饲酸奶对危重病人肠道微生态的观察与护理

    危重病人由于严重感染、创伤、应激等因素使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生命器官系统功能损害和病死率增加,营养支持是各种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部分[1].现临床一般选择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从而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益生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应用可以纠正病理因素下肠道菌群的破坏,对肠道微生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而酸奶含丰富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本文从肠内营养中添加酸奶对危重病人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作探讨.

    作者:章富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人文关怀在重症病人护理中的体现

    重症病人是一些病情危重,随时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他们不仅身体陷于危机状态,而且精神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刺激,常因被置身于生疏环境,加上复杂仪器监测设施的应用,本身又缺乏对病情程度的认识,对治疗缺乏信心,对疾病和死亡有强烈的恐惧感,以及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等多种因素,易造成严重心理失衡,导致并发症增加及住院天数延长和住院费用的增加[1].因此,在护理重症病人时,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当中,做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不仅从躯体上治疗疾病,减轻病痛,还要从心理上关心、安慰病人,使病人尽快康复.现就其人文关怀在重症病人护理中的体现探讨如下.

    作者:史彦梅;贺维权;左东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且反复发作,病人的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呈现一个衰退的疾病过程,生活处理能力和社会功能退化,对病人、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精神分裂病人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待症状基本消失后,仍需较长时间的药物维持治疗并接受心理方面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减轻其精神功能的衰退,使其社会功能和行为大限度得调理和恢复.但病人及家属对维持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可能是不了解疾病的特点、不能耐受药物的副反应或对治疗失去信心等[1,2].这些问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为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从2006年2月-2006年8月由专职精神科护士对我院出院后的57例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并进行量表测评,从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贝佳妮;李婷;徐丽芬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姑息护理在妇科晚期癌症病人中的应用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癌症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之一,姑息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服务项目,填补了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空白.姑息护理其目的在于给临终病人减轻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让临终病人在有限时间内,安详、舒适并有尊严而无憾地走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同时也为病人家属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精神过渡期-心理缓解,创造一个优良的情感与外部环境,从而达到让死者安然、生者无憾的目的.随着我院收治的各类妇科晚期癌症病人的增多,姑息护理的实施尤为重要.现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对2004年-2007年收治的妇科晚期癌症病人其中10例实施系统的姑息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杏红;邹敏;刘小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健康宣教班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

    目前,世界上护理人力资源紧缺,中国的护理人员编制更加不足.在社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病人对护理人员及其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科在护理人员少、护理工作量大的情况下,2006年6月开始更新观念,改变排班模式,在基于传统排班方法的前提下增设了健康宣教班,所谓健康宣教是指通过个体化宣教方法与途径帮助病人了解康复知识,引导病人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健康行为,达到佳健康目的的方法[1].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取得满意的成果.现将新的排班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吴晶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特异性脱敏疗法治疗超敏反应性疾病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或半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和/或生理功能紊乱[1],如呼吸系统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皮肤科的变应性皮炎等,这类疾病病因复杂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特异性脱敏疗法,是对已被某种变应原致敏的机体通过一定的途径,连续、小剂量、多次给予该种变应原,使机体对其敏感性逐渐降低以致脱敏,从而再次遇到该种变应原时不发生变态反应.这种特异性脱敏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1].我科对20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皮肤病160例病人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现将观察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郝风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对输注多巴胺病人实施静脉保护的做法和用药护理

    在重症监护病房,多巴胺是维持血压的首选药物.由于药物对局部血管刺激性强,药物浓度过大,应用时间维持较长等因素,使用中局部血管反应也较大,常规用量也可引起局部皮肤苍白、发红,甚至坏死[1],发生局部并发症甚至引发护理纠纷情况时有报道.我科于2004年7月-2007年7月,接受各类心血管疾病使用多巴胺治疗病人共41例,通过采用合理的静脉保护,无一例局部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800型肠内营养泵在结肠癌根治术后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对于外科结肠癌根治术后的病人,术后肠道营养至关重要,我科2007年4月-2008年1月收治结肠癌根治术后的病人60例,术后6 h应用800型肠内输液泵开始输注能全力,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营养液的输注,病人能够很好地接受,应用营养泵后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没有出现腹泻、急性机械肠梗阻,肠瘘和代谢性并发症,理想的肠内营养泵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1], 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侯丽英;张惠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一次性静脉输液针接头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护理操作.临床上用的一次性胃管接头为喇叭形,与一次性注射器乳头不匹配,出现衔接不紧,松动漏气现象,导致检查胃管时因不能形成负压致抽吸胃液困难或注气时漏气现象,影响到胃管判断.近年来,笔者发现将一次性静脉输液针接头应用于衔接胃管中,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世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