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英;张建方
[目的]了解心脏手术后病人住ICU期间身体暴露情况及病人对身体暴露的态度.[方法]采取结构式观察法,对心脏手术后20例病人住ICU期间日间(08:00~18:00)发生身体暴露的情形进行观察;同时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从ICU转出的50例病人对身体暴露的态度.[结果]共观察266 h 387例次身体暴露,平均每小时暴露的频次为1.5次±1.6次,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有188例次(占48.6%),由护士引起的暴露为263例次(占70.0%),暴露频繁的部位是胸部和腹部;病人不愿意暴露的部位是会阴部和胸部,尤其是女性病人对有异性非医务人员在场时;引起暴露的原因中,交接班、察看皮肤及引流管情况排在第1位.[结论]心脏手屎蟛∪俗CU期间身体暴露相对频繁,ICU护士应加强保护病人隐私的意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减少病人的身体甭?从而维护病人的尊严,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护理.
作者:丁艳琼;王志稳;万巧琴;徐文红;刘喜梅 刊期: 2006年第30期
踝关节融合是常用的解除踝关节疼痛僵直的方法,踝关节融合的缺点包括术后需要长期的石膏固定和常导致难治性距下关节和跗骨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并且踝关节融合术后相关的骨不连发生率至少为10%.
作者:尹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所谓危机公关是指在日常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具有重大不利影响的突发事件时采取的应急公关策略,其目的是通过公关的手段使危机的负面影响降到低限度.
作者:沈海华 刊期: 2006年第30期
心脏病患儿的活动受限,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必须经过住院手术才能根治.医疗恐惧是住院儿童常见的心理反应.
作者:马春晖;李满平;张秀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1病例介绍病人,女,64岁,大学.因阶梯样记忆力减退伴行走不稳1年加重20 d,于2005年11月21日入院.
作者:汤晓红 刊期: 2006年第30期
自体血液回收机被用来对病人手术中或创伤流出的血液进行收集、清洗、浓缩及回输,与同种异体输血相比有较多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周亚昭 刊期: 2006年第30期
随着外伤性脊椎骨折伴截瘫病人的增多,泌尿系侵入性操作亦增多,从而导致医院泌尿系感染的比例不断增高.在医院泌尿系感染中,与导尿有关的菌尿症达37.3%~56.0%,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
作者:黄琴香 刊期: 2006年第30期
临床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的病人很多,每次鼻饲后,通常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扎后再用线捆绑或用胶布固定,或用橡皮筋套紧或用夹子夹紧,以防胃内容物反流溢出.
作者:陆伟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肿瘤病人常需要反复多次静脉化疗,为了防止化疗药对周围血管刺激和损伤,临床采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肿瘤病人进行静脉化疗,并可通过该管道输注高营养溶液、成分血液以及抗感染等治疗.
作者:陈湘玉;袁玲;李蓉梅;吕佳;陈琛;周霞;王丽丽;卞丽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病人自控镇痛术(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一种新开展的技术,使用的是一次性输注泵,分为静脉镇痛泵(PCIA)和硬膜外镇痛泵(PCEA).该泵是由微量流量控制管控制药液流速,达到按需止痛,且有自控加药功能,即病人可根据疼痛情况自主加药.由于该泵操作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术后病人的镇痛.我院自2001年开始使用,PCEA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病人对此不满意.因此,对此类病人应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止痛,从而提高病人镇痛的满意率.
作者:王俊;黄苏萍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紫外线有广谱杀菌作用,临床上广泛使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
作者:吴红梅;高胜春 刊期: 2006年第30期
输卵管阻塞是妇女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占20%~40%,输卵管近段阻塞占输卵管阻塞的20%~45%,可通过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和输卵管再通术治疗,使一部分输卵管再通.
作者:袁青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了解优秀护理临床教学人员的人格行为特征,为选择、培训和发展教学人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卡氏16项个性因素调查表对我院连续3年由护理实习生评选出的50位优秀临床教学人员人格特征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与一般护士比较,她们具有高乐群性、高稳定性、高有恒性、高实验性、高自律性、低紧张性、适应性强、专业有成就、创造力更强等人格物征.[结论]在选择临床护理教学人员时应测评个体人格特征.
作者:刘华;张雅静;张小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内镜操作虽为非创伤或微创伤性技术,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内镜本身对病人咽、肠腔的刺激作用和病人机体的生理反应以及以往只注重内镜地操作而忽视了对病人的整体护理,使病人在接受治疗时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由此对内镜手术产生极度恐惧,影响了内镜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曹军梅 刊期: 2006年第30期
脑卒中病人住院期间多采用高渗性脱水剂快速静脉输注,控制颅内高压或脑水肿.由于高渗性脱水剂易对静脉和穿刺局部及周围组织造成损害,轻者引起疼痛、重者引起静脉炎,加上高龄病人生理特点,如自我照顾能力下降,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肌肉组织松弛,易致穿刺失败和液体渗漏.我科护理人员在高龄脑卒中病人住院后给予程序护理干预,使脱水治疗安全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钱新毅;向南雁;段艳君;郑丽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然而在穿刺成功后粘贴输液胶布固定时常使输液针头刺穿血管,造成输液失败,给病人带来痛苦.
作者:田雅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静脉输注与静脉注射对病人的影响,寻求较理想的临床用药方式.[方法]选择对血管具有强烈刺激性的化疗药物丝裂霉素为代表药物,分别采用静脉输注(实验组)和手工静脉注射(对照组)给药,用药时间均为15min.48 h后分别观察静脉穿刺部位皮肤改变程度,有无静脉炎表现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能保证恒速衡压,可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张灿萍;杨爱芳;张秀美 刊期: 2006年第30期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迅速变迁,找工作及工作压力对社会结构、家庭功能和个人精神卫生带来极大的影响.
作者:伊俊美;孙献芳;赵永芬;王芸 刊期: 2006年第30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病因及病变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各异.
作者:陈福梅;周爱明;隋永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前,各医院使用的灌肠药液没有适当的加热保温措施,常以手感掌握温度,缺乏精确性,有时甚至不加温直接灌入病人体内,给病人带来不适感且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李善华 刊期: 200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