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肝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杨世奎;杨尚东

关键词:胃癌, 肝转移,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与多种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6例胃癌病例资料,选取12项指标作为胃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的浸润深度、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与肝转移有关,而其他因素则与肝转移无关.结论:胃癌肝转移与浸润深度、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13例宫颈妊娠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官颈妊娠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宫颈妊娠病例13例,行全子宫切除2例,保守治疗11例,其中4例行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MTX(氨甲喋呤)+栓塞术并均1周后在B超监视下行钳刮术,7例行MT×+米非司酮治疗,并适时行清宫术.结果1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血HCG明显下降,分别行钳刮术或清宫术,手术顺利.出血不多,效果满意,1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妊娠妇女体检时如确定为宫颈妊娠,应采取积极地治疗措施并给予周密细致的护理,可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范云秀;王艳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68例肝癌的增强CT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08-2009年收治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cT增强扫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共发现病灶112个,肿瘤大小0.5-17cm,平均4.7±2.1cm.≤2 cm的结节16个,3~5cm结节62个,>5cm巨块34个.结论:CT增强扫描提高了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有明;潘字轩;周兆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新生儿黄疸对心肌损害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时心肌是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治疗组)及生理性黄疸20例(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所有患儿的血清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活性.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f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及同工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高,治疗组治疗前心肌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经治疗后,心肌酶及血清胆红素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造成心肌损害,但随着胆红素血症的治愈心肌酶逐渐降至正常,不一定造成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作者:张红敏;郭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糖尿病的社区护理

    随着全民医保实施和社区卫生的不断完善,社区医疗将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和慢性疾病患者就医的主要场所.糖尿病为一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多数患者通过医院门诊在社区治疗为主,社区治疗具有减少患者因疾病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将成为该疾病护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通过社区护士对惠者实施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区护理中重视时患者进行血糖水平的维持指导、教会防止低血糖、指导患者及家属实施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指导督促运动治疗、实施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指导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使糖尿病患者在社区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高建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腰穿后腰背痛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腰穿术是临床各科常用的一项诊疗技术,部分患者腰穿后出现腰背疼痛,本文总结了5年来我院85例腰穿患者fiJ现的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按其原因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阿昔洛韦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治疗组给予阿昔洛维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蒲地兰口服液口服,3次/d.连服扣12d.具体用量:小于等于1岁患儿每次1/3支,1~2岁患儿每次1/2支,2-4岁患儿每次2/3支.4~5岁患儿每次1支.对照组仅给予阿昔洛维注射液治疗.两组均采用补液、对症等治疗.少数病例疑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退热、咽痛消失、疱疹消退、EV71转阴及治愈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蒲地兰口服液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孙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口服奥芙拉唑、吗丁啉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时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降逆和胃汤加减(基本方:柴胡、枳壳、郁金、威灵仙、大黄、法半夏、旋复花、吴茱萸、蒲公英、黄连)治疗.8用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胃镜检查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5%,对照组分别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清峰;刘志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长期饮酒对异丙酚抑制患者喉罩插管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长期饮酒对异丙酚抑制惠者喉罩插菅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腔镜手术患者50例,ASAl或Ⅱ级,年龄20-50岁,体重指数≤30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饮酒组,每组25例.靶控输注异丙酚行麻醉诱导,对照组和饮酒组初始血浆靶浓度分别为3.0、4.0μg/ml,当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靶浓度达平衡时置入喉罩.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对照组和饮酒组组异丙酚各相邻血浆靶浓度比值分别为1.3和1.2.发生喉罩插管反应的标准:置入喉罩时患者出现作呕、呛咳和/或肢体反应.0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异丙酚抑制食管引流型喉罩插管反应的cp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饮酒组异丙酚抑制喉罩插管反应的Cp50及其95%可信区间4.51(4.27-5.31)μg/ml,对照组异丙酚抑制喉罩插管反应的Cp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2.73(2.35~3.7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抑制患者喉罩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靶血浆浓度在饮酒的病人中是增高的.

    作者:梁超;陈嘉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门诊急救室如何更好地护理

    在急诊抢救室,抢救生命的同时,要求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到愉快的状态.

    作者:胡从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二连浩特市2010年传染病报告疫情分析

    1疫情概况2010年共报告发生乙、丙类传染病10种,264例,报告发病率为568.71/10万,报告发病率较200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4.23%,报告发生病种分别是:乙类传染病7种,187例,其中病毒性肝炎59例、肺结核21例、梅毒38例、布病52例、淋病12例、细菌性痢疾3例、猩红热2例;丙类传染病3种77例,其中流行性腮腺炎20例、其它感染性腹泻8例、手足口病49例.

    作者:任建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108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已经取代了部分的传统手术,成为微创外科的重要部分.传统的胆囊切除术已被公认为安全有效的手术,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微创手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得视和追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剖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轻、切口小、痛苦小、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瘢痕小等优点,已成为胆囊炎、胆囊结石的首要术式川.我科自开展LC以来共治疗胆囊良性疾病108例.效果满意.

    作者:薛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参苓白术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目的:建立参苓白术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细菌计数法为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法为常规法,控制菌检查为常规法.结果: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5株试验菌回收率均大于70%,符合验证要求.结论:该方法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作者:姜文生;杜尔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了解肝脓肿患者的诊治情况,提高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35例肝脓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3s例肝脓肿患者中,细菌性32例,阿米巴性3例.结论:辅助检查,特别是CT检查对肝脓肿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穿刺抽吸及手术切开引流是直接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育新;戚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

    目的: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4年10月到2009年10月接受治疗的2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URL)、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URL+ESWL)以及经皮肾顺行输尿管结石碎石取石术(PCNL)分别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ESWL,组、URL组、URL+ESWL组、PCNL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5%、69%、78%、91%;并发症发生率ESWL低.结论:ESW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的结石清除率地,对患者的损伤小,如果能够配合URL就可以取得很满意的效果,对于合并肾结石的输尿管结石PCNL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作者:姬怀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议医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涉及医学检验的专业范围广,并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室内质量控制系各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以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旨在检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作者:丁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得宝松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

    目的:观察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1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27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加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威;谭敏;刘燕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消化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与体会

    消化科是护也临床实习中必不可少的科室.每年我科接收各级各类医药院校实习、见习护生近百名.如何提高消化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培养综合质素高、工作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是我们消化科全体带教老师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将我们的带教经验与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唐小珍;吴清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皮下或静脉途径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临床上患者自控镇痛(PCA)日益普及.由患者根据疼痛的需要自己给药,缩短了疼痛处理等候时间,并使用药量个体化,能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本文旨在探讨皮下或静脉途径PCA镇痛的效果差异及实用性.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慢性感染性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感染性髋关节炎的人工全髋关节直接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本组8例已经经XP线片确诊的慢性感染性髋关节炎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做彻底清创处理,去除破坏侵蚀的股骨头颈,使用抗生素材料做间隔器,一期修复后做抗感染治疗,待观察3-6个月后做二期重建,使用全生物人工关节进行置换.结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愈合,随访时间18~32个月,平均25个月,没有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感染.结论:在确诊慢性感染性髋关节炎,及时行清创术,去除腐坏物,然后经一期、二期重建做人工全髋置换,是目前比较多用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复发率,缩短病程,提高髋关节重建质量.

    作者:周兆海;潘字轩;李有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炎琥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抗炎、吸氧、解痉、止咳、祛痰,治疗组加用注射用炎琥宁静脉滴注,观察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结果:治疗组在喘呜消失时间和肺部罗音吸收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7天治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7.49%,x<'2>=3.43.P<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炎琥宁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渊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