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多肽过敏1例

陈红梅

关键词:脑多肽,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呼吸困难, 病人, 葡萄糖溶液, 意识清楚, 外科处理, 四肢厥冷, 脑外伤后, 静脉输注, 过敏反应, 病例介绍, 止血敏, 脑震荡, 可赛舒, 过敏史, 治疗, 药物, 血压, 胸闷
摘要:1病例介绍病人,男,49岁,因颅脑外伤后致脑震荡,于2003年3月21日21:30收住我科.查体:体温36.5℃,脉搏78/min,呼吸20/min,血压14/10 kPa,意识清楚,能对答问题,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给予外科处理:静脉输注止血敏、可赛舒治疗,未发生过敏反应.3月22日加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脑多肽),当输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加脑多肽15 ml约5 min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41/min),表现为呼吸浅快、喉部有紧缩感、胸闷、心悸、剧烈呛咳,双鼻腔通气受阻,病人面部、颈部皮肤潮红、瘙瘁,四肢厥冷,立即停止输液.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理纠纷的防范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集中体现了保护医患双方合法的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及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宗旨.同<医疗事故处理方法>相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如下特点:①强调医疗事故重在预防.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②明确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等民事责任争议的三条解决途径.医患双方当事人可通过自愿协商、申请行政调解、依法诉讼等途径.③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作为医疗事故发生的主体,取消了技术事故与责任事故的划分,将医疗事故分级从过去的3级改为4级.④鉴定改由医学会主持,将行政处理与专业技术鉴定分开进行,并且规定建立专家库,以备法院审理重新鉴定时抽选专家.⑤赋予病人更多权利,病人有权复印病历,加大医疗工作的透明度.⑥变补偿为赔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整整增加了一章内容即医疗事故赔偿,并从11个方面对赔偿做出了具体规定.⑦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应给予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情形均做出了规定.结合以上特点,护理人员应从7方面防范护理纠纷.

    作者:张玉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穿刺技术应用解剖的研究概况

    穿刺技术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熟练掌握解剖知识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阐述了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神经穿刺、腺体穿刺及胸骨穿刺的解剖结构,以供医护人员参考.

    作者:王岐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年3月-2001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早产儿出院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并制订干预措施.对2002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50例早产儿的及母亲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后4个月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由干预前的29.2%提高到88.0%.[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

    作者:朱平则;廖颖芳;赵香枝;黄辉文;黄荣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改进静脉输液固定法

    静脉输液时,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用4条胶布:一条横形固定针柄,一条自针柄交叉固定于针柄两侧,一条待针头上方的软管绕一周后固定在针柄周围,另加一条固定覆盖穿刺点的小纱布.拔针时去除胶布,人工按压至不出血.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显著.

    作者:汪永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自我系统血糖监测对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相对缺乏,形成持续高血糖,继而导致各种并发症.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是防治DM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关键措施.血糖监测对于调整治疗和防止低血糖发生至关重要,它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但又常常不为病人重视.为了观察自我系统血糖监测对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影响,我们观察了52例门诊糖尿病病人自我系统血糖监测前后的血糖及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钱思兰;朱海萍;章玉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对整体护理质量评价的灰关联聚类分析

    运用灰关联聚类分析法,对整体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找出整体护理效果优劣产生的原因,以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薛漫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欧乃派克与泛影葡胺皮试情况观察

    欧乃派克与泛影葡胺均为含碘造影剂,我院主要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两种造影剂在进行皮试时皮丘颜色、大小、硬度、阳性率、局部疼痛等有明显不同.为了明确原因,对此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黎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精神病人口服甘露醇治疗便秘的研究

    精神病人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发生便秘,有的新入院病人6d~7 d未解大便.传统治疗便秘的方法对精神科病人不适合,番泻叶代茶饮,口感差,精神病人不易接受,有的必须强迫服下,有的拒服,效果不理想;灌肠、肛注后需要保留10 min,但精神病人往往不合作,致保留时间短,达不到满意效果.有时需用手抠出粪便,不仅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现采用口服甘露醇法,目的是寻求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精神病人便秘的方法,既能使病人配合,减轻病人痛苦,又能减轻护理工作量.

    作者:李丽;徐红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胃镜清洗与消毒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有效的胃镜清洗与消毒方法,比较四槽法与三槽法清洗消毒效果.[方法]30支胃镜经四槽法清洗消毒后和30支胃镜经三槽法清洗消毒后做细菌学监测.[结果]四槽法与三槽法比较,每件菌落数分别为7.3 cfu±2.6 cfu与20.1 cfu±5.1cfu,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酶洗涤剂能显著提高胃镜的消毒效果.

    作者:龙子义;杨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复合营养素对湿热创伤应激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创伤复合应激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直肠温度的变化规律,为提高机体应对应激反应的能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湿热创伤对照组动物以去离子水灌胃1周,造成背部浅Ⅱ°烫伤,置于仿真模拟气候舱(干球温度37℃±0.5℃,相对湿度65%±5%)1h~2 h,每组各分为热应激1 h、2 h、4 h、10h时相点;热创伤给药组给予维生素C、L-精氨酸、维生素E组成的复合营养素灌胃1周,创伤和湿热、时相点处理同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和给药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大鼠各时相点直肠温度与对照组12 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道营养对于减轻应激、保护器官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影;李亚洁;蔡文智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专科护理教育模式的探索

    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给医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嘉兴学院医学院是经省教育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的,于2000年组建的嘉兴学院二级学院,其前身为省部级重点中专--浙江省嘉兴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一直为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为了顺应医学教育缩减中专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学院将提高护理专业办学层次作为主要的革新目标.2001年4月,学院对护理专业的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并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争创一流医学院及培养面向21世纪的实用型高等护理专科人才为目标,转变教育观念,对护理课程设置、教研室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教学改革.

    作者:钟建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3种不同浓度肝素钠封管液封管效果观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而留置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封管,封管就是用适量的液体注入留置针,防止套管内凝血,保持套管通畅.临床常用小剂量的肝素液封管,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剂量的肝素液对其抗凝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从2003年3月-2003年10月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采用3种浓度的肝素液封管,共502例次,获得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3种浓度肝素液的封管疗效.

    作者:熊辉;邹树芳;徐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仙人掌贴敷行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

    脑血管疾病病人尤其是伴有意识障碍的重症病人,多发生口臭、口腔黏膜水肿、破溃、干燥及感染等.目前临床上常采用3%的过氧化氢、0.1%洗必泰及5%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口腔护理的漱口液,但作用仍局限在清洁口腔及短时的湿润、消毒及除臭.为了提高预防及治疗口腔炎症及口臭的临床效果,我们对23例脑中风病人在常规清洁口腔之后,贴敷仙人掌片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并与对照组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评价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陶秀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自制毛巾袋用于冰袋降温

    发热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常用的降温方法是冰袋冷敷.以往我们常用塑料袋套在冰袋外面,外层再裹一条毛巾或直接将毛巾包住冰袋,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毛巾很容易移位,融化的冰水有一部分就会透过塑料袋渗透到枕套、床单及病人的衣裤上,达不到降温的效果.近年来,我科采用自制毛巾袋用于冰袋降温,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玲玲;甘艺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病理产科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对病理产科疾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索其发病规律及地区分布特点,找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降低产科的病死率.[方法]按照产科诊断的标准,将过去10 a我院产科住院病人分为两组(前5 a为A组,后5 a为B组),分别统计两组与妊娠有关的病理产科疾病的发病年龄、发生率、转归、平均住院日.[结果]在144例病理产科中,发生率占前5位者依次为流产、妊娠剧吐、死胎滞留、宫外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B组流产、死胎滞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病理产科病种的发生率存在地区差异,本组病例以流产居首位.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孕期保健意识的增强,病理产科疾病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逐渐下降.

    作者:吕桂玲;刘长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经体表测量胃肠减压插管深度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病人经体表测量插管佳深度的方法.[方法]将胃肠减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按测量病人前额正中发际-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的距离插管,对照组按传统法测量插管,观察记录两组病人腹胀和引流情况以及拔管时的实际长度.[结果]两组腹胀及引流液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插管长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插管长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发际-剑突与脐中点体表标志测量法插管,胃管插入深度可到达胃体与胃窦部,可达到有效的胃肠减压目的.

    作者:肖继红;梁健;林月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癫痫病人用药依从性调查

    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组由脑过度放电所致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异常的综合征,见于各个年龄组,病因不一,癫痫患病率在0.5%~2%[1].其频繁发作不仅影响病人生活、工作、学习,还可能因发作时遭遇危险而危及生命,给病人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据文献[2]报道,我国约有500万~600万癫痫病人,由于社会偏见及经济等原因,许多病人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歧视,用药依从性较差,使许多癫痫病人症状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复发或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危及生命.

    作者:顾沈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两种充盈气囊方法病人不适感比较

    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对我院120例应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留置导尿的病人,采用两种充盈气囊的方法,比较病人感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美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SARS病人康复期的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SARS病人康复期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SARS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处于康复期的SAR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康复期的SARS病人生活质量较患病前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应用激素类药物导致的副反应;SARS病毒侵害免疫系统;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结论]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量补充钙剂和增强免疫力的食品或药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积极调节心理功能,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尹玉华;汤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对静脉输液病人需求的调查及住院病人用药时差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病人的需求与住院用药时差效果.[方法]对门诊和住院静脉输液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静脉输液的需求、担心、不适和护士巡视观察等4个方面的问题.同时观察住院静脉用药时差的效果.[结果]门诊与住院病人均担心药 物过敏,需要护士多巡视.住院病人更注重了解药物名称、作用、副反应、全天液量,担心液体走空、穿刺失败、液体渗漏.住院病人静脉常规用药08:30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与10:3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护士应了解病人在输液期间的不同需求,加强责任心,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常规静脉用药要尽早使用.

    作者:谢季良;谢晓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