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成形术的配合

颜平

关键词:巨大腹壁切口疝, 合成纤维网, 效果满意, 手术治疗, 腹腔内, 成形术, 组织, 自愈, 脏器, 缺损, 皮下
摘要:切口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手术造成腹壁的缺损处突出于皮下而形成.切口疝无自愈的可能,需通过手术治疗.我院于1998年5月至今,使用合成纤维网进行了8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成形术,效果满意.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围生期护理

    目前,由于风湿热的有效控制和外科手术的开展,使许多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得以存活至生育年龄并能胜任妊娠[1].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较过去明显增加.但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合并症,更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郭庆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微量泵在心绞痛发作时的应用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从而引起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也可有烧灼感受,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作为临床用药,传统性的静脉输注硝酸甘油.为了达到准确安全用药,我科从1999年开始应用微量泵静脉输注硝酸甘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兔英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护士长急诊带班的效果评价

    随着现代生活及工作节奏的加快,新的疾病谱的改变,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各种急、危、重病也与日俱增,这无疑给急诊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具有更全面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抢救技术,对急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强.

    作者:何红;王宝珠;温美兰;金玲;于静;季秀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低血钾对QRS波振幅的影响

    低血钾对心电图ST段、T波的影响已众所周知.国内曾有低血钾致QRS波变化的报道.现对我院100例低血钾对QRS波振幅的影响介绍如下.

    作者:刘金萍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循序渐进式功能康复锻炼在双侧全髋关节置换病人中的应用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医学和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矫形手术,是一种能解除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并被病人接受的治疗手段;但如果忽视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可能会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2003年7月-2005年5月,我科对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循序渐进式功能康复锻炼,均得到了预期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覃变珍;薛燕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举证责任倒置后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责任,扩大了病人的权利,明确了赔偿费用等.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大大加强.2002年4月开始实行的<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由于医疗侵权诉讼中证据存在医方,为保护就医者弱势群体的利益,明确规定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作者:张俊华;王泉爱;李桂梅;殷云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新生儿静脉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静脉输注是新生儿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新生儿血管细,易发生药物渗漏.当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发生渗漏时,如不及时处理,会发生组织坏死,甚至致残.静脉输注渗漏不仅给患儿增加了痛苦,也影响了抢救和治疗工作.

    作者:吕云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对全身麻醉病人的影响

    一般主张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成年病人术前禁食12 h、禁饮4 h~6 h[1],作为预防术中反流误吸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禁食禁饮时间过长,会导致病人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及病人术前的自我感觉.甚至一旦发现违背上述原则,哪怕只是进食清流质,为安全起见一律推迟或取消手术,使医患双方发生不愉快.

    作者:杜吉萍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

    200年2月-2004年12月我院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50例,术后对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指导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三于;李雪莉;常彩云;陈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微创介入治疗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既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近十年来,随着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提高,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于2003年8月开始开展了微创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术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就其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小改;王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皮肤擦伤巧换药

    长期以来,无菌操作作为皮肤擦伤创面的常规换药方法,但每次换药时病人的疼痛和疤痕形成很难解决,我院采用磺胺嘧啶银外敷法治疗,具有止痛、抗感染和减少疤痕形成之功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晓英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全身麻醉术前不保留灌肠方法的探讨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1].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大量灌肠操作体会到,若将肛管插入加深,液面高度降低可使这项处置效果更佳、操作更顺利.

    作者:赵淑玲;赵淑芳;暴书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介绍一种改良型约束带

    约束带被广泛应用于昏迷、躁动或手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时病人的四肢制动,但传统的约束带在使用时常给病人造成种种不适.为此,我科护理人员将传统约束带进行改良.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英;李萍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某住宅小区SARS聚集性病例分析

    2003年3月28日-2003年4月18日,太原市某住宅小区某单元连续发生1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2例疑似SARS病例(后经回顾性诊断确诊为SARS).现就病例的发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梁鹏程;李珏;高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自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我院从2000年-2003年共收治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病人32例,经过我们积极及全面的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李彩娥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肺源性心脏病肺栓塞的救治与护理

    肺栓塞(pulmonary embo lism,PE) 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国内20世纪80年代前该病的生前诊断率仅7.8%[1].大部分肺栓塞病人生前未能得到正确诊断,根据尸检报告,这一数字高达67%~79%[2].

    作者:林艾花;苏美平;夏秀丽;杨保元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快薇乔线缝合会阴侧切伤口的临床研究

    会阴侧切术传统的缝合方法术后伤口易水肿,局部疼痛明显.为此,我院2004年5月-2005年5月对200例自然分娩产妇采用快薇乔线缝合会阴侧切伤口,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缝合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燕美琴;夏春娟;王凌云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健康教育对预防学龄前儿童贫血的效果评价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不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且可产生智力、运动和行为的损伤[1].为了解健康教育对防治学龄前儿童贫血的效果,选取某城区内基本情况相近的两所幼儿园儿童为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对照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瑞芝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产道血肿的护理

    产道血肿是产时和产后常见的并发症,因为隐性出血易被忽视,且出血量不易计算,严重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应引起全体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阎晋平 刊期: 2005年第30期

  • 帕金森病病人合并抑郁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研究不同阶段帕金森病(PD)病人的抑郁因子构成.[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Webster症状评分表对97例PD病人进行抑郁和PD症状评分.对比研究不同程度PD病人抑郁发生率和抑郁因子构成.[结果]中重度组病人抑郁发生率高于轻度组.中重度组疲乏程度、对未来希望大小、情绪好坏和睡眠质量等因素可决定72%抑郁的严重程度(R2=0.72,P<0.05);而轻度组病人中生活满足感、内心紧张程度、愉快感和食欲好坏等因素可决定73%抑郁的严重程度(R2=0.728,P<0.05).[结论]PD病人,抑郁发生率与本病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不同阶段病人抑郁构成因子不同,因此,应有针对性的制定心理治疗和护理措施.

    作者:张雅静;刘华;张小兰;凌丽 刊期: 2005年第3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