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年轻护士长协调工作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郭焕清;张春仙;侯银萍;刘春花

关键词:护士长, 协调工作, 各种关系, 护理管理, 综合素质, 知识层次, 业务素质, 科学管理, 竞聘上岗, 经验管理, 管理能力, 管理岗位, 高标准, 转向, 医院, 选拔, 年龄
摘要:21世纪的护理管理已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这对护士长的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和知识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与此同时,医院实行竞聘上岗,对护士长的知识、年龄、综合素质等方面实行高标准、高要求,通过层层选拔,使年轻护士长走上了护理管理岗位.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介入成形术联合腹腔镜治疗远端输卵管阻塞的护理

    输卵管阻塞是妇女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占20%~40%,输卵管近段阻塞占输卵管阻塞的20%~45%,可通过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和输卵管再通术治疗,使一部分输卵管再通.

    作者:袁青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病人的护理

    病人自控镇痛术(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一种新开展的技术,使用的是一次性输注泵,分为静脉镇痛泵(PCIA)和硬膜外镇痛泵(PCEA).该泵是由微量流量控制管控制药液流速,达到按需止痛,且有自控加药功能,即病人可根据疼痛情况自主加药.由于该泵操作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术后病人的镇痛.我院自2001年开始使用,PCEA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病人对此不满意.因此,对此类病人应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止痛,从而提高病人镇痛的满意率.

    作者:王俊;黄苏萍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自体血液回收机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自体血液回收机被用来对病人手术中或创伤流出的血液进行收集、清洗、浓缩及回输,与同种异体输血相比有较多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周亚昭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综述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药物和机械的预防方法,并从心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方面总结了术后的护理进展.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

    1病例介绍病人,女,64岁,大学.因阶梯样记忆力减退伴行走不稳1年加重20 d,于2005年11月21日入院.

    作者:汤晓红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灌肠加热保温装置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前,各医院使用的灌肠药液没有适当的加热保温措施,常以手感掌握温度,缺乏精确性,有时甚至不加温直接灌入病人体内,给病人带来不适感且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李善华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输液胶布粘贴方法的改进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然而在穿刺成功后粘贴输液胶布固定时常使输液针头刺穿血管,造成输液失败,给病人带来痛苦.

    作者:田雅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不同通便法治疗脑卒中病人便秘的效果

    脑卒中病人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常见原因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脱水剂应用、食欲减退、进食中缺少粗纤维食物、长期卧床、不习惯床上排便等[1].同时便秘又能导致病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心烦、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还是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因此解除脑卒中病人便秘是必须重视的问题.2005年2月-2006年3月,我科对70例脑卒中便秘病人分别采用肥皂水灌肠、开塞露灌肠两种方法进行通便处理,经对比观察认为,导管开塞露灌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红;吴远创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静脉输注巧排气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一瓶液体输完后,如未能及时处理,液面就会降至莫菲氏滴管以下,此时更换液体,排气费时费力.有时还浪费药液,甚至可能延误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明显上升,Lasso电极标测下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是治疗心房颤动重要的策略之一,因其有明确的消融靶点和消融终点,已成为目前临床应用广的治疗房颤的技术方法.我院于2001年2月开展此项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俞永美;裘文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恩丹西酮预防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全身麻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8%~92%[1];轻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误吸、吸入性肺炎、颅内压升高等,重者可并发上呼吸道梗阻,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杨小敏;杨一兰;姜雄春;秦静;李红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1例STAR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踝关节融合是常用的解除踝关节疼痛僵直的方法,踝关节融合的缺点包括术后需要长期的石膏固定和常导致难治性距下关节和跗骨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并且踝关节融合术后相关的骨不连发生率至少为10%.

    作者:尹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手术室上肢约束带的改进

    手术体位一般采取被动体位,既要满足手术的需要又要保证病人的舒适、安全.因此,保护性制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便于病人术中输液方便、麻醉师管理以及加药及时方便,一般选用上肢末梢血管穿刺.

    作者:贾彩虹;李园园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护士长工作疲溃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长工作疲溃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00名护士长的工作疲渍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护士长的情绪疲溃感及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工作冷漠感为中度;影响护士长工作疲溃感的因素包括:个人对管理工作的喜好、家庭成员的态度、管理知识的掌握、职务级别、因管理工作影响家庭、担任管理工作的意愿及自我健康感受等.[结论]护士长的工作疲溃感较为严重,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提拔和培养护士长时,应尽可能结合个人意愿、身体状况和家庭背景,并加强护士长管理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管理能力,降低工作疲溃感的产生,提高管理效能.

    作者:谢文;叶建红;张美芬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急诊科病人抢救记录单的设计和应用

    针对急诊病人流动性大,周转快的特点以及为了建立完善与急诊整体护理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我科护理人员设计了《急诊科病人抢救记录单》,经过两年多的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许小红;胡冬梅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护士群体职业倦怠原因调查与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迅速变迁,找工作及工作压力对社会结构、家庭功能和个人精神卫生带来极大的影响.

    作者:伊俊美;孙献芳;赵永芬;王芸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功能性胰岛素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素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34例行手术治疗的功能性胰岛素瘤病人手术前后护理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病人治愈,术后发生胰瘘2例,均出现反跳性高血糖.[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预防和处理低血糖发作,术后做好胰瘘、膈下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及做好血糖监测、防治反跳性血糖升高是功能性胰岛素瘤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作者:廖培娇;陈利芬;彭谷兰;雷阳阳;林平顺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1例术后心跳骤停70 min病人的康复护理

    急诊医学不但在综合医院临床重要,而且在专科医院备受重视.因此,要发展急诊护理专业化的意识.

    作者:盛玉荣;薛萍;侯伯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室间隔缺损部分修补的大动脉调转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5例室间隔缺损部分修补的大动脉调转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洗手护士熟悉手术方法及步骤,充分准备所需器械和缝线,熟练配合;巡回护士注意手术进展,按要求配置心血管活性药物,正确使用降温及复温辅助设施,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急准备,才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韩盖宇;谢庆;李双梅;任渝萍;陈晓霞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肿瘤病人使用不同种类PICC内血栓形成的研究

    肿瘤病人常需要反复多次静脉化疗,为了防止化疗药对周围血管刺激和损伤,临床采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肿瘤病人进行静脉化疗,并可通过该管道输注高营养溶液、成分血液以及抗感染等治疗.

    作者:陈湘玉;袁玲;李蓉梅;吕佳;陈琛;周霞;王丽丽;卞丽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