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行;马麟娟;吴小红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放的护理标准化工具,是医生、护士共同合作,以提供恰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护路线,以减少康复护理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照护计划[1].手腕切割伤常导致手腕部肌腱的断裂性损伤,手功能影响大[2].目前国际推崇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介入早到术后1 d或2 d[3],但国内接受肌腱修复术后的病人行康复治疗多在术后6周以上.因此早期系统性开始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以帮助患手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成为本研究的重点.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单小虹;吕慧;郑书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冠状动脉自发夹层(SCAD)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肌缺血少见原因之一.通常认为SCAD是由于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出血量较多时可在动脉壁中膜外三分之一或中膜与外膜间形成大的夹层压迫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其滋养血管密度增加,更容易破裂出血引起血管夹层.一旦SCAD形成,它可以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
作者:沈颖;李凌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作为迄今为止骨科治疗中疗效为确切的手术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在缓解病人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方面的作用已获得了广泛认同.然而,TKR病人在康复期关节功能重建速度和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1].研究发现:在影响康复的因素中,医疗变量所占的比例较少[2-4],促使研究者把研究范围拓展到诸如疲劳[5]、抑郁[6]、焦虑[7]等心理因素上.
作者:李东文;徐燕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我科收住的动静脉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日益增多,经统计占住院病人的20.6%.我科是一个手术科室,高血糖对手术、麻醉的影响非常大,术中风险较高,并且术后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发生感染,造成手术的失败,从而给病人经济、精神上造成沉重的打击.
作者:高宇;王培英;段秀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原位心肺移植手术期间对药物合理的使用及管理.[方法]维持2例心肺移植手术出入量的平衡,术中预防性及对症性的用药.[结果]术中用药得当,2例病人术中各项指标稳定,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术中要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及预防手术后的并发症,及时预防性应用各类药物、精确计算出入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桂元;马育璇;卢惠玲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门诊量每日约200人次,流动性强,病种复杂,且大部分病人来自农村,就医环境陌生.医院虽设有感染科门诊,但由于位置不醒目等原因,其中,相当数量的传染病人仍分布在内科、儿科等门诊科室,不利于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门诊科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任务.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高怡芳;薛建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为适应各种改革,护士也同样在不断完善自己,而护士本身的职业心理需求的满足和维护,则为医院护理管理者所不容忽视的问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创立并维护一个医院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在这个环境中工作的每一个护士都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团体的共同目标.
作者:张国先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该技术在胆管及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优点已被广泛接受.优点是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等介入治疗,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深受病人欢迎.现将我科2006年6月-2006年9月收治的50例ERCP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石小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偏瘫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SF-36量表,采用横断面、多中心研究,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的神经内、外科、老年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共233例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了非参数的检验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与发病前遭遇生活事件、合并高血压或心脏病偏瘫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评价好坏相关不显著.[结论]在临床护理和治疗中应尽早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偏瘫进行干预,采取不同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措施.
作者:张美霞;付菊芳;牟翔;扬帆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日本在经历其他国家未曾体验过的速度经历了人口老龄化后[1],在政府的支持下,老年护理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也步入老龄化,也在面临迎接中国人口老龄化带给护理界的挑战,借鉴日本的老年护理模式促进中国老年护理的发展.现就日本老年护理的发展介绍如下.日本老年护理模式的转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分水岭.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各种胸部肿瘤病人晚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使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同时由于大量胸腔积液及蛋白质消耗,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我科采用局部抽放胸腔积液,并灌注化疗方法,取得较好的疗效.化疗期间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段金巧;于银梅;石冬梅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近年发现,在临床一线的好多护理人员不能安心工作,想方设法调离工作岗位,护理队伍有不稳定趋势.为了解和稳定护理队伍,加速护理事业的发展[1],预测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景,从2007年3月-2007年6月对我市13所医院的1 375名护理人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花;温利;王秋开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切痂植皮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有效手段.病人由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外渗,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导致微循环灌注不足,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病情严重.此手术风险较大,如何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总结近几年我院切痂植皮手术的配合,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李明雅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和社区护士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及需求,探讨适合的社区中医护理教学内容及实践模式.[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社区居民和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社区居民对社区中医护理服务的知晓率为53.2%,62.0%的居民愿意接受在校医学生的社区护理服务;67.74%的社区护士愿意接受中医院校护生前来实习.[结论]针对社区需求在社区教学中开展切实可行的社区中医护理实践,同时加强中医护理知识的宣传,发展中医护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区.
作者:李玮;郝玉芳;陈岩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不同生活环境下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病人、敬老院及某社区老年人共计3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同生活环境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敬老院老人心理状况以抑郁严重;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社区老人多数受人际关系敏感度的影响.影响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有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子女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结论]不同环境下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活质量和心理问题.宣传和教育老年人自我宽慰和调适,寻找精神寄托,丰富娱乐生活,同时呼吁社会增加对老年人的关爱,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
作者:王庆华;段晓明;宋荣荣;杨玉霞;丁志荣;姚晖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婴幼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对肺炎患儿可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认真的做好临床护理、对症护理、并发症护理、恢复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自2005年来,我院对肺炎患儿进行了良好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现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分析婴幼儿肺炎的护理.
作者:徐爱芳;郑丽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开胸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活动受限,加上麻醉刺激和疼痛等影响,术后呼吸道的并发症多,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和肺不张,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分泌增多或有积血,术后滥用止痛剂抑制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或术后剧烈疼痛限制了呼吸运动,不能有效地咳嗽、排痰,分泌物阻塞支气管,有效通气量减少,使部分肺不张,在此基础上继发感染,发生肺炎[1].有报道老年病人开胸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0%~40%,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樊晓娥;张萍香 刊期: 2007年第33期
静脉留置针常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长期大量输液治疗的病人,也用于肿瘤化疗给药.为病人进行静脉留置输液时,由于固定不牢可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引起局部肿胀、疼痛,严重者可致某些化疗药物渗入皮下造成皮下组织坏死或液体不能及时输注而延误病情.重新穿刺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也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还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经过反复临床实验采取静脉留置针的环形固定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吴莉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口腔吞咽及自洁功能下降,口咽部分泌物增多,这就为致病菌的大量孳生提供了条件,通常认为口咽部定植菌移植及下漏是机械通气病人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1].现就我院心外科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口咽部及下呼吸道菌株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侯冉;贾晓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NICU集高危新生儿及精密仪器设备、高素质医护队伍于一体的护理单元,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科室,随着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如果风险隐患没有被认知并加以防范,将产生难以避免的医疗纠纷,通过分析NICU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针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的防范措施,以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纠纷发生率.
作者:杨三花 刊期: 200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