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病人的护理

王俊;黄苏萍

关键词:应用, 硬膜外镇痛泵, 术后病人, 心理护理, 静脉镇痛泵, 自控, 止痛, 控制管, 加药, 护理措施, 镇痛术, 体积小, 输注泵, 满意率, 并发症, 自主, 药液, 微量, 疼痛, 流速
摘要:病人自控镇痛术(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一种新开展的技术,使用的是一次性输注泵,分为静脉镇痛泵(PCIA)和硬膜外镇痛泵(PCEA).该泵是由微量流量控制管控制药液流速,达到按需止痛,且有自控加药功能,即病人可根据疼痛情况自主加药.由于该泵操作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术后病人的镇痛.我院自2001年开始使用,PCEA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病人对此不满意.因此,对此类病人应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止痛,从而提高病人镇痛的满意率.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综述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药物和机械的预防方法,并从心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方面总结了术后的护理进展.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护士群体职业倦怠原因调查与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迅速变迁,找工作及工作压力对社会结构、家庭功能和个人精神卫生带来极大的影响.

    作者:伊俊美;孙献芳;赵永芬;王芸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

    1病例介绍病人,女,64岁,大学.因阶梯样记忆力减退伴行走不稳1年加重20 d,于2005年11月21日入院.

    作者:汤晓红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孕妇生殖器尖锐湿疣的护理

    近年来,妇女生殖器尖锐湿疣的发病率逐年增多.据晋中市妇女病查治工作报表显示,尖锐湿疣的发病率由2000年的21.

    作者:韩润梅;赵江敏;周芬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化疗药物静脉输注与静脉注射对病人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静脉输注与静脉注射对病人的影响,寻求较理想的临床用药方式.[方法]选择对血管具有强烈刺激性的化疗药物丝裂霉素为代表药物,分别采用静脉输注(实验组)和手工静脉注射(对照组)给药,用药时间均为15min.48 h后分别观察静脉穿刺部位皮肤改变程度,有无静脉炎表现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能保证恒速衡压,可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张灿萍;杨爱芳;张秀美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高龄脑卒中病人脱水治疗的程序护理

    脑卒中病人住院期间多采用高渗性脱水剂快速静脉输注,控制颅内高压或脑水肿.由于高渗性脱水剂易对静脉和穿刺局部及周围组织造成损害,轻者引起疼痛、重者引起静脉炎,加上高龄病人生理特点,如自我照顾能力下降,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肌肉组织松弛,易致穿刺失败和液体渗漏.我科护理人员在高龄脑卒中病人住院后给予程序护理干预,使脱水治疗安全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钱新毅;向南雁;段艳君;郑丽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肝移植病人妻子心理历程的质性研究

    近几年来,肝移植进入了一个稳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肝移植病人在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方面还不容乐观[1].有研究表明家庭社会支持对其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福荣;田松梅;田娜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1例STAR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踝关节融合是常用的解除踝关节疼痛僵直的方法,踝关节融合的缺点包括术后需要长期的石膏固定和常导致难治性距下关节和跗骨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并且踝关节融合术后相关的骨不连发生率至少为10%.

    作者:尹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城市社区老年护理方案

    概述了城市社区老年护理的需求及现状,并从建立社区健康卡,进行健康教育与咨询、心理护理,发挥社区医院、地段医院的作用,建立家庭护理单元等叙述了城市社区老年护理的措施,并展望了城市社区老年护理发展方向.

    作者:陈雪莲;林红云;粟霞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病人的护理

    病人自控镇痛术(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一种新开展的技术,使用的是一次性输注泵,分为静脉镇痛泵(PCIA)和硬膜外镇痛泵(PCEA).该泵是由微量流量控制管控制药液流速,达到按需止痛,且有自控加药功能,即病人可根据疼痛情况自主加药.由于该泵操作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术后病人的镇痛.我院自2001年开始使用,PCEA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病人对此不满意.因此,对此类病人应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止痛,从而提高病人镇痛的满意率.

    作者:王俊;黄苏萍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手术室上肢约束带的改进

    手术体位一般采取被动体位,既要满足手术的需要又要保证病人的舒适、安全.因此,保护性制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便于病人术中输液方便、麻醉师管理以及加药及时方便,一般选用上肢末梢血管穿刺.

    作者:贾彩虹;李园园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老年病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分析

    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慢性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以及在反复实施侵袭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问题存在下,极易引起医院感染.因此,我科医务人员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60岁以上老年病人各部位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种类、耐药性等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其感染特点并制定对策,掌握其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感染发生的防范措施.

    作者:姚明兰;张润梅;王辉军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音乐对缓解牙科治疗恐惧症病人焦虑症状的临床研究

    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DF)是指病人对牙科诊治过程所持有的忧虑、紧张、害怕的心理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

    作者:高杨;王忠桂;王效平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优秀临床护理教学人员人格特征的研究

    [目的]了解优秀护理临床教学人员的人格行为特征,为选择、培训和发展教学人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卡氏16项个性因素调查表对我院连续3年由护理实习生评选出的50位优秀临床教学人员人格特征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与一般护士比较,她们具有高乐群性、高稳定性、高有恒性、高实验性、高自律性、低紧张性、适应性强、专业有成就、创造力更强等人格物征.[结论]在选择临床护理教学人员时应测评个体人格特征.

    作者:刘华;张雅静;张小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急诊科病人抢救记录单的设计和应用

    针对急诊病人流动性大,周转快的特点以及为了建立完善与急诊整体护理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我科护理人员设计了《急诊科病人抢救记录单》,经过两年多的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许小红;胡冬梅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静脉输注巧排气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一瓶液体输完后,如未能及时处理,液面就会降至莫菲氏滴管以下,此时更换液体,排气费时费力.有时还浪费药液,甚至可能延误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护士长工作疲溃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长工作疲溃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00名护士长的工作疲渍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护士长的情绪疲溃感及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工作冷漠感为中度;影响护士长工作疲溃感的因素包括:个人对管理工作的喜好、家庭成员的态度、管理知识的掌握、职务级别、因管理工作影响家庭、担任管理工作的意愿及自我健康感受等.[结论]护士长的工作疲溃感较为严重,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提拔和培养护士长时,应尽可能结合个人意愿、身体状况和家庭背景,并加强护士长管理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管理能力,降低工作疲溃感的产生,提高管理效能.

    作者:谢文;叶建红;张美芬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留置导尿病人泌尿系感染的前瞻性调查

    随着外伤性脊椎骨折伴截瘫病人的增多,泌尿系侵入性操作亦增多,从而导致医院泌尿系感染的比例不断增高.在医院泌尿系感染中,与导尿有关的菌尿症达37.3%~56.0%,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

    作者:黄琴香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输卵管介入成形术联合腹腔镜治疗远端输卵管阻塞的护理

    输卵管阻塞是妇女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占20%~40%,输卵管近段阻塞占输卵管阻塞的20%~45%,可通过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和输卵管再通术治疗,使一部分输卵管再通.

    作者:袁青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不同通便法治疗脑卒中病人便秘的效果

    脑卒中病人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常见原因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脱水剂应用、食欲减退、进食中缺少粗纤维食物、长期卧床、不习惯床上排便等[1].同时便秘又能导致病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心烦、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还是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因此解除脑卒中病人便秘是必须重视的问题.2005年2月-2006年3月,我科对70例脑卒中便秘病人分别采用肥皂水灌肠、开塞露灌肠两种方法进行通便处理,经对比观察认为,导管开塞露灌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红;吴远创 刊期: 2006年第3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