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大网膜包肾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围术期护理

韩娟;王超;方汉萍;杨镇

关键词:选择性, 贲门周围, 血管离断, 大网膜包肾术, 术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 围术期, 护理, portal hypertension, greater omentum, 静脉破裂出血, 远期并发症, 门静脉压力, 疗效满意, 自发性, 术后, 脾亢, 控制, 机体, 分流
摘要: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6月采用选择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大网膜包肾术(selective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with omentorenopexy,SPCDV+ORP)[1]治疗门静脉高压症86例,使病人缓解了脾亢,降低了门静脉压力,较好地控制了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同时又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明显降低,疗效满意.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并发症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脏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脏病病人治疗的重要措施.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右心导管、左室造影、心内电生理等检查方式对一些疑似冠心病的病例做出明确诊断或为心脏搭桥术以及瓣膜置换术提供冠状动脉等大血管的情况.在治疗方面,常用的有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等.通过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解决了冠状动脉狭窄的问题,改善了心肌灌注,拯救了濒死的心肌细胞;射频能通过导管在心内损毁靶点则能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但多数病人会对手术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不仅对手术不利,还会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发生并发症的因素中,心理因素占很大比例,因此,在心脏介入术术前、术中、术后实施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我院心脏中心200例心脏介入术病人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心理干预,使病人能以稳定的情绪接受手术、术中能积极配合以及术后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使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彩英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的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的职业.近几年来,国家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国内部分地区教师进行心理调查显示,约50%以上的教师存在大小不等的心理问题[1].而作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简称带教老师),同时扮演着教育者与照顾者双重角色[2],其心理健康状况又如何呢?就这一问题对192名带教老师进行了调查.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淑琴;陈冬峨;王晓惠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明胶海绵包裹阿霉素缓释局部化疗脊柱恶性肿瘤

    在脊柱肿瘤手术中,在病灶清除术后,常常将阿霉素直接植入到肿瘤处,可以明显抑制或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预防局部复发.常用的局部阿霉素为红色粉末状.外科应用明胶海绵包裹阿霉素治疗脊柱恶性肿瘤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罗霄;张莺;赵体玉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关于抗癌日记在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自我效能作用的研究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增高趋势[1].预计到2015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人将超过6 000例,2020年将超过6 050例[2].虽然医疗手段不断提高,但是疾病本身和乳腺癌所带来的形象紊乱仍旧很严重地困扰着病人,乳腺癌病人的自我效能受到很大影响.自我效能 (perceived self efficacy)早由Bandura[3]提出,从社会认知理论发展而来,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本研究目的在于设计一份抗癌日记,并探讨此抗癌日记对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自我效能的作用,从而为以后能否用此抗癌日记提高乳腺癌病人术后的自我效能,促进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病人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燕;詹扬扬;胡雁;黄嘉玲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化疗时胃肠道反应影响的研究

    目前,恶性肿瘤仍是一类对人类生命威胁极大的疾病.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部分肿瘤病人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可以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2005年-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26例病人的化疗过程中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出现重度腹泻,肠黏膜脱落、坏死、穿孔等.有相当一部分人因难以忍受化疗反应,拒绝或被迫停止治疗[2].近些年来的研究已证明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有相当的比例与病人的心理作用有关.为此,有必要采用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相结合,明确心理护理的意义.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孙爱英;王才林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胸腹腔温热灌注治疗卵巢癌恶性积液的观察及护理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占第3位,好发年龄50岁~60岁.由于其症状无特异性,比较隐蔽,又缺乏早期诊断方法,确诊时60%~70%的病人已处于中晚期,常以腹部包块﹑腹水﹑腹痛﹑下肢水肿等为主要症状.选择胸腹腔灌注化疗是卵巢癌合并胸、腹水较为理想的治疗途径之一.我院采用温热灌注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洪珍兰;李希庆;耿艳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自制新生儿脐罩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新生儿脐带的护理尤为重要,一般断脐后脐带均以纱布包裹,既不便固定又容易脱落,且增大了脐部感染的机会.近年来我院巧用自制新生儿脐罩,临床应用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媛媛;杨荣;卜夏叶;许容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氟康唑粉涂抹治疗肝炎病人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

    2005年-2007年我院应用氟康唑片碾碎氟康唑粉涂抹肝炎病人口腔真菌白斑1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9例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口腔真菌感染出现的部位主要在口腔两颊部,双唇内侧颊膜,齿龈外侧,真菌在口腔生长成白色、乳白色粉末状、片状,易剥离.剥离物涂片实验室检查找到真菌菌丝.

    作者:田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1],也是孕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20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明显增高[2],且未生育者和未婚者的发病率亦明显升高,保留病人的生育功能显得更加重要.随着血、尿β-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和高分辨率阴道超声,腹腔镜等诊断技术的普遍应用,未破裂型输卵管型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治疗方法由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术发展为保守治疗.现就其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梁改花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对两种排班方法效果的应用研究

    合理排班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护理管理研究的目标之一,我院内一科在2005年-2007年先后施行了两种排班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秦君萍;杨立群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小剂量胺碘酮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心房颤动(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低血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不仅加重病人痛苦,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广谱抗心律失常反应已经在多中心大规模临床研究中得到证明.但长期口服大剂量胺碘酮的毒副作用发生率高、损害严重.因此,小剂量胺碘酮的临床研究引起重视,其预防AF的作用和安全性急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价.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任莉;牛雅蓉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心电图的发明与发展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反映着心脏的电活动[1].它的发明与发展和许多科学家不懈的努力紧密联系在一起.1745至1746年间,荷兰的Musschenbroek和波美拉尼亚的Ewald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体表定位斜刺法在早产儿采集血标本中的应用

    早产儿血标本采集是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操作之一,首选采血部位是股静脉,因为股静脉相对固定,管径比较粗,能快速取足血标本量;但早产儿股动脉搏动弱,穿刺成功率较低,且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如何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穿刺采血是新生儿科护理人员面临的一道难题.成功的静脉穿刺既要做到一针见血,又要减轻在患儿穿刺时的疼痛[1].2007年4月-2008年2月我科采用常规直刺法和体表定位斜刺法对120例早产儿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红格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和谐护理的文化意蕴

    和谐护理必须拥有和谐的护理文化.和谐护理必须坚持文化宗旨.和谐护理的文化意蕴诸要素,主要包括护理主体和谐、客体和谐、和谐的护理文化环境、和谐的护理文化管理、和谐的护理制度文化、和谐的护理文化教育.和谐护理的文化意蕴要求护理主体必须履行应尽的文化责任,以及相关的护理行业学会、主管部门尤其是政府必须承担在协调主体与客体关系中应尽的文化义务,以确保和谐的护患关系科学健康地运行,彰显中国特色的护理事业的文化魅力.

    作者:贾启艾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喜多安配合珍珠粉外用治愈大面积重度压疮病人1例

    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的发生是一个慢性的发病过程,在长期卧床、瘫痪、营养不良等重病人的骨突部位较易发生,且压疮愈合期长,治疗难度较大[2].我科应用喜多安配合珍珠粉外敷,治疗大面积重度压疮病人1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明;王晋;景彩丽;马桂秋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护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0世纪在90年代以前的研究中,心理护理的研究主要是涉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但近些年来,人们愈发重视了对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因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决定着心理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我国目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后阶段,也是社会变化为活跃的时期,此时,护士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这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护理的质量,不利于病人的康复[1].针对目前的情况,深入分析我院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髋关节退行性变,类风湿关节炎引起髋关节强直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的佳治疗方案.THA是通过手术将病损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由人工制造的关节假体所代替[1].它可以矫正关节畸形,恢复行走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术后康复锻炼是决定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THA术后的康复护理,可促进病人肢体功能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手术效果.2001年4月-2006年5月我院对50例股骨颈骨折及髋关节疾病病人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康复,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荣萍;姬润香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氧化亚氮吸入的护理

    [目的]总结22例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吸入氧化亚氮(NO)的护理经验.[方法]规范NO吸入前的准备,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病情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监测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浓度和高铁血红蛋白的监测,预防毒副反应的发生.[结果]22例病人吸入一氧化氮后氧合指数和肺的顺应性明显提高,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5.5 d,未发生毒副作用.[结论]正确应用NO吸入治疗技术,可提高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抢救存活率.

    作者:涂霞;王湘;陈伟新;姜妮;刘希伶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人小便障碍的临床护理

    截瘫是由胸腰段脊髓损伤而造成的下肢感觉与运动障碍,多由创伤性脊柱损伤引起,也可因脊柱结核、肿瘤、椎管狭窄或畸形压迫脊髓而造成.截瘫后多数病人发生小便障碍,给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我院自2003年7月-2007年6月对45例截瘫致小便障碍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琳;刘维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1例黑斑息肉病引起小肠巨大息肉并肠套叠患儿的护理

    黑斑息肉病又称Pentz-Jegher综合征,有研究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高外显性,男女均可携带因子.一家族中有多人患此病并不少见,30%~50%的病人有阳性家族史[1].

    作者:林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