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凡士林纱布消毒新法

尹振凤;付杰玉

关键词:凡士林纱布, 消毒灭菌, 无菌持物钳, 纱布条, 消毒方法, 凡士林纱条, 制作, 油脂特性, 无菌敷料, 临床应用, 检测, 高压, 蒸汽, 引流, 填塞, 生物, 溶液, 容器, 浸泡, 化学
摘要:凡士林纱布是临床常用的无菌敷料之一,一般用于创面的覆盖、引流、填塞等,凡士林纱条在临床应用中必不可少[1].由于凡士林的油脂特性对蒸汽的穿透有一定影响,经检测,传统的消毒方法达不到完全灭菌的效果,制作时分层涂抹较费时、费力,且涂抹不均匀.现采用新法消毒凡士林纱布,先将凡士林及制作的纱布条分别高压消毒灭菌后,用无菌持物钳将纱布条放入凡士林溶液内浸泡一下,再次放入备好的容器中重新高压消毒灭菌后使用.经生物及化学两种方法检测,均达到无菌要求,且此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安全.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骨折恢复期病人的家庭护理

    骨折病人在经历了创伤和手术的痛苦之后,需住院3周左右即可出院.此时病人伤口虽愈合,但骨折并未痊愈,需在家庭中度过漫长的恢复期.怎样使病人安全度过此期呢?这是病人家属想了解的.下面谈谈骨折病人一些简单的家庭护理方法.

    作者:杨素霞;段素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高频呼吸机氧气接头改造后连接中心供氧的效果评价

    为探讨高频呼吸机接头改造后连接中心供氧的效果,采取随机双盲方法,将4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衰竭的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造接头后的高频呼吸机,连接中心供氧装置.对照组连接氧气瓶,观察使用呼吸机前和2h后血气分析.结果:两种供氧方法均能提高病人动脉PaO2和SaO2,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连接呼吸机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改造后的氧气接头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陈军华;何克芝;艾冬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3种阴道冲洗液应用效果观察

    阴道冲洗是妇科病人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导致妇科病人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重要医院感染因素之一.选择效果良好的阴道冲洗液对预防妇科病人术后感染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院妇科病房应用洁尔阴、新洁尔灭和复方新泰溶液对妇科手术病人术前进行阴道冲洗.为了解3种阴道冲洗液的应用效果,对其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周平;张超先;刘亚文;茹玉;张颖兰;朱艳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妇产科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吸引更多病人的问题严峻地摆在了医务人员的面前,其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1999年4月起,我院护理部实行了星级制整体护理,即根据各种量化标准,综合考评,评出相应星级护士,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佩星上岗.现对我科实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唐云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医护小组工作制在精神科病房的实施研究

    探讨医护小组工作制的实施情况,以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将8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编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疗效及满意度进行评定及调查,同时对家属应对能力及住院时间的长短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BPRS减分率、NOISE-30总分、满意度、家属应对能力和疾病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小组工作制模式在提高病人疗效、增强病人及家属对病房的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

    作者:董玉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红霉素眼膏治疗口唇干裂3例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轻快冲击式大角度静脉穿刺术的临床研究

    为观察轻快冲击式大角度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选择清醒的住院静脉输液病人416例,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血管上方皮肤处,以25度~40度角以轻快冲击式动作进针;对照组采用在血管上方或侧方20度角进针潜行进针法.检测两组进针时间和病人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针尖到达血管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05).说明轻快冲击式大角度静脉穿刺术较常规静脉穿刺术进针时间短,无痛率高.

    作者:张洪芬;李林;胡娅丽;任泽娟;刘继终;张琪韵;江燕;潘昌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注射器负压吸引装置在美容外科巧用

    持续负压吸引能减少和防止伤口内死腔的形成,有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皮瓣坏死的可能,为美容外科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保证.在工作中,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注射器负压吸引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惠萍;赵文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介绍一种新式戴手套法

    作者:刘冬华;陈雪莉;孙晓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与对策

    护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要素,是与病人接触多,密切的一个环节,也是易引起病人及其家属投诉的部门.近年来护理纠纷的日益增多,不但给病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及损失,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这对发展护理事业、对促进病人康复都是不利的.作为护理管理者如何去分析投诉的原因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避免或处理病人的投诉,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潘春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急,来势凶猛,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抢救、恰当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孙飞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手术后病人寒战的相关因素分析

    手术后病人寒战是指病人术后出现不随意的肌肉收缩、体温下降,尤其是四肢皮温下降明显,造成机体耗氧量增加,呼吸、循环系统负担增大.

    作者:林月红;张伟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输液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连,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还易导致细菌侵入[1].1999年5月-2000年11月,我科对30例气管切开病人采取输液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气道,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注射器滴注湿化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唤青;刘玉梅;张燕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50例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

    据统计,剖宫产占分娩总人数的15%~20%,且近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因此,加强剖宫产病人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我科2000年2月-2000年5月收治50例剖宫产病人,现将其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萍;王雪;贾志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手术缝针板的应用

    目前,手术用的缝针均为一次性使用.传统的做法是将手术所需的缝针别在小纱布上,进行灭菌处理,供手术时使用.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后的缝针仍别在小纱布上,但常因缝针细小、纱布网眼因反复别针使孔隙增大,导致缝针容易脱落,且不易清点.根据临床观察,对手术缝针的管理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制作了各类手术的缝针板,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文霞;谢自茂;苟小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一次性两用输液器的设计及应用

    一次性输液器的广泛应用,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许多方便,但也存在不足,如不利于急诊、手术室因病人病情突变随时调整输注液体的种类、量和某些药物;对儿科患儿静脉输注液体需要量的调整也很不方便.为此,对一次性输液器进行了如下改进.

    作者:茹淑玲;孟秀;刘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假性球麻痹病人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

    球麻痹是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其中由于支配其运动神经核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1].假性球麻痹病人易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1980年Gauderer等[2]首先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应用于临床,较好地解决了病人的摄食问题.与传统胃切开造瘘术及插胃管相比,具有安全、快捷、省钱、并发症少的优点.本院自1997年迄今对假性球麻痹病人行PEG术11例,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金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轮状病毒胃肠炎患儿心脏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轮状病毒(RV)腹泻死亡的婴幼儿每年达80万之多,其死亡原因除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之外,是否尚存在重要脏器损伤一直是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早有研究者注意到RV感染可引起猝死[1];国内发现约70%的RV肠炎患儿会出现心肌酶谱的异常,其中约30%的患儿会出现心电图异常[2,3];在RV胃肠炎死亡病例的病理检查中也证实存在着心脏受累的证据[4].近,国外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RT-PCR方法,从2例RV感染死亡患儿的心肌组织中获得RV感染心脏的直接证据[5].RV胃肠炎伴有心肌损伤的几率有多大?如何解决腹泻脱水需大量补充血容量与心肌受损需适当限制补液量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临床医护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44例RV胃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的检测,分析了该指标与相关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了解RV胃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几率与原因,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姚英民;陈红武;庄晓青;任玉琼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缺氧诱导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及检测方法研究

    为探讨缺氧诱导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用不同方法检测,将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置于95%氮气及5%二氧化碳孵箱中一定时间造成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模型,分别用HE染色、电镜、TUNEL法、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凋亡发生的情况.结果:均观察到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认为缺氧一定时间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方法,需结合形态学及定量方法全面分析.

    作者:刘军;张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奶嘴在新生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内含各种免疫蛋白和促进表皮生长因子,完全能满足不同时期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通过新生儿吸吮乳头,可促进排乳和子宫收缩,但产妇因乳头扁平或凹陷、乳头破溃、乳胀,可致母乳喂养困难[1].作者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对因以上原因致母乳喂养困难者采用奶嘴助吸,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彩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