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女性乳房自检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孙田杰;金莹;赫金玲

关键词:女性, 乳房自检, 相关因素, 调查分析, 妇女乳腺疾病, 乳腺癌, 自我检查, 自检方法, 住院病人, 知晓情况, 早期发现, 影响因素, 妇女健康, 调查对象, 常见疾病, 诊断率, 陪护者, 发病率, 中国, 选择
摘要:中国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而乳房的自我检查(简称乳房自检)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有相当重要的作用[1,2].本调查选择我院住院病人的女性陪护者作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妇女对乳房自检的知晓情况、自检方法掌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促进妇女实施乳房自检,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现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骨转移癌病人抑郁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晚期骨转移癌病人抑郁状况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制订更加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病人的情绪障碍.采用卡氏功能量表、疼痛问卷、医学应对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照顾者焦虑、照顾者抑郁等作为相关因素,对50例晚期骨转移癌病人进行评定.[结果]晚期骨转移癌病人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人抑郁与疼痛程度、屈服正相关,与卡氏行为状态评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负相关.[结论]晚期骨转移癌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作者:岳利群;诸蕊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眼球运动训练在眶壁爆裂性骨折病人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眼球运动训练对眶壁爆裂性骨折病人手术效果的支持.[方法]对37例眶壁爆裂性骨折病人行眶壁骨折手术修复加人造骨植入修补,术后指导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眼球运动训练.[结果]32例病人复视消失,眼球运动恢复正常水平;5例病人眼球运动好转,复视未完全消失.[结论]对眶壁爆裂性骨折手术后的病人,通过手术和术后及时有效的眼球运动训练,可使病人眼球运动恢复正常水平,重建双眼单视,消除复视,达到理想眼位.

    作者:马小青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切痂植皮的手术配合

    切痂植皮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有效手段.病人由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外渗,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导致微循环灌注不足,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病情严重.此手术风险较大,如何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总结近几年我院切痂植皮手术的配合,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李明雅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食用香油在胃管插入中的临床应用

    《基础护理》教材插胃管操作中都是用无菌液状石蜡作为胃管插入时的润滑剂,经长期观察,发现液状石蜡易干,尤其在涂擦轻、少或操作时间长或者环境温度高时易挥发,且液状石蜡作为化工工业用油,非食用油,有轻度的异味和苦涩感觉,胃肠疾病时病人的嗅、味觉很敏感,在胃管插入时,常常一触鼻咽部即发生恶心、呕吐,造成病人吞咽胃管(液状石蜡润滑后)困难,易把插入后的胃管从口鼻腔内吐出致胃管插入失败.

    作者:韩秀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外周血糖监测采血技巧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我科收住的动静脉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日益增多,经统计占住院病人的20.6%.我科是一个手术科室,高血糖对手术、麻醉的影响非常大,术中风险较高,并且术后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发生感染,造成手术的失败,从而给病人经济、精神上造成沉重的打击.

    作者:高宇;王培英;段秀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病人的分析

    在产科产后出血是常见、复杂乃至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就我院近年来306例产后出血病人,出血的原因及防治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分娩总数为11 450例,发生产后出血306例,发生率为2.67%.其中自然分娩7 408例,产后出血132例;阴道助产607例,产后出血28例;剖宫产3 435例,产后出血146例.产后2 h发生231例.产妇年龄18岁~40岁;平均26.5岁,孕周28周~42周,平均38.5周;初产妇198例,经产妇108例.

    作者:宫亦斌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提高护士利用图书馆医学信息资源实践的能力

    21世纪,世界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级医院规模建设日益扩大,相应地医院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依托网络技术和医学信息学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医学信息资源日益丰富,能直接为医院的临床、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服务.医院图书馆的读者群体日益扩展,护士正逐渐成为医院图书馆利用文献量大、借阅频率高的群体,也是活跃的信息检索用户.

    作者:季汉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92例足月前胎膜早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足月前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易诱发早产及增加宫内感染的机会,给母婴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1].是当今产科医护人员面临的常见而又棘手的难题.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PPROM 92例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母婴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云行;马麟娟;吴小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甲氧苄啶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工作中,当连续静脉输入甲氧苄啶注射液过程中加入呋塞米注射液时,常可以观察到输液管中液体呈乳白色.立即停止输液,撤换输液管并观察病情变化,病人未发生输液不良反应,再进一步行实验观察,将甲氧苄啶注射液0.1 g溶入100mL 0.9%氯化钠溶液中,将呋塞米注射液缓慢滴入甲氧苄啶注射液中,两药交界处迅速变成乳白色,静置1 min或2 min后,液体呈白色混浊且有絮状物,按上述方法重复多次,均出现相同反应.

    作者:张磊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合理服用中药汤剂方法的探讨

    临床上病人服用汤剂大多都是一剂两煎或三煎,上下午各服1次.服药是否得法,对疗效的好坏有着一定的影响,它与患病的部位、汤剂的类型、温度、服药时间、服药的禁忌等有着密切的相关因素,如果中药汤剂服用方法不当,会导致患病时间的延长,从而给病人增添痛苦.现就中药汤剂合理服用的方法探讨如下.

    作者:李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咽部与下呼吸道菌株相关性分析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口腔吞咽及自洁功能下降,口咽部分泌物增多,这就为致病菌的大量孳生提供了条件,通常认为口咽部定植菌移植及下漏是机械通气病人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1].现就我院心外科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口咽部及下呼吸道菌株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侯冉;贾晓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雾化吸入沐舒坦预防开胸术后病人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开胸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活动受限,加上麻醉刺激和疼痛等影响,术后呼吸道的并发症多,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和肺不张,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分泌增多或有积血,术后滥用止痛剂抑制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或术后剧烈疼痛限制了呼吸运动,不能有效地咳嗽、排痰,分泌物阻塞支气管,有效通气量减少,使部分肺不张,在此基础上继发感染,发生肺炎[1].有报道老年病人开胸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0%~40%,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樊晓娥;张萍香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腕切割伤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放的护理标准化工具,是医生、护士共同合作,以提供恰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护路线,以减少康复护理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照护计划[1].手腕切割伤常导致手腕部肌腱的断裂性损伤,手功能影响大[2].目前国际推崇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介入早到术后1 d或2 d[3],但国内接受肌腱修复术后的病人行康复治疗多在术后6周以上.因此早期系统性开始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以帮助患手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成为本研究的重点.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单小虹;吕慧;郑书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脊柱侧弯术后应用病人自控镇痛泵镇痛的护理研究

    脊柱侧弯手术病人创伤大,疼痛剧烈,而且多为青少年,自控能力差,术后主动配合困难,给术后的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传统的术后镇痛法是根据病人的需要间断肌肉注射或持续静脉输注止痛药,镇痛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病人自控镇痛(patien tcontrolled analtesia,PCA)法因疗效确切,用药合理,注重镇痛的个体化,有助于术后镇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我科针对脊柱侧弯手术病人术后使用PCA泵,在护理工作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谊;高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偏瘫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偏瘫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SF-36量表,采用横断面、多中心研究,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的神经内、外科、老年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共233例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了非参数的检验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与发病前遭遇生活事件、合并高血压或心脏病偏瘫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评价好坏相关不显著.[结论]在临床护理和治疗中应尽早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偏瘫进行干预,采取不同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措施.

    作者:张美霞;付菊芳;牟翔;扬帆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病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一种护理模式.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护理等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日程计划表,并按此计划表临床实施.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已有60%的医疗机构相继开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而英国、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国家的大医院也陆续采纳应用该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作者:车欢娥;冯育旻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手术特点及护理对策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人体矫形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大部分为高龄病人,常合并有多种器官功能减退或病变,因此手术创伤较大,一旦术中不能平稳过渡,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让病人能顺利渡过手术期,专家专题讲座的同时,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查找资料,了解掌握其手术特点及常见并发症,针对性地制订手术方案,提出严谨的护理对策,2005年3月-2006年12月应用于30例病人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萍;张淑梅;王秋开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心肺移植术病人术中用药的管理

    [目的]探讨原位心肺移植手术期间对药物合理的使用及管理.[方法]维持2例心肺移植手术出入量的平衡,术中预防性及对症性的用药.[结果]术中用药得当,2例病人术中各项指标稳定,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术中要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及预防手术后的并发症,及时预防性应用各类药物、精确计算出入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桂元;马育璇;卢惠玲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掰玻璃安瓿时的防护新技巧

    临床操作中经常需要掰取玻璃安瓿来配置药液,使病人达到治疗目的.目前的安瓿,其颈体之间多有一环行凹痕,应用时仅需以双手手指分别住安瓿体部和颈部末端,然后将安瓿轻轻曲折,便使安瓿折断,如安瓿无上述凹痕,则可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道环行锯痕,用75%乙醇棉球擦拭锯痕后用手指曲折安瓿.使其折断,随后按照无菌原则取药液.但在临床操作中发现,操作者的食指远端指间关节常常因在掰取安瓿时,被脱落的细小玻璃渣划伤从而引起出血.造成血液污染及院内感染,对此进行反复探索,总结1种小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1例冠脉造影术确诊冠状动脉自发夹层病人的护理

    冠状动脉自发夹层(SCAD)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肌缺血少见原因之一.通常认为SCAD是由于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出血量较多时可在动脉壁中膜外三分之一或中膜与外膜间形成大的夹层压迫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其滋养血管密度增加,更容易破裂出血引起血管夹层.一旦SCAD形成,它可以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

    作者:沈颖;李凌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