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荣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相对缺乏,形成持续高血糖,继而导致各种并发症.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是防治DM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关键措施.血糖监测对于调整治疗和防止低血糖发生至关重要,它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但又常常不为病人重视.为了观察自我系统血糖监测对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影响,我们观察了52例门诊糖尿病病人自我系统血糖监测前后的血糖及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钱思兰;朱海萍;章玉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将无血迹的140 cm×120 cm一次性3 L医用无菌保护套收集裁制成各种规格的塑料布,经环氧乙烷灭菌后备用.由于该产品材质好,不易破损,可替代橡皮中单,作为一次性中单使用,尤其适用于开放性外伤创口清创.
作者:汪国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
作者:黄爱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病人的需求与住院用药时差效果.[方法]对门诊和住院静脉输液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静脉输液的需求、担心、不适和护士巡视观察等4个方面的问题.同时观察住院静脉用药时差的效果.[结果]门诊与住院病人均担心药 物过敏,需要护士多巡视.住院病人更注重了解药物名称、作用、副反应、全天液量,担心液体走空、穿刺失败、液体渗漏.住院病人静脉常规用药08:30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与10:30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护士应了解病人在输液期间的不同需求,加强责任心,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常规静脉用药要尽早使用.
作者:谢季良;谢晓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预检分诊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专业技术,所有急诊病人均先通过分诊护士分诊后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如果分诊错误,则有可能延误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病人生命[1].急诊预检分诊是护生在急诊科临床实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护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我院急诊科在预检分诊的带教中采用了周目标带教法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经调查反馈统计,该法带教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法.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菁菁;杨丽丽;郭静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病人经体表测量插管佳深度的方法.[方法]将胃肠减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按测量病人前额正中发际-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的距离插管,对照组按传统法测量插管,观察记录两组病人腹胀和引流情况以及拔管时的实际长度.[结果]两组腹胀及引流液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插管长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插管长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发际-剑突与脐中点体表标志测量法插管,胃管插入深度可到达胃体与胃窦部,可达到有效的胃肠减压目的.
作者:肖继红;梁健;林月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扩大了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关于医疗事故的内涵,同时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根据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法律规定,分析归纳护理领域常见的医疗事故和提出防范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江金燕;朱李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集中体现了保护医患双方合法的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及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宗旨.同<医疗事故处理方法>相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如下特点:①强调医疗事故重在预防.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②明确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等民事责任争议的三条解决途径.医患双方当事人可通过自愿协商、申请行政调解、依法诉讼等途径.③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作为医疗事故发生的主体,取消了技术事故与责任事故的划分,将医疗事故分级从过去的3级改为4级.④鉴定改由医学会主持,将行政处理与专业技术鉴定分开进行,并且规定建立专家库,以备法院审理重新鉴定时抽选专家.⑤赋予病人更多权利,病人有权复印病历,加大医疗工作的透明度.⑥变补偿为赔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整整增加了一章内容即医疗事故赔偿,并从11个方面对赔偿做出了具体规定.⑦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应给予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情形均做出了规定.结合以上特点,护理人员应从7方面防范护理纠纷.
作者:张玉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穿刺技术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熟练掌握解剖知识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阐述了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神经穿刺、腺体穿刺及胸骨穿刺的解剖结构,以供医护人员参考.
作者:王岐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为准确计量产后出血量,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病人,运用物理学、解剖生理学等原理设计了一次性产后出血收集袋,在产妇分娩时置于臀部下方,收集全部阴道出血.经临床应用证明,该收集测量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测量准确,产妇易于接受,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黄仙萍;胡洋;张启林;魏树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静脉穿刺技术是医务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的一项常用诊疗技术,是衡量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一项重要指标[1].医学院校的学员在静脉穿刺技术练习过程中,均由学员相互进行穿刺练习.为防止交叉感染,近年来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能满足学员静脉穿刺初步学习过程中的操作练习需求.由于胆怯害怕,有些学员还常常不愿进行此项技术的操作练习,致使学员们的静脉穿刺技术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辅助练习装置,首先让学员在辅助练习装置上反复进行静脉穿刺操作练习,熟悉穿刺手法和技巧,消除紧张情绪,待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后再实施人体静脉穿刺练习.
作者:李晋川;尤青;许以秀;王素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组由脑过度放电所致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异常的综合征,见于各个年龄组,病因不一,癫痫患病率在0.5%~2%[1].其频繁发作不仅影响病人生活、工作、学习,还可能因发作时遭遇危险而危及生命,给病人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据文献[2]报道,我国约有500万~600万癫痫病人,由于社会偏见及经济等原因,许多病人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歧视,用药依从性较差,使许多癫痫病人症状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复发或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危及生命.
作者:顾沈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SARS病人康复期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SARS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处于康复期的SAR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康复期的SARS病人生活质量较患病前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应用激素类药物导致的副反应;SARS病毒侵害免疫系统;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结论]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量补充钙剂和增强免疫力的食品或药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积极调节心理功能,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尹玉华;汤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婴幼儿臀红是婴儿臀部皮肤长期受尿液、粪便以及漂洗不净的湿尿布刺激、摩擦或局部湿热(用塑料膜、橡皮布)引起的皮肤潮红、溃破,甚至糜烂及表皮剥脱,故又称尿布皮炎.我们用母乳治疗婴幼儿臀红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文军;任敏;韩建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护理科研在现代护理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指导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专业理论的奠定都起着重要作用.临床护理研究是护理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三方面对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的基础方法进行了介绍.
作者:范翠萍;杨瑞贞;刘晓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胃镜清洗与消毒方法,比较四槽法与三槽法清洗消毒效果.[方法]30支胃镜经四槽法清洗消毒后和30支胃镜经三槽法清洗消毒后做细菌学监测.[结果]四槽法与三槽法比较,每件菌落数分别为7.3 cfu±2.6 cfu与20.1 cfu±5.1cfu,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酶洗涤剂能显著提高胃镜的消毒效果.
作者:龙子义;杨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预防和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方法]时82例颈外静脉插管病人进行两种穿刺定位置管.A组进针点选择在病人颈外静脉充盈的上1/3处,置管深度15 cm左右;B组进针点为A组穿刺点下2 cm处,置管深度:右侧10 cm~16 cm,左侧为16cm~20 cm.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保留时间、滴入速度及局部症状.[结果]B组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滴入速度快,明显优于A组.[结论]明确颈外静脉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黄小梅;李太富;关健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对病理产科疾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索其发病规律及地区分布特点,找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降低产科的病死率.[方法]按照产科诊断的标准,将过去10 a我院产科住院病人分为两组(前5 a为A组,后5 a为B组),分别统计两组与妊娠有关的病理产科疾病的发病年龄、发生率、转归、平均住院日.[结果]在144例病理产科中,发生率占前5位者依次为流产、妊娠剧吐、死胎滞留、宫外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B组流产、死胎滞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病理产科病种的发生率存在地区差异,本组病例以流产居首位.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孕期保健意识的增强,病理产科疾病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逐渐下降.
作者:吕桂玲;刘长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饭富病院地处日本本州山黎县,远离大都市,地偏人稀,但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确是疗养的好地方.饭富病院属公立医院,虽规模较小,但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我们在此院研修3个月,时间虽短,但期间的所见所闻,尤其护理方面给我们的启发和教益却是十分深刻的.现介绍几个片断,以飨读者.
作者:支元凤;安士慧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功能过滤装置输液器的排气时间与效果.[方法]在过滤器侧上方设计-倾斜带帽状开关的侧管,管径大小可与注射器乳头、输液三通管或肝素帽相衔接,观察排气时间.[结果]排气时间对照组为60.50 s±20.40 s,实验组为21.30 s±8.50 s.[结论]多功能过滤装置输液器既能过滤药液微粒,又易于排除滤器内的气体,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作者:郑碧霞;谢小华;胡利君;李立新;赵毅;吴清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