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平;熊爱民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医院编制护理人员数量的不断减少,聘用护士大量增加,护士岗位由士官担任,护理队伍人员结构由单一的军人护士变为军人护士、聘用护士和士官护士并存,护理队伍人员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现就多元化护理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刘景红;韩冰;刘艳红;胡海兰;李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软刷疗法在脑梗死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7例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软刷疗法,1个月为1疗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ugl-Meyer积分高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血栓素A2-前列环素(TXA2PGI2)平衡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软刷疗法能改善脑梗死的病理环节,改善脑供血,改善脑梗死病人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徐佳敏;齐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足部病变(又称DM足)是DM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5%的DM病人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DM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DM病人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障碍,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基础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1].重视日常足部护理、提高足部自护能力是预防DM足的关键.自护能力是指个体能够掌握正确的疾病知识并具有实践的愿望及严格执行计划的程度[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DM病人足部自护能力的调查研究,寻找社区DM病人足部护理的需求,从而为进一步实施预防DM足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白姣姣;金健华;李晶;王峥;朱育明;张颖;王素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索护患沟通技巧教学中运用情境模拟的授课方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在情境模拟授课结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6%的护生认为情境模拟改革了传统教学法,93%的护生认为情境模拟激发了学习兴趣.[结论]在护患沟通技巧教学中运用情境模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
作者:杨章玲;王虹;肖继荣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综述了抗肿瘤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机制、评估标准以及国内外防护研究进展,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宋向阳;李武平;孙惠英;代艳然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近期预后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11例病人发生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及行气管插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相关因素研究.[结果]AMI并发AF的病人年龄大、气管插管率高、病死率高,与非AF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AMI并发AF病人气管插管率高、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应做好预见性护理.
作者:邢攸红;李海燕;杨小泉;张小倩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3例SL住院病人作为SLE组,选择性别、年龄、学历等与SLE组基本匹配的8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评定,SLE组评定时间为入院后1周内及心理干预后3个月,评定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结果]SLE组的总分、10个因子得分以及这些因子的阳性例数都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SLE组干预后3个月其总分、10个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SLE病人心理健康水平差,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郭粉莲;姚丽英;李剑松;蔡旭;李博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压疮缺血再灌注时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氧化亚氮(NO)、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1 h组、再灌注2 h组、再灌注4 h组、再灌注6 h组,建立大鼠压疮缺血以及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对照研究,分别测定6组大鼠血浆中SOD、LDH的活性以及NO、MDA、ET-1的含量.[结果]再灌注组各组较对照组和缺血组SOD活性和NO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MDA、ET-1含量和LDH活性明显增加(P<0.05或P<0.01);缺血组较对照组LDH活性和ET-1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皮肤压疮缺血再灌注时存在损伤,该损伤与氧自由基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作者:蔡福满;姜丽萍;杨晔琴;韦泾云;吴永琴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普遍开展,护理教育也从单一层次的中专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为中专、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中职护理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及对中职护理教育的理性分析,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改指导思想,重点从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探讨中职护理教育的新模式.
作者:符秀华;苏克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病人在使用呼吸机时,呼吸机采用热湿化器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汽,混入吸入气中,同时起到加温加湿的作用.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添加湿化:一种是用注射器抽取蒸馏水从小进水孔内注入,加到所标刻度为止;另一种是拔下进气管道,从进气孔倒入蒸馏水,再快速地接上管道.此两种方法皆有不足.第一种方法所用时间太长,第二种方法是中断了呼吸机送气,呼吸机易报警,影响病人的呼吸.近我科采用了输液式加水法,既节省了时间,又不影响病人的呼吸,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沈琴;房金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针对当前在模拟病房进行的护理学基础技能训练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模拟病房护理基础技能实验室建设和进行示教课形式、规范操作、实验准备、课后开放、实验考核等的改革,使学生在实验室受到整体护理理念的熏陶,牢固掌握护理操作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姜文莉;吴永琴;高歌心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冬季,天气冷甘露醇容易结晶,影响输液.以前,甘露醇结晶,用热水烫,需反复冲泡很长时间,甘露醇才能溶化,费时费力.我科采用暖气煲甘露醇,以防结晶,效果很好.2004年至今,已输甘露醇约200瓶,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潘庆华;吴洪霞;张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介绍了心肺复苏的发展史及生存链,从胸外按压与通气、体外除颤、复苏用药及基础生命支持方面综述了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作者:马桂秋;冯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3种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监测方法的差异性[方法]对32例入住ICU的机械通气病人分别采用常规手指捏感法、小闭合容量法、专用套囊测压表法各测气管导管囊内压1次,进行注气量及囊内压关系的比较.[结果]手指捏感法测压值较压力表法及小闭合容量法明显偏高(P均<0.05),专用套囊测压表与小闭合容量测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捏感法所测压力值偏高,专用套囊测压表法与小闭合容量法可以相互取代,测压表法操作简便,测压准确可靠.
作者:彭雅君;郑碧霞;李文燕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DNR)血管外渗所致组织损伤早期佳的处理方法.[方法]将12只家兔腿部制作成DNR外渗模型,每只兔4条腿分别应用不同方法处理.4条腿分为4组,即A组用云南白药乙醇膏,B组用海普林软膏,C组用湿润烧伤膏,D组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用药后7 d采用空气栓塞将兔处死,进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C组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结论]柔红霉素血管外渗所致组织损伤早期可采取湿润烧伤膏外敷.
作者:雷美容;马晓玉;冯晓敏;柯晓燕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临床带教的新方式.[方法]将59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取循证护理方式带教,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方法带教,之后使用量表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评判性思维、小组学习方面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3个方面能力的自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均<0.01).[结论]循证护理带教方法,可以提高护理本科生自我学习、评判性思维、小组学习方面的能力.
作者:范宇莹;李秋洁;吕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介绍了Orlando以满足病人需求为中心的互动程序理论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论述了这一护理理论的主要应用情况及对我国护理学发展的启示.
作者:乐燕;刘晓虹;谢文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1病例介绍病人,35岁,孕8产0.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周37周余,阵发性腹痛伴见红4 h,急诊入院,因孕妇高龄初产以及珍贵儿,家属及孕妇要求,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后,入院当天下午决定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完成各项必须化验检查后,进手术室,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在腰麻下行急诊剖宫产术,腰麻镇痛,吗啡0.2 mg,穿刺腰3~腰4间隙顺利,试验剂量1 mL,麻醉平面为手术开始胸6、术中胸8,术中麻醉平稳.剖宫产一女婴,Apgar评分10分.术后清醒,安返病房,测血压17.3/9.3 kPa,心率80/min,呼吸22/min,体温36.8℃.
作者:汤志蓉;张忠英;施谊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各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及世界一些国家呈上升趋势[1].据有关部门统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到2010年感染者数量有可能达到1000万人,这不仅危害个人健康和危及生命,而且其传染性可对全民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解门诊病人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及态度倾向.于2005年10月17日-21日对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及皮肤科门诊病人1600人进行相关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超平;刘巧芬;方伟钧;吴素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已成为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人类社会逐渐发展为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先导的信息社会.将计算机管理软件引入到护理部资料管理工作中,是现代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由传统经验型的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转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潘玮;商临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