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静脉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吕云

关键词:新生儿, 静脉输注, 强刺激性药物, 药物渗漏, 原因分析, 护理, 组织坏死, 治疗疾病, 致残, 血管, 抢救, 患儿, 处理
摘要:静脉输注是新生儿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新生儿血管细,易发生药物渗漏.当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发生渗漏时,如不及时处理,会发生组织坏死,甚至致残.静脉输注渗漏不仅给患儿增加了痛苦,也影响了抢救和治疗工作.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院级综合质量查房的改革体会

    医疗查房是医疗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力措施,通常有院级综合查房、三级查房(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查房).而院级综合查房又是查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反映医院科学管理水平,也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内涵深浅的重要标志.

    作者:陈维琪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颅脑损伤引起躁动的护理体会

    躁动是颅脑损伤的主要症状之一[1],临床护理比较困难、棘手.引起躁动的原因很多,需医生及护士逐一排查,针对病情,及时、恰当、正确地采取医护措施,合理治疗,精心护理,使病人转危为安.

    作者:郭建华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针刀治疗颈椎病病人的护理

    颈椎病一般分4种类型: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1],绝大部分采用非手术治疗,只有5%左右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而这部分病人又以脊髓型为主.非手术治疗包括牵引、理疗、按摩、针灸、小针刀等方法.现将我院针刀治疗颈椎病病人336例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郜素华;乔吉玲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微波治疗对扩张后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波对扩张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将40例扩张皮瓣术后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微波进行照射治疗.[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组织渗出、肿胀、血液循环情况有明显好转,而且疼痛明显减轻,皮瓣血肿或出血减少.[结论]临床上结合使用微波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现有的治疗方法,但可改善扩张皮瓣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且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儿雪;陈奇鸣;郑秀先;孟宏;徐俊赐;余林权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自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我院从2000年-2003年共收治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病人32例,经过我们积极及全面的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李彩娥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浅析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医护患沟通

    分析医疗纠纷的原因,多是相互不理解、服务不到位造成.根据这一情况,我科制定了医护患之间的沟通方案.在疾病的不同治疗阶段,贯彻不同的沟通策略,使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护士、病人、病人家属、陪护人员,都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生活、治病、工作.

    作者:刘金顺;刘荣生;李燕琴;杨荷清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新癀片治疗浅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静脉输注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治疗途径,因而保护静脉、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静脉炎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与病人的免疫力、血液的黏稠度、血管壁的通透性以及药物的刺激性、护士的穿刺技术等有关.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有自制中药酊剂涂擦、硫酸镁湿敷、鲜芦荟汁外涂等.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某住宅小区SARS聚集性病例分析

    2003年3月28日-2003年4月18日,太原市某住宅小区某单元连续发生1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2例疑似SARS病例(后经回顾性诊断确诊为SARS).现就病例的发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梁鹏程;李珏;高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对策

    口腔科护士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如各类传染性疾病、各类消毒剂、机械性损伤、汞等,是职业暴露的受害者.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会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也严重损害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自我防护,不仅保护自身,同时也可以避免医院感染给病人带的痛苦.

    作者:柳淑杰;卢爱工;李莉莉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提高碘造影剂过敏试验准确性的研究

    [目的]提高碘造影剂过敏试验的准确性,探讨其试验方法和结果判断标准.[方法]3 840例用泛影葡胺行影像检查者,常规行皮内试验,均按新标准和旧标准进行判断,比较两种判断结果阳性率及假阳性率的差异.[结果]皮试旧标准判断阳性率75.39%,假阳性率93.18%;新标准判断阳性率7.73%,假阳性率25.29%;两种判断方法的阳性率及假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说明离子型碘造影剂采用先皮内试验再静脉试验为佳的试验方法;新的判断标准明显提高了碘造影剂过敏试验的准确性.

    作者:王玉芹;蒿崑;全勇;吴艳春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音乐对非全身麻醉病人术中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通过心理和生理的作用,影响人的心身和行为.音乐治疗学已成为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1].作为另类模式走入手术领域[1-3].我院2003年在手术室安装音乐播放系统,现将手术中播放音乐的410例非全身麻醉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分析如下.

    作者:王慧萍;李卫红;赵月英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互动式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疗和抢救病人的场所,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其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理论知识丰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高等特点.手术室护理教学必须结合手术室护理特点进行[1].

    作者:秦淑玉;唐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产科全程陪伴模式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

    自然分娩(经阴道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育生理过程.使产妇在分娩期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分娩的自然性,掌握一些简单的分娩知识,顺利完成分娩,确保母婴安全是产科工作的重点.

    作者:高灵仙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健康教育对预防学龄前儿童贫血的效果评价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不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且可产生智力、运动和行为的损伤[1].为了解健康教育对防治学龄前儿童贫血的效果,选取某城区内基本情况相近的两所幼儿园儿童为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对照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瑞芝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第二产程实施体位管理对分娩效果的影响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受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的心理状态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协调才能使分娩过程顺利完成[1].为了减少产程延长、难产、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在对临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激励式分娩的基础上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在第二产程给予相应的体位管理,收到一定成效.

    作者:赵金珍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

    200年2月-2004年12月我院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50例,术后对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指导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三于;李雪莉;常彩云;陈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低血钾对QRS波振幅的影响

    低血钾对心电图ST段、T波的影响已众所周知.国内曾有低血钾致QRS波变化的报道.现对我院100例低血钾对QRS波振幅的影响介绍如下.

    作者:刘金萍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居家牵引治疗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护理

    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骨折后由于牵引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要加强重视护理.我科对6例股骨颈骨折、29例粗隆间骨折病人采用家庭病床骨牵引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刚英;石美荣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高危科室护士的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

    高危科室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是容易接触血液、体液的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有害因素的侵害,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目前高危科室护士所面临的职业损害,已成为严重危害护士健康的问题.现就高危科室护士的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张云霞;刘云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子宫肌瘤病人术前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肿瘤,女性被确诊为子宫肌瘤并需要手术治疗切除子宫及肌瘤时,由于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不同,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也会不同,因而在入院后手术前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反应,有些反应可直接影响手术及手术后康复.为此,我科护理人员在术前准备阶段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达到一定效果.

    作者:丁翠萍;吴绘美;郭美莲 刊期: 2005年第3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