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电图的发明与发展

王斌全;赵晓云

关键词:心电图机, 电活动, 心脏, 心动周期, 科学家, 图形, 体表, 曲线, 利用, 记录, 荷兰, 发明, 变化
摘要: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反映着心脏的电活动[1].它的发明与发展和许多科学家不懈的努力紧密联系在一起.1745至1746年间,荷兰的Musschenbroek和波美拉尼亚的Ewald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监测与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结果,这一过程因动脉粥样斑块破溃而诱发.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沉积在损伤的斑块上导致血凝块形成和动脉阻塞[1].该病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内病死率逐年下降.为了深入探讨老年病人在急性心梗病程中易发生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问题,进一步做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现对我院心内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了有关心电监护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张林秀;陈泽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体表定位斜刺法在早产儿采集血标本中的应用

    早产儿血标本采集是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操作之一,首选采血部位是股静脉,因为股静脉相对固定,管径比较粗,能快速取足血标本量;但早产儿股动脉搏动弱,穿刺成功率较低,且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如何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穿刺采血是新生儿科护理人员面临的一道难题.成功的静脉穿刺既要做到一针见血,又要减轻在患儿穿刺时的疼痛[1].2007年4月-2008年2月我科采用常规直刺法和体表定位斜刺法对120例早产儿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红格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对糖尿病病人护理健康教育博客的探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需要随病程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而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在帮助病人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掌握自我管理技巧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电子时代,网络遍及千家万户,通过网上咨询来寻求支持和答案已经是人们普遍对待问题的方式.博客,作为网络的产物,以极快的速度融入社会生活中,逐步大众化.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面向更多有健康需求的糖尿病人群,2007年6月我院创建了专业护理健康教育博客(http://tongjinurse.blog.sohu.com),取得了较好的收效,现介绍如下.度.

    作者:黄丽红;朱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氧化亚氮吸入的护理

    [目的]总结22例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吸入氧化亚氮(NO)的护理经验.[方法]规范NO吸入前的准备,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病情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监测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浓度和高铁血红蛋白的监测,预防毒副反应的发生.[结果]22例病人吸入一氧化氮后氧合指数和肺的顺应性明显提高,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5.5 d,未发生毒副作用.[结论]正确应用NO吸入治疗技术,可提高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抢救存活率.

    作者:涂霞;王湘;陈伟新;姜妮;刘希伶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医护抢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的缺血坏死,是由于已有病变的冠状动脉发生冠状动脉血流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长时间严重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1].其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有广泛弥漫的粥样硬化病变,以造成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在此基础上发生管腔内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血管痉挛、应激、严重心律失常.过重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将造成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和中断而发生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的胸骨后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与血清心肌酶报告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心脏破裂等并发症.AMI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急危重症[2].我院CCU在2006年1月-2007年2月收治AMI 118例,现对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抢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帆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氟康唑粉涂抹治疗肝炎病人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

    2005年-2007年我院应用氟康唑片碾碎氟康唑粉涂抹肝炎病人口腔真菌白斑1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9例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口腔真菌感染出现的部位主要在口腔两颊部,双唇内侧颊膜,齿龈外侧,真菌在口腔生长成白色、乳白色粉末状、片状,易剥离.剥离物涂片实验室检查找到真菌菌丝.

    作者:田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在颅脑硬膜下引流术病人应用闭式引流袋预防气颅的效果

    [目的]探讨颅脑硬膜下引流术后应用无空气闭式引流袋阻止气颅发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硬膜下积液引流术病人按手术后引流管连接不同引流装置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病例术后引流管末端接上无空气闭式引流袋,对照组病例术后引流管末端接无菌纱布包裹瓶口的近似开放式无菌消毒瓶.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术后2 d~7 d CT结果是否出现气颅.[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气颅的发生,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一次性灭菌袋行闭式引流代替开放式消毒瓶,病人气颅发生率及相应并发症明显减少,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病人康复质量及临床护理效率.

    作者:芦雅琳;卢天喜;李姣红;吴赛芬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和谐护理的文化意蕴

    和谐护理必须拥有和谐的护理文化.和谐护理必须坚持文化宗旨.和谐护理的文化意蕴诸要素,主要包括护理主体和谐、客体和谐、和谐的护理文化环境、和谐的护理文化管理、和谐的护理制度文化、和谐的护理文化教育.和谐护理的文化意蕴要求护理主体必须履行应尽的文化责任,以及相关的护理行业学会、主管部门尤其是政府必须承担在协调主体与客体关系中应尽的文化义务,以确保和谐的护患关系科学健康地运行,彰显中国特色的护理事业的文化魅力.

    作者:贾启艾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关于抗癌日记在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自我效能作用的研究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增高趋势[1].预计到2015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人将超过6 000例,2020年将超过6 050例[2].虽然医疗手段不断提高,但是疾病本身和乳腺癌所带来的形象紊乱仍旧很严重地困扰着病人,乳腺癌病人的自我效能受到很大影响.自我效能 (perceived self efficacy)早由Bandura[3]提出,从社会认知理论发展而来,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本研究目的在于设计一份抗癌日记,并探讨此抗癌日记对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自我效能的作用,从而为以后能否用此抗癌日记提高乳腺癌病人术后的自我效能,促进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病人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燕;詹扬扬;胡雁;黄嘉玲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音乐减压疗法减轻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效果分析

    21世纪的到来给护士带来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因此,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相对落后的护理观念以及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进步带来的更高层次的护理服务的要求,这使得护士在工作中不得不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一项新调查显示,在当今的工作中,有68.5%的护士觉得工作有压力,与1995年相比,有68.3%的护士觉得心理压力在增大.因为人们感到压力大,心理疾病也由此增加.为了了解用音乐来治疗和减轻压力的效果,我们对本院护士130人 进行现场演示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变兰;范改萍;李青;王丽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人小便障碍的临床护理

    截瘫是由胸腰段脊髓损伤而造成的下肢感觉与运动障碍,多由创伤性脊柱损伤引起,也可因脊柱结核、肿瘤、椎管狭窄或畸形压迫脊髓而造成.截瘫后多数病人发生小便障碍,给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我院自2003年7月-2007年6月对45例截瘫致小便障碍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琳;刘维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大网膜包肾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围术期护理

    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6月采用选择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大网膜包肾术(selective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with omentorenopexy,SPCDV+ORP)[1]治疗门静脉高压症86例,使病人缓解了脾亢,降低了门静脉压力,较好地控制了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同时又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明显降低,疗效满意.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韩娟;王超;方汉萍;杨镇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对局部麻醉手术病人生理和心理影响的研究

    手术对躯体是一种创伤性治疗,会对病人产生不良刺激.局部麻醉手术时,由于病人始终处于清醒状态,此时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应激反应增强,病人会感到焦虑、不适或疼痛,甚至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手术过程中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镇静,可以减轻病人对手术、环境的不适及有害的应激反应[1].通过观察局部麻醉手术中应用镇静药物,实施护理干预以及传统的护理配合等措施可减少病人心理及生理不良反应,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艳;杨建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老年病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功能性便秘指非器质性或药物因素所致的便秘.老年人因全身肌肉张力减退、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下降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易发生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又称为单纯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大多为直肠性便秘.我科对2005年1月-2007年11月对150例65岁以上的病人出现功能性便秘进行处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熊玉梅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对手术室病人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分析,着重从护士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服务态度、应急能力及协调培训,制订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减少了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提高了护理管理的质量.

    作者:陈玉芬;陈婧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排便功能训练

    传统直肠癌手术不但要切除肛门,还要在腹部做人工肛门,终生带粪兜,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也给病人生活上和社交上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科设计了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直肠癌,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该保肛手术既保证癌切除的彻底性,又保留了肛门正常排便功能,同时又避免了在腹部做人工肛门带粪兜之痛苦,显著提高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对肛周神经、肌肉组织的牵拉损伤及术后直肠、肛管容量的减少,病人可出现暂时性大便失禁,目前缺少系统的排便训练方法[1].排便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神经系统、排便感受器管以及多组肌肉的共同参与、互相协作才能完成.2005年1月-2007年3月,我们对11例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直肠癌,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后病人进行系统的排便训练,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颖;杨洁;张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咽部麻醉配合基础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胃镜检查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胃镜检查中对不同静脉麻醉方式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老年病人共80例,随机分成咽部麻醉(1%利多卡因口喷2次)加基础麻醉(咪达唑仑+芬太尼)为A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为B组,各40例,比较两组胃镜检查前、中、后的心率(HR)、血压(BP)及指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两组胃镜检查过程中不适程度及对操作的影响,比较各自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术中SpO2较前变化不明显P>0.05,但R、B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以全凭静脉麻醉组下降显著.两组术后各指标均恢复接近基础值.两组检查过程中不适反应对操作的影响无明显区别.[结论]老年病人行麻醉胃镜风险大,在单纯胃镜检查中基础麻醉加咽部麻醉方案相对安全有效.

    作者:周庆;孙素琼;王鸣;张子其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静脉推注过滤器巧改装

    临床上有很多药物静脉推注见效快、疗效好、操作简便,是常用的给药方法,但一直以来静脉推注缺少过滤装置,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在抽吸瓶装药物或液体时橡皮塞很容易被针头切下吸进注射器,仅凭肉眼观察很难确保万无一失,那么,在静脉推注时,碎橡皮屑很容易随药物被推进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若堵塞血管就形成了医源性栓塞,如引起重要脏器栓塞就会危及生命,所以,静脉推注过滤器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对一次性输液器进行了改装,使静脉推注时有了过滤装置,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华伟;徐秀香;陈月新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心理干预对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病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病人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1 d和干预后1周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CES-D)和自尊量表(SE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病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改善,SAS、CES-D、SES得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 0.01).[结论]对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进而提高了他们生活质量.

    作者:徐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1例黑斑息肉病引起小肠巨大息肉并肠套叠患儿的护理

    黑斑息肉病又称Pentz-Jegher综合征,有研究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高外显性,男女均可携带因子.一家族中有多人患此病并不少见,30%~50%的病人有阳性家族史[1].

    作者:林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