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李彩娥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 病人, 胸腔闭式引流, 效果满意, 护理
摘要:我院从2000年-2003年共收治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病人32例,经过我们积极及全面的护理,效果满意.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对脑死亡的伦理思考

    脑死亡的提出,是现代科技发展使人们对死亡概念认识深化的结果.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呼吸、心脏停搏看成是人死亡的标准,但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在许多情况下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心脏停止跳动而轻易的宣布他的死亡.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死亡,无论在医学、伦理学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者:胡斌毅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ICU病人情绪障碍的心理护理

    ICU是危重病人和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1].由于病人病情危重,不仅身体上陷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很大刺激.对有些病人来说,ICU的特殊环境和管理制度以及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导致了病人异常情绪的出现.为了使病人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抢救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转危为安,因此,心理护理在ICU病房尤为重要[2].

    作者:郭慧珍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静脉输液一次排气成功的方法探讨

    静脉输液排气时,有时会有小气泡混在液体中进入茂菲氏滴管以下,影响一次排气成功.针对该现象,护理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茂菲氏滴管内液面水平在1/3时[1],输液管内容易产生气泡并直接影响了一次排气成功.茂菲氏滴管内液面升高至2/3时,输液管内不容易产生气泡,可一次排气成功.

    作者:冯海霞;孔贺利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术术后病人的呼吸管理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以及心脏外科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切口的美观日益受到外科医生和病人的重视[1].右腋下直切口不仅创伤小、伤口隐蔽,而且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有利于术后的恢复.但右侧开胸对右肺的压迫挤压时间过长,使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对于正中切口要多,术后呼吸管理有其特殊性,因此,术后肺不张的预防和呼吸管理尤为重要.1999年3月-2005年9月,我科采用右腋下直切口路径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23例,效果良好,无一例死亡.现回顾性总结其呼吸管理经验如下.

    作者:冯晓东;薛菊云;阎秀英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骨科疼痛病人压疮的预防

    压疮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但增加病人感染的机会,造成身体不适,而且可能威胁到病人生命,同时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和护理人员的投入,因此,预防压疮的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向世琼;王均;吴晓兰;柏忠萍;李小红;张淑敏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1例骨折并脂肪栓塞病人的护理

    1 病例介绍病人,男,22岁,车祸导致双下肢严重受伤,送往当地医院治疗(治疗药物不详),效果不佳,次日16:40收住我科.入院诊断:左股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右双踝骨折、右第五柘骨骨折、右足跗骨骨折、左足背皮肤裂伤肌腱外露、右小腿皮肤裂伤.

    作者:耿俊梅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肺癌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肺癌是恶性胸腔积液的首位原因,占恶性胸腔积液36.3%,约15%的病人首诊时已出现胸腔积液,随着病情的进展,约有一半的病人出现胸腔积液[1].一旦出现胸腔积液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活动后加剧,强迫体位,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且恶性胸腔积液生长迅速,全身化疗和常规胸穿注药难以满意的控制胸腔积液,需反复胸膜腔穿刺抽液.

    作者:康金秀;白日虹;郭志娟;袁星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冠状动脉及脑动脉造影后命名性失语2例

    随着对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价值的肯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已在许多医院推广使用,同时冠状动脉造影后的不良反应已经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并积累了一定的防范经验.但同时行冠状动脉及脑动脉造影后的不良反应,较少报道.2004年9月-2005年2月,我科行冠状动脉、脑动脉造影16例,发生以命名性失语为主的不良反应2例,经积极救治均成功.

    作者:刘艳萍;张俊玲;陈俊红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快薇乔线缝合会阴侧切伤口的临床研究

    会阴侧切术传统的缝合方法术后伤口易水肿,局部疼痛明显.为此,我院2004年5月-2005年5月对200例自然分娩产妇采用快薇乔线缝合会阴侧切伤口,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缝合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燕美琴;夏春娟;王凌云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介绍一种改良型约束带

    约束带被广泛应用于昏迷、躁动或手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时病人的四肢制动,但传统的约束带在使用时常给病人造成种种不适.为此,我科护理人员将传统约束带进行改良.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英;李萍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某住宅小区SARS聚集性病例分析

    2003年3月28日-2003年4月18日,太原市某住宅小区某单元连续发生1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2例疑似SARS病例(后经回顾性诊断确诊为SARS).现就病例的发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梁鹏程;李珏;高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细微服务提高门诊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打造品牌医院,赢得病人满意,成为关系着医院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21个主要生产和服务行业中,1/4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的面孔冷淡[1].

    作者:岳新丽;李竹萍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新生儿静脉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静脉输注是新生儿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新生儿血管细,易发生药物渗漏.当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发生渗漏时,如不及时处理,会发生组织坏死,甚至致残.静脉输注渗漏不仅给患儿增加了痛苦,也影响了抢救和治疗工作.

    作者:吕云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院级综合质量查房的改革体会

    医疗查房是医疗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力措施,通常有院级综合查房、三级查房(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查房).而院级综合查房又是查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反映医院科学管理水平,也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内涵深浅的重要标志.

    作者:陈维琪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ICU防范静脉输注环节差错分析及对策

    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预防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医疗护理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护理人员在各个环节的工作中心须加强安全管理,防范护理差错.而所有护理差错事故中,注射输液差错居第一位.现对我院ICU 2003年-2004年出现的静脉输注差错分析如下.

    作者:杨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居家牵引治疗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护理

    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骨折后由于牵引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要加强重视护理.我科对6例股骨颈骨折、29例粗隆间骨折病人采用家庭病床骨牵引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刚英;石美荣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微创介入治疗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既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近十年来,随着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提高,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于2003年8月开始开展了微创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术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就其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小改;王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脑出血病人的社区护理及转送

    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危重病症,做好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社区发生的2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晋英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1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成形术的配合

    切口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手术造成腹壁的缺损处突出于皮下而形成.切口疝无自愈的可能,需通过手术治疗.我院于1998年5月至今,使用合成纤维网进行了8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成形术,效果满意.

    作者:颜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陪伴导乐分娩对分娩镇痛的临床影响

    无痛分娩是产科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产科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分娩过程的管理日臻完善、监护日臻科学,产痛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的不良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分娩时消除疼痛已成为国内外产科工作者热切关注的问题.

    作者:王荣香 刊期: 2005年第3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