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涌;郭建军;梁智星
新生儿低体温可引起新生儿硬肿症及重要器官功能损害.有文献报道[1,2],新生儿低体温可使心、脑、肝、肾和肺等重要器官广泛受累,其损害程度与低体温程度、胎龄、体重及原发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当体温<32 ℃时病死率达20%~50%[3].笔者在此探讨引起新生儿低体温的相关因素,旨在提出相应的治疗护理对策,防治重要器官功能受损,降低病死率.
作者:宋超群;宋秀兰;张亚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病人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1].使用血糖检测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值,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因素可影响血糖检测值的准确性.因而,只有明确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陆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急性发作时,病人表现为疼痛、出血、瘙痒、痔块增大,特别是外痔,疼痛尤为明显.现就痔疮病人的生活习惯和反复发作的诱因进行调查,旨在探讨预防痔病反复发作的措施,减少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云;程变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在国内首次服务于护理教育的远程教育网络作全面考察并评估,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与远程教学课程传输有关的各类人员(包括管理者、授课教师、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学员)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学历教育学员对远程教育大部分指标的评价均达到中等或满意以上,对教师的评定和各门课程的满意度均达到满意以上,但远程组满意程度低于医科大学组;86.0%以上的继续教育学员认为:远程教育增加了继续教育的机会,远程教学内容新、容易理解,对护理知识的积累和护理技能的提高有帮助.93.4%教师认为远程教学与课堂教学质量无差别.89.9%的被调查者对远程教育表示支持.而在师生互动交流、声音图像传输、板书效果等方面遇到一些挑战,有待进一步改进.结论:远程护理教育在国内的首次实施效果颇佳,提示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尽快提高各类人员运用远程设备的能力,使远程护理教育网络在护理人员的学历和继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邹道慧;Nancy Edwards;Betty Cragg;Jean Dunning;罗茂红;宋丽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玉媛;长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上颌骨切除术中常用碘仿纱条填塞伤口引流血液,由于制成碘仿纱条的溶剂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醚,临床曾遇到1例由于应用碘仿纱条致全麻苏醒延迟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毅彬;赵真英;耿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探讨护理文化建设对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和护理质量的作用,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护理文化建设对护士自我发展、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护理文化建设可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改善护士的职业形象,促进护士的自身发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整体形象的改善.护理文化建设是提高护士素质的有效手段,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建凤;于卫华;陈社新;汪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健康,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关系到家庭的和睦与幸福.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生理疾病和缺陷,而且要有完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1].但由于每个人心理、生理状况的不同,这种适应能力就个体而言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工作压力大、竞争紧张、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许多人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失衡,诱发了各种生理疾病,导致了新的社会问题产生,如自杀、凶杀等等.所以,在社区人群健康保障方面,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医护观点,关注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作者:曹海威;任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特异性脱敏疗法是针对Ⅰ型变态反应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即将人体过敏的变应原,稀释成机体可以适应的脱敏液,进行渐增量注射,使机体产生封闭性抗体[1:186],终使病人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不再发病或症状减轻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脱敏治疗的变应原有20种左右,以吸入性为主.脱敏治疗前,首先查明过敏原,根据反应强度确定脱敏注射的起始浓度.整个疗程分递增量阶段和维持量阶段.其中递增量注射前期,由于起始浓度低,多数在10-7~10-6(W/V)之间,有时甚至到10-12(W/V)[2:146].配药时,应从高浓度以10倍递减的梯度稀释到低浓度.传统的配药方法是将变应原稀释到位长期备用,有效期长则6个月,短则3个月[3:65],虽不能充分利用,但必须准备齐全,极易造成浪费和效价降低.在基层医院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为此,在临床上对配药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实践,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就这两种方法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张肖虹;马新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了解我国护理科研的现状,探讨护理领域各分支的科研状况,对护理类重点期刊<中华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9年-2001年刊载的基金资助课题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9年-2001年共刊载基金论文120篇,占总论文数的2.2%,国家级资助论文占10.0%,且以实验研究论文为主(63.3%),学科分布涉及各个专业,且与护理学科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提出护理管理者应加大力度扶持护理科研,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水平,争取国家级资助课题.
作者:李亚琴;程金莲;刘雪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以往的小儿畸形外耳再造术通常是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耳廓支架移植修复的,但因其形状不理想,影响了术后效果,加之需患儿长到较大年龄才能有足够的肋软骨方可进行手术,对患儿的心理损害较明显.为此,美国Porex外科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的Medpor生物材料弥补了上述不足.我院于2001年7月完成了我省首例以Medpor生物材料为支架的小儿畸形外耳再造术,并取得成功.现将此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任玲爱;丁卫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干细胞移植病人在接受大剂量化疗期间骨髓被严重抑制,极易并发严重感染,而口腔溃疡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全身感染的主要诱因之一[1].口腔溃疡由于持续性疼痛,不仅导致咀嚼、吞咽困难以及味觉的改变,影响食欲及进食,而且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有效的口腔护理可预防或减轻病人口腔并发症,从而达到预防感染,提高干细胞移植成功率的目的.
作者:黄颖;黄若宇;斯晓明;葛乐;王九花;任军;潘伯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探讨戴手套与不戴手套穿刺对留置静脉套管针一次成功率的影响,为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戴手套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洗手后不戴手套穿刺法.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0.563,P>0.05).说明戴手套留置套管针并不影响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腹部手术病人因麻醉、手术创伤、牵拉等刺激,加之腹腔开放、热量的散失,常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肠蠕动消失,术后排气、排便障碍,直接影响到预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因体位变化引起肠道反射,促进肠蠕动,加快肠内容物的排出.这些对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而临床上,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病人对要求早期离床活动难以接受,甚至有的导致不良后果.
作者:王还爱;张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护理临床教学是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临床诊断、治疗、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进而获得职业角色的认知、个人技能和行为的过程.临床教学重点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如何启发、引导护理本科生将理论知识变为能力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和宗旨.我们将病例教学法应用于产科临床教学见习中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钱小芳;张水治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针对连台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空气污染问题,在连台手术间隙采用三氧消毒灭菌机对室内空气消毒30 min,然后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结果:第1台、第2台术毕空气经消毒后,空气中平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18%和84.13%,且达到卫生学标准.说明连台手术间隙,采用三氧消毒机短时消毒,能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细菌含量,这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和预防术后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晓莹;王绍琼;胡正洁;吴元琼;景建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显微血管外科技术是指借助手术显微镜或放大镜,在光学放大增强视力下,用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和缝合材料,对细小的血管进行精细手术操作的技术[1].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领域.舌癌在口腔癌中常见.近年来,病人有年轻化的趋势.前臂桡侧皮瓣即前臂皮瓣在整复舌缺损1/2至2/3间,成为多数手术医师的首选.本科近年来收治两例舌癌病人,经使用前臂皮瓣分别整复舌体缺损1/2以上及2/3以上,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革;毛驰;张杰;王丽云;郝素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共行甲状腺手术196例,对手术配合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宝梅;李健;褚兰华;缪风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了解1岁~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做好防治儿童龋齿工作,研究其措施,提高口腔健康水平,采用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标准,由口腔专业人员用探针对961名儿童进行逐牙检查,结果如下.
作者:杨德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roradionecrosis of jaw,ORNJ)是口腔、鼻咽和头颈部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所发生的严重损害.该病危害较大,常导致颌面部组织不愈、器官缺损而严重影响肿瘤病人治疗后的生存质量.ORNJ的早症状常为颌骨深部的疼痛或麻木感、口内粘膜溃疡不愈、死骨暴露为其典型表现,继发感染后可出现颌面蜂窝组织炎、口内外瘘管及张口受限,一部分病人由于颌骨病理性骨折而发生咬颌错乱及颌面部畸形[1].我院从1995年-2002年1月共收治ORNJ病人21例,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军;徐秀芬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