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英;张婷
近年来,创伤所致的断指、断肢及软组织缺损等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身心健康,积极的显微手术修复是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和弥补病人身体缺陷的重要治疗手段.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体温且常被医务人员所忽视,大约50%的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6℃[1].为研究手术中室温对病人体温的影响,进行了临床分析.
作者:吴小玲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业绩与个性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护士工作业绩考核的综合评定结果,将护士划分为绩优护士、绩差护士两组,并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和普森人格心理健康测验(PHI)进行测试,然后进行个性特征比较以及工作业绩与个性特征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绩优护士与绩差护士16PF测试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个性因素为高恃强性、低兴奋性、高有恒性、低世故性、高独立性、低紧张性.[结论]护士个性特征与工作业绩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徐巧君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目的]为医学护理教学提供可行性数据,开创护理教育的新领域.[方法]对我院就诊病人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及周边地区社区入户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非常需求,对社区护士的服务水平要求高.[结论]社区护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和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是开展社区护理的主要目标.
作者:何宇芬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综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干预.
作者:颜霞 刊期: 2005年第25期
近年来,心脏起搏技术不断完善,起搏治疗在心血管病治疗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植入起搏器只是起搏治疗的开始,后续的随访管理直接关系到起搏治疗的效果.成立起搏中心或建立起搏随访门诊,设专人进行档案管理,由起搏电生理专业的医生直接对安装起搏器的病人进行随访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早期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可以排除一些由于起搏器引起的症状.我院自2003年12月正式成立心脏起搏中心以来,从完善档案管理,健全随访管理制度,来保障心脏起搏器安全有效的工作,使植入心脏起搏器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吴巧元;陈建明 刊期: 2005年第25期
我院实际展开床位530张,共设护理单元16个,在岗护理人员170人,分内外两个大科.为了适应现代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稳定护理队伍,在护理管理中尝试了临床护士双向选择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劳越仙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目的]为小儿血气分析检测采集动脉血寻找更好的方法.[方法]对35例需查血气分析的昏迷患儿,同时应用注射器股动脉采血和小儿头皮针经头皮动脉采血,同时送检,并对两种不同采血方法从采血所用时间、采血副反应及采血成功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种采血方法血气分析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小儿头皮针经头皮动脉采血所用时间短,无一例发生血肿或淤斑,采血成功率高.[结论]应用小儿头皮针经头皮动脉采血气分析标本检测数据准确、方法简便、成功率高.
作者:周娅;樊敏华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目的]了解单纯肥胖儿童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家庭干预为主,通过家长会、老师培训、儿保医师监督等措施,推行心理行为矫正、适量运动、饮食调整、限制看电视时间等体重控制方案,对72例单纯肥胖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后家长由于认识误区导致的不恰当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肥胖儿童干预后进食行为向有利于体重控制的方向转变.[结论]针对学龄期儿童特点,实施由儿童、家长、老师共同参与以及儿保医师监督的肥胖矫治方案,有利于改善单纯肥胖儿童的生活行为.
作者:张正银 刊期: 2005年第25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气管手术或切开的病人如何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简便化的护理,减少病人的痛苦、家属的担忧和疾病的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是护理同行们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经过细心观察,精心设计,本着方便病人、服务病人的目的,对长期卧床危重病人的上衣进行了技术改革.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宏珍;李亚洁;周春兰;夏纯;王晓艳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目的]总结63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病人的护理.[方法]选择63例化疗病人,留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注意穿刺针的穿刺技巧和护理,加强穿刺隔皮肤肿胀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结果]63例中,仅3例病人出现异常情况而拔管.[结论]化疗病人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后,应加强无菌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穿刺,出现异常情况时,细心处理.
作者:苏仲玲;朱洁梅;郭秀泉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目的]了解角色扮演法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01级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专业英语教学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课堂教学.运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肯定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效果持满意态度.[结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及口语交流能力.
作者:何红姑;张振香;姜小鹰 刊期: 2005年第25期
2005年3月,随上海市宝山区高级医疗护士培训班到香港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参观学习,经对近10家香港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参观和与香港护理界同行进行广泛地交流,收获较大,尤其是香港理工大学的结合保健诊所,感触颇深,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容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及其父母对患儿生命质量认识的一致性.[方法]应用哮喘儿童生命质量量表(PAQLQ)对5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自身生命质量总体评分不完全同于父母对患儿生命质量的评分,尤其在情感领域的评价中,父母评价明显高于患儿自身评价.[结论]在评估哮喘患儿生命质量情况时,对父母的评价应理性分析,尤其对学龄患儿情感领域、心理健康状况等主观方面进行评估时,应主要考虑用患儿自身的评价.
作者:郑鸿;马桂芬 刊期: 2005年第25期
长期卧床病人,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发生压疮,特别是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压疮,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应用胰岛素对Ⅱ度以上压疮进行换药处理,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金月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目的]了解香丹注射液静脉输注时不溶性微粒污染情况.[方法]用两种不同的配药方法,将香丹注射液分别与生理盐水、5%葡萄糖、10%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6%右旋糖酐-40注射液配伍,在配伍后5 min、30 min、60 min、120 min时测定液体中不同微粒直径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香丹注射液与5种输液液体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尤以在6%右旋糖酐-40注射液中增加为显著;配药方法、放置时间与不溶性微粒密切相关.[结论]选择适宜输液液体、规范配伍程序、现用现配是减少不溶性微粒污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玲;孔志峰;徐迎春 刊期: 2005年第25期
治疗盘是临床上常见的用物之一,多年来,一直采用白色搪瓷材料制作,虽然临床上使用经济、方便,但在集中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主要用于存放处置后的药物安瓿,药物需除尘、消毒运入洁净室内操作,且药物品种多、用量大,使用传统治疗盘有很多缺点:易损、易锈,盘边低,四角为圆弧形,放置药物安瓿及消毒瓶颈时易倾倒、混淆.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研制了集中静脉药物配制的专用治疗盘,用于放置处置后的安瓿药物.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刚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对护理科研的认识现状.[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怀化市4所县级医院的在职护士15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护士对护理科研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未建立实施护理科研的态度.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程度、认为科研是医生和专家的工作内容、护士的学识水平及专业能力是影响开展护理科研的主要因素;对护理科研中应承担的角色认识严重不足.[结论]加强继续教育,转变观念及态度,促进基层护士在护理科研工作中应承担研究者、协调者、管理者的角色,是护理教育者、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陶莉;邬贤斌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艾条熏蒸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皮肤慢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疮面给予常规的清创换药治疗,观察组疮面给予清创加艾条熏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71.7%.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在常规清创基础上加用艾条熏蒸治疗皮肤慢性溃疡效果优于常规清创换药治疗法.
作者:鲁萍;宋慧君 刊期: 2005年第25期
发热是儿科急诊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如何在短时间内退热且副反应小成为临床所关注的课题.我院目前将美林混悬液与医用退热贴联合用于小儿高热的物理降温,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05年第25期
简述了护理服务营销的发展,重点阐述了护理服务营销活动,提出了因特网在护理服务营销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将致力于改善顾客知识和对顾客经济学的了解.
作者:杨辉;赵晓云 刊期: 2005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