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王雪;贾志福
随着对直肠癌病理组织学研究的深入及手术方式的改进,使原来适用于直肠上中段癌的保肛手术,在不影响癌肿彻底切除的原则下,实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此类手术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但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1].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87年10月-2001年10月共施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7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美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内含各种免疫蛋白和促进表皮生长因子,完全能满足不同时期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通过新生儿吸吮乳头,可促进排乳和子宫收缩,但产妇因乳头扁平或凹陷、乳头破溃、乳胀,可致母乳喂养困难[1].作者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对因以上原因致母乳喂养困难者采用奶嘴助吸,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彩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高原是一个特殊环境,这种环境对人们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长期生活在高原还是暂时进入高原生活的人们,由于环境寒冷、干燥、缺氧,机体内各个器官及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了解高原环境的特点对急症病人开展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十分必要.
作者:郑萍;罗书练;匡建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为探讨高频呼吸机接头改造后连接中心供氧的效果,采取随机双盲方法,将4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衰竭的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造接头后的高频呼吸机,连接中心供氧装置.对照组连接氧气瓶,观察使用呼吸机前和2h后血气分析.结果:两种供氧方法均能提高病人动脉PaO2和SaO2,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连接呼吸机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改造后的氧气接头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陈军华;何克芝;艾冬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轮状病毒(RV)腹泻死亡的婴幼儿每年达80万之多,其死亡原因除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之外,是否尚存在重要脏器损伤一直是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早有研究者注意到RV感染可引起猝死[1];国内发现约70%的RV肠炎患儿会出现心肌酶谱的异常,其中约30%的患儿会出现心电图异常[2,3];在RV胃肠炎死亡病例的病理检查中也证实存在着心脏受累的证据[4].近,国外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RT-PCR方法,从2例RV感染死亡患儿的心肌组织中获得RV感染心脏的直接证据[5].RV胃肠炎伴有心肌损伤的几率有多大?如何解决腹泻脱水需大量补充血容量与心肌受损需适当限制补液量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临床医护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44例RV胃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的检测,分析了该指标与相关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了解RV胃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几率与原因,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姚英民;陈红武;庄晓青;任玉琼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行静脉穿刺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但穿刺时损伤神经并不多见,我科发生1例浅静脉穿刺损伤桡神经浅支,经医护配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前,手术用的缝针均为一次性使用.传统的做法是将手术所需的缝针别在小纱布上,进行灭菌处理,供手术时使用.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后的缝针仍别在小纱布上,但常因缝针细小、纱布网眼因反复别针使孔隙增大,导致缝针容易脱落,且不易清点.根据临床观察,对手术缝针的管理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制作了各类手术的缝针板,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文霞;谢自茂;苟小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为探讨缺氧诱导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用不同方法检测,将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置于95%氮气及5%二氧化碳孵箱中一定时间造成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模型,分别用HE染色、电镜、TUNEL法、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凋亡发生的情况.结果:均观察到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认为缺氧一定时间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方法,需结合形态学及定量方法全面分析.
作者:刘军;张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偏瘫性肩痛是指偏瘫病人肩关节被动或主动活动时出现的疼痛,可发生在脑卒中的早期、后期甚至数月之后,是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发生率为16%~72%,国内报道发生率为5%~84%[1:153].它不仅影响病人的情绪,而且影响偏瘫病人上肢功能的恢复.我科1999年12月-2001年10月对804例急性脑卒中所致的偏瘫病人进行早期预防,有效地避免了肩痛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振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小儿定量输液器是儿科应用广泛的输液器,供开放式静脉输液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将小儿定量输液器用于其他方面,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制观念的日益增强,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任务[1].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物品的查对工作至关重要,若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给病人带来不良的后果.护理常规中清点工作(手术开始前、手术将结束前、切口缝合完毕清点手术器械、物品数目并准确记录)的实施,大大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但仅仅靠常规清点手术物品的数量,还不能完全避免差错的发生.下面就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几起查对物品数量过程中的差错作一分析:
作者:于美华;谢玮娜;高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手术后病人寒战是指病人术后出现不随意的肌肉收缩、体温下降,尤其是四肢皮温下降明显,造成机体耗氧量增加,呼吸、循环系统负担增大.
作者:林月红;张伟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连,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还易导致细菌侵入[1].1999年5月-2000年11月,我科对30例气管切开病人采取输液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气道,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注射器滴注湿化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唤青;刘玉梅;张燕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护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要素,是与病人接触多,密切的一个环节,也是易引起病人及其家属投诉的部门.近年来护理纠纷的日益增多,不但给病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及损失,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这对发展护理事业、对促进病人康复都是不利的.作为护理管理者如何去分析投诉的原因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避免或处理病人的投诉,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潘春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为了解当今国外护理教学、科研、管理新动态,拓展思路,国际互联网的使用已成为广大护理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何面对网上丰富的国外护理信息资源,并快速获取所需的资料,现就因特网上一些国外搜索引擎和护理信息专业网站、相关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以及查看外文网站的辅助翻译工具介绍如下.
作者:曹利;刘学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儿童意外损伤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0世纪儿童期重要的健康问题[1],而儿童中毒则占据了儿童意外伤中重要的部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儿童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针对这种情况,对我院自1995年2月-2000年12月收治的168例儿童中毒病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制定了健康教育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6-二磷酸果糖(FDP)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它属于酸性溶液,进入细胞后,通过激活磷酸果糖激酶促进糖酵解而使乳酸浓度增高,引起血管平滑肌痉挛[1:336].所以当病人静脉输注FDP时,轻者可出现酸胀疼痛等症状,并由穿刺点沿静脉走向放射;严重时病人有烦躁、心率加快、情绪波动等症状.其中大约10%病人因无法忍受剧烈疼痛而拒绝用药,6%病人出现无菌性静脉炎.我院急诊科监护病房对接受FDP治疗的病人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引起疼痛的原因,并采取了适当的防护措施,达到了减轻病人痛苦及治疗疾病的预期目的.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作者:刘冬华;陈雪莉;孙晓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阴道冲洗是妇科病人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导致妇科病人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重要医院感染因素之一.选择效果良好的阴道冲洗液对预防妇科病人术后感染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院妇科病房应用洁尔阴、新洁尔灭和复方新泰溶液对妇科手术病人术前进行阴道冲洗.为了解3种阴道冲洗液的应用效果,对其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周平;张超先;刘亚文;茹玉;张颖兰;朱艳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蛋白系血浆制品, 主要用于治疗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大面积烧伤、低蛋白血症及新生儿黄疸等.根据文献报道,输注白蛋白后发生变态反应率为0.11%, 总反应率为0.47%~1.58% (包括荨麻疹,发热和低血压等),多数症状轻微[1:34].本文收集了从1986年6月-2000年4月国内杂志报道的12例和本科1例输注白蛋白后出现过敏反应病例,并加以分析, 以便引起同行的注意.
作者:高咏芬;刘云芳;刘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