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王培英;段秀兰
[目的]探讨眼球运动训练对眶壁爆裂性骨折病人手术效果的支持.[方法]对37例眶壁爆裂性骨折病人行眶壁骨折手术修复加人造骨植入修补,术后指导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眼球运动训练.[结果]32例病人复视消失,眼球运动恢复正常水平;5例病人眼球运动好转,复视未完全消失.[结论]对眶壁爆裂性骨折手术后的病人,通过手术和术后及时有效的眼球运动训练,可使病人眼球运动恢复正常水平,重建双眼单视,消除复视,达到理想眼位.
作者:马小青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实用主义道德观将道德看作个体在具体经验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将知识、技能、品格看作个体道德的要素,从而使道德过程与经验的改善过程等同起来,使道德教育过程成为与个体经验的改善过程,也使其与个体受教育过程相等同[1].这一理论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这一理论早被应用在教育改革中.结合医护管理实践探讨这一理论在医院的医护管理中重要的实践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煜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不同生活环境下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病人、敬老院及某社区老年人共计3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同生活环境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敬老院老人心理状况以抑郁严重;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社区老人多数受人际关系敏感度的影响.影响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有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子女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结论]不同环境下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活质量和心理问题.宣传和教育老年人自我宽慰和调适,寻找精神寄托,丰富娱乐生活,同时呼吁社会增加对老年人的关爱,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
作者:王庆华;段晓明;宋荣荣;杨玉霞;丁志荣;姚晖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所处环境中各种情况高效而快乐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然而CCU护士每天面对紧张的工作环境,职业压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
作者:降俏香;安研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密闭式静脉输液是医护人员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静脉输液时常会出现输液管内进入空气的现象,如发现莫菲氏管下段输液管中有气泡则立即关闭输液器开关,并挤压莫菲氏管使其有液体后再关闭输液器开关.当莫菲氏下进入少量空气时,在不违反无菌操作前提下,一手捏紧输液管气泡段下方,另一手轻弹输液管数次,便可将气泡轻松排出莫菲氏管.
作者:李翠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我科收住的动静脉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日益增多,经统计占住院病人的20.6%.我科是一个手术科室,高血糖对手术、麻醉的影响非常大,术中风险较高,并且术后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发生感染,造成手术的失败,从而给病人经济、精神上造成沉重的打击.
作者:高宇;王培英;段秀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该技术在胆管及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优点已被广泛接受.优点是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等介入治疗,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深受病人欢迎.现将我科2006年6月-2006年9月收治的50例ERCP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石小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临床上病人服用汤剂大多都是一剂两煎或三煎,上下午各服1次.服药是否得法,对疗效的好坏有着一定的影响,它与患病的部位、汤剂的类型、温度、服药时间、服药的禁忌等有着密切的相关因素,如果中药汤剂服用方法不当,会导致患病时间的延长,从而给病人增添痛苦.现就中药汤剂合理服用的方法探讨如下.
作者:李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中国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而乳房的自我检查(简称乳房自检)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有相当重要的作用[1,2].本调查选择我院住院病人的女性陪护者作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妇女对乳房自检的知晓情况、自检方法掌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促进妇女实施乳房自检,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田杰;金莹;赫金玲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作为迄今为止骨科治疗中疗效为确切的手术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在缓解病人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方面的作用已获得了广泛认同.然而,TKR病人在康复期关节功能重建速度和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1].研究发现:在影响康复的因素中,医疗变量所占的比例较少[2-4],促使研究者把研究范围拓展到诸如疲劳[5]、抑郁[6]、焦虑[7]等心理因素上.
作者:李东文;徐燕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市场与服务竞争的大潮中,每个行业都在寻求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挑战,存在新的危机,合同制护士表现尤为突出,存在着工资收入低、工作压力大、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现就其现状作一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陈维荣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弥漫性肺泡出血(diffuse alvedar hemorrhage,DAH)是以咯血、呼吸困难、缺铁性贫血和X线胸片呈弥漫性肺泡浸润或实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DAH临床少见,但病情凶险,常威胁病人生命.2007年1月我院收治了1例弥漫性肺泡出血的病人,经过抢救治疗及相应的护理,于2007年3月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许丽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原位心肺移植手术期间对药物合理的使用及管理.[方法]维持2例心肺移植手术出入量的平衡,术中预防性及对症性的用药.[结果]术中用药得当,2例病人术中各项指标稳定,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术中要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及预防手术后的并发症,及时预防性应用各类药物、精确计算出入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桂元;马育璇;卢惠玲 刊期: 2007年第3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为适应各种改革,护士也同样在不断完善自己,而护士本身的职业心理需求的满足和维护,则为医院护理管理者所不容忽视的问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创立并维护一个医院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在这个环境中工作的每一个护士都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团体的共同目标.
作者:张国先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众所周知,在急性大出血、严重创伤时常需要大量输血.但大量输血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致病理性出血,影响病人的预后.我们对2003年8月-2006年12月收治需大量输血的急性失血休克病人216例进行了抢救过程观察,现就影响病人凝血功能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孔福珠;孔福仙;蒋小燕 刊期: 2007年第33期
静脉留置针常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长期大量输液治疗的病人,也用于肿瘤化疗给药.为病人进行静脉留置输液时,由于固定不牢可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引起局部肿胀、疼痛,严重者可致某些化疗药物渗入皮下造成皮下组织坏死或液体不能及时输注而延误病情.重新穿刺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也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还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经过反复临床实验采取静脉留置针的环形固定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吴莉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提高病人对辅助检查的程序、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的认知度,确保病人更好的配合术前各项辅助检查.[方法]设两组,观察组由专人采取表格化文字方式和面授方式对病人进行各项与疾病相关辅助检查的时间、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程序、地点等健康宣教、讲解,检查日由专人送病人去各辅助科进行检查;对照组由护士只向病人说明检查的时间、地点,口头告知相关程序,检查日由专人送病人去各辅助科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对辅助检查的认知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指导并说明辅助检查的程序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由专人送病人去各辅助科进行检查,可提高病人对各项与疾病相关辅助检查的认知,增进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促进整体护理的进一步完善.
作者:朱亚萍;陈秀杰;郑美春;吴海燕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在临床工作中,当连续静脉输入甲氧苄啶注射液过程中加入呋塞米注射液时,常可以观察到输液管中液体呈乳白色.立即停止输液,撤换输液管并观察病情变化,病人未发生输液不良反应,再进一步行实验观察,将甲氧苄啶注射液0.1 g溶入100mL 0.9%氯化钠溶液中,将呋塞米注射液缓慢滴入甲氧苄啶注射液中,两药交界处迅速变成乳白色,静置1 min或2 min后,液体呈白色混浊且有絮状物,按上述方法重复多次,均出现相同反应.
作者:张磊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各种胸部肿瘤病人晚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使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同时由于大量胸腔积液及蛋白质消耗,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我科采用局部抽放胸腔积液,并灌注化疗方法,取得较好的疗效.化疗期间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段金巧;于银梅;石冬梅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切痂植皮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有效手段.病人由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外渗,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导致微循环灌注不足,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病情严重.此手术风险较大,如何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总结近几年我院切痂植皮手术的配合,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李明雅 刊期: 200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